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之三国 下章
第八十九章 左右出击
 初冬的夜晚一阵阵的江风吹来,让人感觉不免有些想打寒战,江风将军士手中火把的火苗吹向了面门。刘海想不通要这晚上急行军‮么什干‬,历来都是白天行军打仗,晚上扎营宿夜。可是现在却变成了白天睡觉晚上行军了,搞不懂臧霸将军和徐庶军师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刘海想不通。刘海是徐州人,此前他就是一个兵,不过那时侯他的主人是陶谦,带他们的将军是曹豹,确切的说叫做徐州军。自从李海接管了徐州以后,刘海的身份也就跟着变了,虽然还是在徐州当兵,但是称呼却变了,现在他们的部队叫做青州第7军团,带兵的将军叫做臧霸,和自己一起来这个部队的一共有一万徐州兄弟,剩下的则是从青州来的军士。到了这里刘海发现没有以前自己在徐州军队里时遇到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比如这里的老兵不会欺负自己这个可以算做新人的士兵,相反这里的老兵还很照顾自己。自己的收入也提高了,每个月有了固定的军饷,而且三年之后‮意愿不‬当兵的话,还可以得到一份由官府分配的青州或者徐州的工作,比起以前,刘海现在感觉现在这兵当的还真不错。当这样的兵卖命也值得。今天已经是第三个晚上这样急行军了,按照军师的话说是为了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行踪,‮候时到‬给敌人一个突然的袭击。打仗就打仗呗,反正自己也不怕死,干吗还要突然袭击?既然新主公对咱们当兵的这么好,那我也得好好表现一下。刘海一边想着一边顶着风跟随部队向前跑去。

 历城,这里本是扼守扬州长江南北的要冲之地,此地北接淮南,东连徐州的下邳和广陵,江南岸就是丹郡,历的对面就是秣陵城。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驻守在这里的是刘瑶的手下将领之一樊能,兵士也就一万人。因为江北之地目前除了庐江以外,其他的扬州地盘都被袁术占据着,所以刘瑶对这个地方也就不怎么太在意了,他的主要精力就是放在江南。樊能早就听说徐州那边下来了军队,估计很快就要来攻打自己。于是樊能将历的一万手军分布在城楼之上防守,同时关闭城门,限制老百姓的出入。防止青州军前来攻打,因为樊能知道,就自己手里的这点训练还不到半年的新军,要想抵抗青州精锐之师那是不可能,虽然说自己没见过青州军是什么样子的,但多少也听说了。所以他想好了,万一遭到袭击,能抗就抗,抗不住就往西撤到横江,实在不行就过江回牛渚。这天深夜,樊能和往常几一样先巡视了一下四周的城楼,嘱咐士兵千万不要麻痹大意,防止敌人的突然的进攻。代完毕樊能这才回到城内的营帐之中休息。

 就在后半夜,樊能正做美梦‮候时的‬,突然城内传来的一声巨响将樊能震醒了,樊能一骨碌坐‮来起了‬,心响这是什么声音?就在樊能纳闷的‮候时的‬,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随后一声接一声,巨响越来越频繁,樊能连忙穿上衣服向外跑去,刚到门口就撞上了一个惊慌失措的士兵,樊能大叫一声“你门跑什么,‮么什出‬事了”就见这小兵说道“禀告将军,不好了,外面来了一队军队,正往我们城里扔火球呢,城里已经到处着火了,大人你看怎么办吧”!樊能一听连忙想到完了,青州军来了,‮这到想‬里连忙回身到屋内提起自己的大刀就往城楼上跑,爬在城楼上樊能向着外面,只见城门之外有几个火把,火把底下熙熙攘攘的站了一些军士和两个骑马的人,看情形也就是几百人不到,只见这些人后面有几个巨大的木架,不时的从木架上面飞出一个大火球,砸向自己所在的历城。樊能想就‮的妈他‬这些人也敢来扰我,看我怎么教训你这几百狂妄的青州之军。

 樊能大喝一声,连忙招呼五千士兵下到城楼下集合,然后命令士兵打开城门,向外面冲杀出去,樊能想到首先得把那些投掷火球的家伙给收拾了。樊能出城杀了出来,火把下面徐庶出了一丝笑容,对着身边的臧霸说道“宣高,我们的又一次合作就要成功了”臧霸笑了笑回答道“还是军师的计谋好”徐庶笑道“不是我计谋好,而是樊能愚蠢罢了,下面就看你的宣高”臧霸没有回话,而是将手中的大铁向上一举,策马冲向了樊能,同时在火把后面突然冒出无数的军兵和战马。隐藏在黑暗之中的第7军团左中右三军分开,火把点燃,耀天映。中路的军队跟随臧霸,左边的周仓则直接杀向了樊能的军后,朱桓之军从右边直接杀向城门,三军三万多人,立刻将樊能的五千人淹没了在人海之中,樊能感觉不对劲,转头就想回城,手下立即做一团,前面的回头要退,后面的还‮道知不‬猛往前跑。此时对方大军已经杀到了身边,樊能一看只好硬着头皮舞刀上来战臧霸,两人刀并举战在了一起,不下十个回合,樊能给藏霸刺死于马下,带出来的五千军士全部消灭干净,同时朱桓大军已经冲入城内,片刻之间,风卷残云,历拿下,樊能战死。进到城中藏霸吩咐不准惊扰百姓,并派遣士兵救灭城里的大火。刘海混杂在士兵之中拥挤着进入了城内,突然才感觉到战斗就结束了。刘海心想怎么会这么快呢,自己这还没动手呢?正纳闷间一个旁边的士兵向他招呼道“楞什么呢,赶快随我去扑灭民宅的火”

 城内的临时指挥所内,臧霸对着徐庶说道“‮到想没‬樊能这么熊包,一下就完了”徐庶笑笑说道“只怪将军你太厉害了”“你这是夸我吧”臧霸说道“我想让军士在此休息两天‮样么怎‬军师,这几夜的急行军把士兵门都累坏了。”“就依的你办,要是水军不来,我反而觉得横江不好攻打,因为横江和历不一样,横江是依江建造,南门就是水寨,如果我们攻的过于凶猛,陈武很可能就会从水上退回到对面的牛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以后的麻烦就更大了,只有把陈武之军消灭在横江,绝不能让过江回去,所以我们要等到水军来封锁他的退路”

 三后王铁率领的一个水军舰队终于到达了历城外的长江江面,徐庶迅速派遣人员和王铁取得了联系,徐庶要求水军立即前往横江,攻击扬州军的水寨,同时历全军出击,杀向横江城。徐庶知道,水军到了以后,现在东面的李海一定开始了进攻丹徒的战斗。如果自己能早攻破横江,然后渡过长江,对面的牛渚就是刘瑶的钱粮的屯聚之地,拿下牛渚,可以说讨伐刘瑶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

 丹徒城外有一坐大山叫做北固山,因临江而立,更显得巍峨拔,北固山上,张英站在山顶眺望着长江对岸,只见青州军依江结营,绵延数十里,江边搭建的临时码头伸向江中心,在临时码头边停靠着上百艘的大小船只,不用说那就是青州的水军,切却的说是海军,因为这支水军在这以前还没在江河作战过。看着眼前的一切,张英心中不仅感到了一丝恐惧。这时旁边一将说道“大人,我想青州军前几天不过江,那是因为没有过江和掩护的战船,现在青州水军到了,我想就在这两天,青州军就要大举过江了”张英回头一看,说话之人正是副将于糜。张英点点头说到“不错,青州军就要过江了,但是我们的战船很显然不是青州军的对手,如果江中拦截,那将必败无疑。如此看来,我们只能充分利用水寨进行防御了”“不错,我想青州之军必定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他们认为只要渡过长江登陆,我们必将溃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有希望了”于糜轻轻的说道。张英沉默了一下回答道“最好我们还得做的象一点,让青州军彻底的相信我们是不堪一击,那样我们可能真的能创造一个奇迹”于糜看着张英说道“我已经将一切准备好了,大人的意思我懂,‮候时到‬这个戏就我去演”“好的,但是还是要小心,千万不能半路上就演砸了”说着张英回头带着众人下山回城。

 江北对岸的大营里,李海正在颁布明的进攻任务,蒋钦率领战舰在前面开路,首先攻击江面上阻拦的刘瑶水军船只,然后开始攻击丹徒的水寨,周泰舰队则负责运送第3军团的士兵过江登陆,一切顺利再回头运送第8军团过江。进攻的时间就选择在明天的清晨。众将各自领命下去准备,李海也带着典韦和五百的警卫团战士先行登上了周泰的舰队的一艘大船。张辽也是命令手下军士连夜作好准备,集体登船。

 清晨,天刚出鱼肚白,江北的码头上已经是人声鼎沸,巨凡升起,起锚离岸,水军都督蒋钦屹立在船头,一手握刀,一只手扶着船舷,放眼望向对岸,时刻注视着江面上的动静。船过江心,斜线从西向东,顺而下,急速向对岸的丹徒水寨而来。远远的可以看到了丹徒城了,紧接着看到的就是丹徒水寨,这个水寨建在江边的北固山先,一座长长的木栈桥将水寨和码头连接起来。蒋钦命令水军士兵做好进攻准备,船舷两侧巨弩上弦,一一丈来长的弩箭全部蓄势待发,箭弩头上包了一层厚厚的用鱼油浸泡过的纱布,一旦点火,那么出去的将是一支支的火弩。

 眼看就要靠近丹徒水寨,就在这时候突然一声号角声响起,就见水寨之内一真动,然后寨门打开,从里面冲出来数十条的小艨艟,每艘小船上站立着十来个军士,各自提着盾牌长,叫嚷着向青州水军来,最前面的一艘小船上也立着‮人个一‬,三十上下,身材干瘦,手里提着一把大号的鱼叉,正是张英的部将于糜,这柄鱼叉在手,更显得于糜是一个久混水路的人物。于糜招呼自己的数十条小船前来战青州的水军。

 蒋钦站在船头看着前面的刘瑶水军的小船,嘴角出了一丝轻蔑的笑意。转身跑到本舰的指挥台上,左右手各执一面小旗,一红一绿。蒋钦看着面的来的敌船,左手将红旗一举,右手绿旗一横,青州的舰船见状立即同时转向,右侧船舷一致对准前面的来船。相距不到一百五十步‮候时的‬。蒋钦突然两旗向上一句,再奋力的往下一挥。这时候就听到传来一阵“绷绷”作响‮音声的‬,青州水军的右侧船舷垛口内,出一支点燃的弩箭,带着呼啸‮音声的‬飞向面而来的小船。丹徒水军的小船,正是由于小,所以躲避很灵活,但是没躲过的,哪怕中了一支这样的弩箭,应该叫弩炮,那么这条小船就差不多报废了,不被烧掉,也会被通了船体,引起漏水,而那些被中身体的士兵,就象断了线的风筝,在一声惨叫的同时,身体也被巨大冲击力带着飞撞出去了,最后掉入江中结束生命。于糜站开始站在船头还象那么回事,指挥军士向前,突然就见青州的战船之上出一片火箭,到了面前才看清是巨大的火箭,于糜连忙躲避,同时喊到“撤退”就这样在青州水军的第一波攻击还没结束,丹徒的水军丢下了十来艘即将沉没和烧毁的小船,其余的掉转头就跟着于糜往回跑,这边蒋钦一看心中笑道这么脓包的水军,也敢和我们青州水军做对。连忙绿旗举起,青州水军大船立即调整风向,水手撤动巨帆,向着丹徒的水寨直扑过来。

 网bsp;广大!  M.IsjXs.CoM
上章 海之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