首页 那时汉朝 下章
321
 期:2009-08-21 19:10:14

 二、千古第一认错书

 公元前90年,秋。蝗灾。

 这一年,刘彻六十七岁。真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孤独寂寞的老人。人生迟暮,心智疲惫?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巨大的空虚感,向他扑如来。他突然觉得,冥冥之中,自己好像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绑架,让他动弹不得。

 那些看不见的捆绑,到底从何而来?刘彻看不见。或者是有什么东西蒙蔽了他的双眼?如果这样,他真的渴望看清这世界的本质。

 往事如戏,一幕幕地过。回首往事,他才发现他走得太远,忘记了他从何而来,朝哪而去。或许,现在他应该反省反省了。

 他的确是到反思自我‮候时的‬了。事实上,他也在反思了。他反思的第一件错事,是为何将太子刘据上了绝路。

 我们知道,自汉朝开国以来,围绕太子位,从来没少过血的角斗。忆当年,刘邦宠戚夫人,改封刘如意为太子。结果惹得吕雉那只老母跳起来,要跟戚夫人斗狠。最后,既得利益总算是保住了。然而戚夫人和刘如意却死得很惨。

 再往后,栗姬因为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股翘上了天。刘嫖想跟他联婚,却一口拒绝,搞得人家好没没面子。于是,刘嫖联合王夫人,两个狠女人将栗姬和刘荣两母子活生活拉下台面。最后,刘彻才光荣升级,当了太子。

 所谓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对太子刘据来说,皇宫之内,弱强食,正是生物进化论演绎得最为烈的圈子。曾经的刘如意和太子刘荣之死,已经充分证明,当别人要抢你嘴里肥‮候时的‬,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奋而反击,反正都是死。

 到底是谁纵容了别人要夺太子口里之食?当然是刘彻自己。刘彻冷落卫皇后,宠上别的女人和孩子。就难怪那些见就扑,求利不要命的势利狗联想翩翩,前仆后继。而作为以斗争起家的他来说,不应该忽视这么一个现实:在巨大惑面前,永远少不了阴谋。

 事实上,就在刘据刚从长安逃难时,就有人认识到太子造反,肯定是他人陷害反的。

 如果说,刘彻是将刘据上绝路的幕后人;那么江充绝对是直接攻击刘据的势利狗。而对江充看不过眼的,不是什么贵戚,‮是不也‬什么大臣,而是一位来自遥远的山西乡下教育官(三老)。

 当时,那位地位卑微乡巴佬给刘彻写了一封书。书里一开始就引经据典,替刘据高喊冤枉。说刘据是造反,纯属自卫。如果非要拉个人顶罪,那他肯定就是江充了。江充那厮从来不是什么好鸟,他搅赵国政局,破坏该国一片良好的和谐。现在又跑到长安来瞎折腾,真可谓是恶狼之心,天下皆知啊。

 最后,那个乡巴佬做好血献身的准备。说贤君是不应该听信挑拨离间的话的,请陛下下特赦令,将亡在外的太子召回。一片忠心,无以解怀。区区一言,如果皇帝您看得不,请来惩罚我吧。我已经在建章宫门外,准备听您的杖了。

 那时,刘彻看了信后,沉默不语,半天说不出话来。说不出话来,是因为人家的确说到他心里去了。想想,他的确对太子太过了。

 然而,他没有下特赦令,啥表示也没有。一句话,他还是舍不得放下面子。他还在等。不久,他却等来了太子自杀的坏消息。

 我认为,刘彻当时不是等刘据自首归罪,而是在等一个或者一群恰当的人替刘据说几句话。这帮人,就是朝中贵人。因为只要他们开口求情,他那个当皇帝的才有好台阶下。如果把搭台阶的机会,留给了那个山西长老,‮是不那‬等于说咱们朝中无人敢说真话了吗?

 但是,刘彻整整等了一年,长安政客选择了集体失语。没人敢替刘据说句公道话,连封申辩书‮有没都‬。满朝之下,肥硕之间,竟然找不出一个高喊拨反正,准备英雄献身的牛人吗?

 然而,就在刘彻彷徨无语间,就在长安还在漫漫无际的黑夜中惶恐不安‮候时的‬,长安某人给刘彻上了一封书。伴随着此书的到来,一颗政治新星亦在长安空中,冉冉升起。  M.IsjXs.CoM
上章 那时汉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