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任安与田仁
“君以为太子如何?”
“既首选北军,太子见识不下绛侯!”
“比大将军、骠骑将军如何?”
“呵…少卿明知故问!”
北军中垒的大帐中,两个身着皂衣、
佩银印青绶的男子立于帷门旁,一边望着军门外的太子,一边随意地交谈叙话,完全是置身事外的架势,自然更不会注意大帐正席上的中垒校尉(注1)是样么怎的脸色了。
“护军使者!”
中垒校尉按剑跽坐,右手狠狠拍上身前的漆几。
气势汹汹的怒喝让帐门边的两人立时住口。相视片刻,其中一人干笑着转身:“校尉有何指教?”
中垒校尉皮笑
不笑地回答:“岂敢岂敢…是仆想请任君指教!”
“不敢不敢…安无才不肖,只负责监督北军营垒之中,日常诸事是否合乎律令,岂能指教校尉?”任安是文吏出身,一句话便把问题推回给了中垒校尉。
不过,恶人自有恶人磨,
人自有
办法!
中垒校尉闻言便笑得更加灿烂:“既然如此。仆便自行决定了!中垒丞。中垒司马何在?传令——开垒门。受节。听太子…”
“慢着!”任安大惊失声。立时疾呼阻止。几乎是同一时间冲到中垒校尉地身边。强硬地夺下了他手中地令符。“校尉三思!太子前
已宣言百官:‘帝在甘泉病困。疑有变;
臣
作
。’明知太子节、令非出上意。校尉受即非法!安职责在身…”
听凭任安从自己手中将调军令符夺走。中垒校尉翻了个白眼。不等他将那些义正严辞地大道理说完。便径自道:“我是看不惯丞相跟水衡都尉!”
“我也看不惯!”任安没好气地道。“但是。军法律令就是军法律令!”
之前与任安说话地那人也附和道:“令行
止方可成军。”
“那么…”中垒校尉皱眉。不甘心却不得不妥协。“不受太子地符节?”
任安无力地翻了个白眼:“校尉,太子所持乃纯赤汉节,君不受可是
叛汉?”
这顶帽子扣下来,中垒校尉立时坐不住,拍案而起,怒斥任安:“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任少卿,你能不能给个痛快主意!”
任安眨眨眼,干笑两声:“受节,不听令!”
“啊?!”中垒校尉瞬间瞪圆了眼睛。
“受节不听令?你想害死太子啊?”中垒校尉一下子跳起来,伸手抓住任安的前襟,厉声质问,就差没有拔剑了。
中垒校尉没有拔剑,站在帐门前的中垒丞与中垒司马却拔了剑,剑锋直指皇帝赦命的护军使者,看两人的神色,任安但有一言不慎,便可能是利刃
颈的下场。
对这般严峻的情势,任安却根本没放在心上,没好气地拍开中垒校尉的手,瞪着眼睛反问回去:“我想害死太子?我从显达开始,身上就印着卫氏的名儿!我嫌自己命长了,是不是?”
任安初为小吏,累迁至三百石的县长(注2)不久,便因上行出游共帐不办而被斥免。随后,他入了当时仍是车骑将军的卫青的幕府为舍人,因此认识了现为司直、当时也是卫青舍人的田仁。没多久,天子命卫青举荐舍人为郎,少府赵禹过将军府,独誉任安与田仁。随后天子召见两人,对两人的应对极为满意,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穀于河上。两人立时显名天下。
卫青从不养士,成为大将军后,便是舍人之类都鲜少再收,田仁、任安几乎是特例中的特例了,正因如此,就像任安说的,他们两人身上从一开始就烙上卫氏的痕迹,在霍去病、卫青相继过世,卫伉失侯的现在,他们的命运与太子休戚相关,几乎可以说
亡齿寒,当然,说是一
绳上的蚂蚱…虽然不好听,但是也算贴切。
听到任安这样说,中垒丞与中垒司马收剑入鞘,总算不再一副虎视眈眈的模样了,但是,稍年轻些中垒司马仍然有些疑虑:“兵凶战危,我们受节却不听令,太子一旦估错情势…”
“北军听令于太子置主上于何地?”任安猛翻白眼“么什为将北军由中尉统领改为八校尉分领?还不是因为主上对北军军力心有顾忌,不
寄腹心于他人?主上素来爱重太子,此番太子行事纵然有所不妥,也不过是忿恨
人
索过甚而致。事出有因,主上断不会苛责,而北军听令太子、无诏而动…才会置太子于死地!”
“…”三位北军营垒中的主官一时无语。
“所以,纯赤汉节,我等不能不受,太子的调令,我等却万万不能听!”任安斩钉截铁地做了总结。
中垒校尉却仍有不安,刚想开口,就被任安摆手阻止:“什么都不必说了!我是护军使者,调令符节未经我察验属实,大军便不能动!所以,诸君勿庸再言!”
见任安把话说到这份上,三人彼此看了看,只能无奈接受了,但是,中垒校尉撇了撇嘴:“抱着这个主意,我可没脸去见太子,受节就请使者代劳了!”
任安白了这位共事已久的同僚一眼,再看看另两位也都是心有戚戚的样子,只能无可奈何地理了理衣裳,准备出营受节。
这时,之前与任安并肩而立的男子伸手拦住任安:“先送我出营!”
任安皱眉:“你是丞相府司直,只怕也在太子追捕之列,出营太过凶险了!”
这位看上去就严正端方的黑胖男子正是任安的知
——负责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的司直田仁。
田仁摇头:“事情不太对劲!我还是想出城探清究竟!”
“哪里不对劲?”任安自知机敏有余,却失于细致,常会不明大局,田仁却不然,虽然机变不足,但是,敦厚稳重,明辨是非。
前
,太子分遣卫士收捕丞相、水衡都尉等人,若非任安见情势不对,立即派士卒到田家带走田仁,只怕当夜,田仁便在太子家狱中与江充为伴了!
知道自己不说清楚,好友是不会放行的,田仁故作轻松了地笑了笑:“昨
,太子已诛江充,按说,此时,太子不当再调兵的…”
——上策当是即上甘泉请罪。
“你是何意?”因为想到某种可能,任安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总不会是太子真的想…”
闻言,北军中垒的三位长官同时脸色一白。
田仁脸色一肃,皱眉道:“少卿想到哪里去了?若是太子真有不轨,就更不会滞留长安了!”
——以请罪之名上甘泉,行
宫之实,比调北军中垒军士容易得多了!
——北军八部,中垒因为驻营长安,其实是最不易调的,蓝田的长水校尉部、池
的胡骑校尉部皆是归义胡骑,要容易调的多…或者说,容易哄骗得多!(注1)
“那么…”中垒校尉的脸色稍缓“司直究竟觉得有什么不对?”
田仁苦笑:“我只是觉得太子的举动不合常理,其它实在不知…”
“既然如此,出城又有何益?”任安看不出田仁的打算有何用处。
田仁正
道:“我担心,丞相等人已早一步上甘泉,主上…”
任安皱眉:“主上便是一时
怒,也终是一时…”
田仁笑了笑:“若是主上真如太子所说那般呢?”
——天子在甘泉若已有变呢?
帐中四人同时变了脸色。
田仁轻轻叹息:“所以,我必要出城一探究竟…你不能去!”见任安想说话,田仁立刻了然地堵住他的话头。
“为何?”任安皱眉。
“中垒部至关重要,一旦有变…太子尚需北军支持!”
注1:《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掌池
胡骑,不常置。
声校尉掌待诏
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马。…秩皆二千石。(武帝增置八校尉的时间不详,不过,因为汉初,北军一直由中尉统领,而太初元年中尉改称执金吾,负责徼循京师,增置与中尉一样秩二千石、明显有分权意味的八校尉,应该是太初元年前后才对。)
注2:《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M.Isj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