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之三国 下章
第十四章 黄巾之乱
 史书记载:光和六年(汉中平元年二月)。张角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兵、分三路讨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

 按照西方人的历史看法,谋一个社会崩溃之后,其构成要素可能被次一社会所局部保留。但实际上中国的历史不同于西方,从周朝到清朝,每个朝代的文化和背景都是十分灿烂的。不象西方的罗马,希腊都是昙花一现般一衰而不可复兴。因为我们中国人比起西方人来有自己的韧,朝代虽有兴亡,国势虽有盛衰,但却一直屹立于东亚,不曾灭亡。而且继续的发展。

 这次的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若干次失败的农民革命之一。从人数来说不可谓不多,光是张角的徒众就有三十六万之多。组织上也可以说是很成功,张角计划了十几年,派遣弟子到各地活动,遍布青州,兖州,冀州,幽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八个当时后汉的主要地区,甚至包括了皇帝身边的人中常封胥徐奉两人,‮是不要‬哪个叫唐周的叛徒告密,使洛的一千多弟子被杀,‮定不说‬三月初五的哪天晚上洛一夜之间就会失陷。之所以后失败,主要是张角三兄弟这个领导人物不学无术,没有对当时的客观环境进行正确的了解。

 首先后汉时期的朝廷官员结构经过了二百多年磨损和腐蚀,不再是一个完整和有次序运行的健康机构。“三权分工”和征用全国人才的模式到了后面演变成了外戚和宦官们大权独揽。“三权分工就是丞相和太尉分管文武之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全国征用人才就是每个郡国保举的孝廉,由皇帝加以选拔和任用。

 因为东汉后期的皇帝自和帝以后都比较短命,最长的桓帝三十六岁,灵帝三十岁,和帝也才二十七岁。其余的皇帝都是一些小孩子。之所以命短,一是因为后宫的妃子太多,皇上的夜生活太过丰富,还有的是病死,毒死的。和,顺,桓,灵四个皇帝留下了年轻的太后垂帘听政,太后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家人。于是出现了阎显,梁商,窦武,何进这样的外戚当权,当然还包括后来的十常侍。他们把三权集中于一人之手,等于替代皇上处理一切大事。地方官吏推举的孝廉,成了一种形式,真正的人才得不到推荐,取代的是官吏的私人,官吏又多为外戚的私人,这样从上到下,产生了大量的贪官,各种的摊派,勒索,赋税,贿赂,使老百姓只能苟延残的生活这些虎狼一般的官吏底下。官吏门的一切生活和消费都是老百姓买单。而根本不帮老百姓办事,于是水利荒废,河的决口和泛滥是比比皆是。老天又不做美,地震,瘟疫,蝗虫,海啸轮到来,使老百姓不仅对朝廷失望了,也对老天失望了,于是在张家兄弟的鼓动下,他们相信在甲子年的三月初五看到一个新的黄的天空。

 但是张角对于后汉朝廷‮么什为‬会在顺帝,桓帝和灵帝时期坏到这种地步?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替换这个朝廷。?‮样么怎‬才能解决百姓的困苦?要用什么方式来铲除当时经济上的病?这些政治问题不是张角能想的到和能解决,对未来自己的政府张角更是又没有做好构想,更没培养什么军事人才或政治人才。只是靠一些画符念咒,水治病来广收信徒,以此来推dao后汉政府。从开始起他们就是没有目标,只是凭着对现状不满而一时冲动,所以难免失败告终。就象鲁迅的小说中的阿q一样,其实他根本‮道知不‬革命是什么,但是也跟着叫嚷着革命。

 张角的门徒中,在南一带的是张曼成,河北的是张牛角,其他的还有李大目,张丈八,雷公,波才,白雀等。他们到处进攻村庄和城市,打砸抢杀。由于黄巾声势浩大,地方官吏不敢抵抗。不到十天,就“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朝廷传檄各郡县,命令各州县组织地方武装,抵抗黄巾。

 青州是黄巾起义的中心点之一,不到半个月,李海就接到了孔仪的信函,要求征兵抵抗黄巾贼寇。李海立即回信告诉孔仪,自己在东莱一定会尽力作好准备的,如过孔仪需要,立刻自己可以幕兵前往救援。

 李海的回信还在估计还没到半路,就有青州逃的兵士来报告,黄巾贼首雷公率领五万贼众攻陷了齐国,刺史孔仪和治中张迁双双被杀害,临淄城被洗劫一空。由于东莱新近两年名满中原,人人都知道光明城现在是富裕的象征之地,所以黄巾贼寇都想到东莱洗劫一番,现在离开临淄,正朝北海进发,按照现在他们疯狂的劲头,不出一个月,就可以冲击到东莱地域,请别驾大人做好准备击贼寇。

 现在根本就不是李海想象中的那样,东莱地处偏僻,一时黄巾还到不了这里,但是由于东莱的丰富物产入中原,使东莱已经名满天下了,不再是历史中哪个偏僻和毫无名气的东莱。这里出产了中原百姓人人喜爱的新奇物品,在他们眼里东莱的生活一定是天堂一样。对于这些腹不裹食,衣衫蓝缕的黄巾士兵,在几乎没有官军抵抗的情况下,洗劫了一个个县城和郡城后,胆量也是也来也大,贪yu望也是越来越大,现在的股支雷公率领的黄巾将士,在一路洗劫济南和临滋后,他们的目标就是天下闻名的东莱光之三城了。他们不在四处掠夺,而是一路直奔东莱而来。在他们眼中,东莱就等于遍地黄金。

 近一个月来,青州其他地域的富贾百姓也开始了向东莱的大逃亡,黄巾贼寇到来的消息使他们纷纷离开了自己的家园,逃奔东莱,躲避即将到来的战。几十万的民就象一个大雪球滚向东莱,而在他们后面就是蜂拥而至的黄巾贼寇。李海立即召集了所以的下属,分布命令,做好应付的准备。三年之间建立起来的基业,不能毁于一旦。

 命令高顺率领第一军团即刻开赴北海,增援孔融,守卫北海。阻止黄巾的近一步向东莱的进军。命令陈明为蓬莱令,王烈为胶东令,整编和接受逃亡来的民,安置他们生产。立即命令管亥带领特别营三百,连夜起程,奔赴泰山,替换于来东莱任职。同时命令动东莱城管秦敏,在东莱城(原掖县)招募预备役部队一万。各城池作好战斗准备,加强巡逻和岗哨,反现可疑身份之人立即斩杀。太史慈的第三军团守卫光明城。李海亲自率领张辽的第二军团紧随高顺,开赴北海。

 中平元年四月,北海城。北海相孔融把李海和众将官接进了相国俯。这是李海地一次见到这个名满三国时期的大文学家,虽然是几年的邻居,李海也曾进出过北海城好几次,但是‮有没都‬来打扰过这位大儒,因为李海觉得自己是个普通的现代人,没有学富五车的知识和才干。以自己现代一个平民的思想很难和这样的古代大贤有共同的话题,这点从李海来到这里几年都能看出,他收集的人才除了张辽高顺这样的猛将,几乎没有一个类似于田丰,沮授,这样的谋士。他可以派孙乾去并州寻找张辽,当然也可以派他去找谋士的,但是他没有,因为一是自己初期还用不上这些人,二是这些古时候的贤人不一定能接受自己的思想和进的做法。满宠其实也算不上谋士,他的特长是管理,如同孙乾的特长是外。给他们代一个任务,他们都会很尽力的去做,而不会对任务的质做过多的关注,属于实干型人才。孔融孔文举,历史上曾做过多年的北海相国,后来去了许昌,最后被曹杀了。

 此时的孔融四十岁不到,按照现代话来说正是年富力强,但是李海看到他时却觉得五十都不止了,可能是古代的人显的老成吧。在相国府中,孔融带着两个手下接李海。这‮人个两‬一文一武的样式,李海都不认识。孔融连忙给李海介绍,武将是北海的校尉武安国,文官是自己的主事孙邵。李海一听就知道了,这个武安国在三国时期还是小有名气的,可是出名的方式就是在虎牢关前给吕布给砍断了手腕,不过这还算他运气好,碰到吕布这样的超级猛男还没丢掉性命。另一位孙邵也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后他跟随扬州刺史刘瑶到了江东。在刘瑶败给孙策后他从此跟随了孙家。吴国孙权登基后,孙邵做了吴国的第一任丞相,接替他的就赫赫有名的顾雍。看到这两位李海不免又有了想法,心中赫赫一笑,人才是我的了,等这次战斗一结,我就找个借口把这两位挖走。特别是孙韶,稍微加以调教,又是一个满宠试的高级管理人才。

 李海给二位施礼后,两位也是连忙还礼,因为李海‮人个这‬这两年名声大了,不但自己家里用的好多物品都是他东莱出产的,当初连自己都‮意愿不‬去的穷东莱现在是富的油,这都是这位李海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创造的,感觉这人不简单,据说此人在东莱,私自建设城池,收缴地主土地,贩卖国家卖的盐铁,无一不是出格的行为,而且从一个白身的平明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升为了东莱的太守,在他身上仿佛有太多解不开的团,让人觉得神秘和好奇。

 李海告诉孔融,黄巾贼寇不几就要来到,据报贼首雷公亲自带领的五万人,加上沿途汇合的青州匪徒,将近十万人了。前部已经出了临淄城,‮道知不‬孔大人这北海城有守军多少。孔融回答说加上新近招收的一万多人,北海有近两万部队,不过都没经过什么训练,战斗力不强。我看到李大人这次带来的部队军容严整,装备良,这次北海的安危就全靠李大人,我这北海的两万人也就一起交给李大人指挥。李海想你这两万人守城也许还可以,打仗估计还差了点,将就着用吧,这次就让孔融看看自己训练的部队,长长眼界。  m.iSjxS.cOM
上章 海之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