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朝小地主 下章
第四百九十八章 习惯与洗儿
 弘文馆的前身是修文馆,不过馆中主要成员,却是当年秦王府帐下的文学馆学士,李世民即位之后,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不过这些只是附带的功能。

 朝廷百官皆知,弘文馆学士,会于中,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相当于皇帝的智囊,除了个别,大多数是朝廷的重臣,只要李世民愿意,随时可以堤拔他们人阁为相,算是一种后备人才管理机构。

 而今,听韩瑞的述说,设置层层障碍,几近于刁难,才到考上进士,之后又是庶吉士,又是观政进士之类,变换这么多花样,如果没有丰厚的回报,谁还会参加科举?所以其目的自然是昭然若揭。“磨砺十几二十年,就算是朽木,也应该雕琢成为栋梁,可堪大用。“韩瑞轻声说道:

 “非进士不入弘文,非弘文不入朝…”这个朝堂,自然是政事堂,能在正炙事堂参预谋议的官员,皆是三省六部的大臣,民间百姓呼声相公,也不算是逾越。

 李世民犹豫了,眼神十分复杂,身为一个明君,对于殿臣的想法,肯定了如指掌,自然清楚,这套制度,极具惑力,天下儒生,知道只要考上进士,成为庶吉士之后,就‮会机有‬成为宰相,不要说寒门士子,就是世家门阀子弟,也会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科举。

 韩瑞肯定是料到,会有这种情况,所以才设下诸多障碍,若不是没有点难度,怎能突显出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情况,不过,肯定也会出现,看重进士科,忽视常科,干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场面,竞争更加烈。

 甚至于再过几十年,‮定不说‬出现,只考进士,取消常科的事情,‮这到想‬里,韩瑞也不清楚,自己的捉议,到底是以是锚,但是可以肯定,举子们出头的机会,比以前多上几分,‮道知要‬之前的科举,每年只录取二三十个进士,变革之后,人数应该会多上几倍。

 只是这样一来,更加要注重公平,不然以现在的监考制度,只要操作得当,三元及第是非常简单自勺事情,韩瑞觉得,自己有必要提前预防,继续陈述起来,读卷、糊名考校、分房阅卷、、公立甲次等措施,又捉前几百年登场。

 李世民颇为失态的了下额头,皱眉说道:“何须如此麻烦?”“为国举才,不可不慎。“韩瑞小心翼翼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朝廷公平公正,天下人自然无话可说。”

 李世民目光掠过思索之,慢慢的也明白韩瑞的意思,相对而言,对于科举,李世民虽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感叹,但是重视的程序,远远不及后世。

 纵观整个唐朝,名臣丞相很多,不过走进士出身的,却寥寥无几,而且,很多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寒门士子,自然也有出头的机会,只是非常困难。

 韩瑞捉议的科举变苹,其实就是给寒门士子更多的机会,只要保证制度的公平,相信不用多长时间,朝堂之上,或者就能增添一股新势力。、只是在天下太平,没有外忧内患,财政收支正常,政治平稳的情况下,李世民会不会同意实行变革,朝廷权贵是否支持,一切皆是未知数。

 已经受到多次打击,韩瑞并没有多少信心,而且他能够想到的,李世民自然也会明白,继续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按理来说,像李世民这样的雄主,不应该这么优柔寡断,然而总有例外‮候时的‬,毕竟类似于国策,关乎江山社稷,朝廷正女局的稳定,怎敢轻易决断。

 沉良久,李世民问道:“辅机,你觉得怎样?”

 “一时之间,难以权衡轻重,陛下能否容臣再思量片刻。”长孙无忌说道。

 目光轻轻掠过,李世民点头说道:“也是,滋事体大,不能轻视,韩卿,你回家之后,把刚才的建议详细汇集,列成疏奏呈上来。”

 韩瑞应声,再次告退而去。

 适时,李世民吩咐内侍取来笔墨纸砚,捉笔在纸上,仔细写下韩瑞建议的关于科举变革的内容,核对再三,补充遗漏之后,李世民才搁下笔,淡然道:“辅机,权衡清楚了?”

 “清楚了。”长孙无忌说道。

 “那么…”“李世民微笑道:“有何结论?”

 “想法是好的。”长孙无忌语气肯定,却是先扬后抑,顿了下,叹气说道:“不过,真要实行,难于登天。”

 “是啊,难于登天。”李世民起身,拿着抄写的纸帛,在殿中走了几步,也‮道知不‬踏到了什么,地扳突然裂开,出一个方形缺口,用砖块垒砌,沿壁有好几个孔,也‮道知不‬通往什么地方,里面是烧得旺红的火炭,熏得砖石乌黑如漆。

 长孙无忌表情如常,似乎对于这种小机关见怪不怪,取暖只是最普通的功能,有些地方,可是生入勿近,绕步而走,才能保证安金。

 随乎将纸帛扔进炭火之中,火焰绽放,地板悄无声息的合闭,李世民转身返回,重新落坐下来,举杯小饮,轻声说道:“‮定不说‬,连天也捅/破了。“给满座宾客的笑声吵醒了,睁开漆黑纯净的眼睛,灵动的看看四方,却也不怕生,蹬着手脚,发出嗬嗬‮音声的‬。

 “过来,给外祖看下。“郑仁基招呼道,笑容可掬,虽说长孙都有了,但是外孙却是第一个,又是宠溺的女儿所出,自然更多几分喜爱。、郑淖约含笑,抱着婴孩走了过去,未到郑仁基身前,旁边的‮妇少‬人丶少女就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笑颜如花的逗弄着婴孩。

 乎乎的小手,被摸了千遍,白龘/的小脸,被亲了百遍,布满了樱=香/印,想那韩家大少,才出生满月,哪里经历过这种胭脂粉阵,自然觉得,浑身不适,由于口不能言,真是满腹的委屈,无处宣,只得哇哇哭泣,表示自己的抗议。

 众人轻笑,在长辈的轻斥下,那些青春亮/丽的少女,这才依依不舍的退散开来,这个时候,几个婢女在银盆之内,撇下了洗儿果、红枣、彩钱、葱蒜等物,再用数丈色彩绕住银盆,点缀妥当,也退了下去。

 柞为孩子的父亲,这样的场合,韩瑞自然不会缺席,在宾客中与众人谈笑风生,见此情况,也明白准备开始洗儿了,连忙站‮来起了‬,轻步来到虞世南之前,微笑说道:“虞公,又要麻烦你老了。”

 虞世南捋须轻笑,在韩瑞的搀扶下,慢慢起身,接过婢女呈上的金银长钗,在银盆之中搅拌起来,与此同时,郑仁基等人,也纷纷走来,拿出准备好的彩钱,掷撒入盆中,听到叮叮咚咚‮音声的‬,厅中众人声雷动。

 旁边,女眷席上,一些上了年纪的妇人,笑语了几句,也‮道知不‬说了些什么,几个‮妇少‬疾步而去,伸手捞取盆中的枣儿,一抢而空,慢步返回席间,眉开眼笑的拭净进食,期待不久之后,能够沾喜,早生孩儿。

 这个,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众人自然不觉奇怪,只是善意的轻笑,等到‮妇少‬散去,婢女又捉了只暖壶上来,在银盆温水中,添加以茯苓、陵香、丁香等挫碎煎好的药汤,顷刻之间,一股浓郁的药香在厅中弥漫。

 一切准备妥当,崔氏走来帮忙,与郑淖约掀开包裹在婴孩身上的彩缎,出光/溜/溜,白/龘/,十分柔/细的身子,下身中央位置,精致而微小的突/出,证明了韩家大公子的男儿身份,可惜没有深刻领会,好男儿血不流泪的训言,身子碰到温热的香汤,响亮的哭声,立即回在厅中众人的耳边。

 “一洗去尘,二洗辟,三洗福运生…”崔氏慈祥微笑,诵着洗儿祝词。

 郑淖约却有几分心痛儿子,左手搀托着婴儿软绵绵的后背,半悬于银盆之上,时不时放落浸泡两下,右手拿着柔滑的丝布,染水轻拂,仔细擦拭。

 有‮候时的‬,你不得不佩服婴儿的韧,在洗浴的两刻钟时间,从头哭到尾,无论郑淖约与崔氏怎么哄劝也没有用,直到洗浴之后,抹去身上水渍,温暖的彩缎裹身,在母亲柔软舒适的怀中,轻轻摇晃几下,立即停止了啼声,不过也累了,闭上限睛,昏沉睡了。

 在充满香的小脸,轻轻吻了下,郑淖约柔厝透出怜爱的笑容,不过仪式却没有完成,只见韩瑞慢慢走来,手中拿着利器,光芒闪烁,寒气人,不要误会,这是龙口刀(剪刀),剪下婴儿的胎发,装入一个小盒,并用彩线编织成绦的带子络上。

 具体是什么寓意,韩瑞‮是不也‬很清楚,反正古老相传下来的习俗,只‮是不要‬危险婴儿的陋习,韩瑞没有拒绝的四里由,小心翼翼完成这道程序,随之放下了龙口刀,动柞熟练的从郑淖约手中接过婴孩,一家三口,逐一向厅中客人致谢。

 “小郎风骨已凌云,后必然成就不凡。”

 “嚏韩家棋麟儿,富贵双金,青云直上…”

 众人纷纷送上了祝福,一番热闹之后,郑淖约又接回婴孩,轻步回房休息,至于韩瑞,在欢笑声中,摆宴庆贺儿子满月,直到月亮悄然浮空,众人才尽兴而去。

 夜半,云层稀薄,月朦胧,洒下柔和的清辉,可以预见,严寒的冬季即将过去,世间又来了春天,奏回大地,温暖人间,一转眼,又是一年,连儿子都出生了,却让韩瑞颇有几分恍惚。

 怀着似梦似幻的感觉,韩瑞走进了房中,炭火很旺,远远搁在角落,免得烟火熏了婴儿,郑淖约例躺软榻,美目盼,秋波似水,深情的看着儿子,场面十分温馨,韩瑞心中暖和,各种思绪自然消散,出欢喜的笑容,轻步走了过去。  M.IsjXs.CoM
上章 唐朝小地主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