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长安,皇城承天门
又是一年一度放榜之
,瑟瑟的寒风中,直有无数来自大唐各道府县的士子们,正怀着期盼而又担忧的心绪,等待着礼部官吏的到达。
来自关内道庆州的贡生张缄、张慎言就是这数千名等待放榜的士子之一。唏嘘的胡茬、霜染的鬓角、还有那一身敝旧的衣衫,都实实在在的昭示了他的落魄与孤寒。
作为一名落第达十八次之多的老贡生,张缄没有如许多年轻的后辈般,挤挤攘攘的拼命向前,略显浑浊而呆滞的眼神无法掩饰他心下的恐惧,对于其他士子们不断抱怨怎么还不张榜,张老贡生却没有半分焦急,反之,他是更希望那吏部官吏来的晚些、更晚些!
“如果今科再次落第…”张慎言一个
灵灵的哆嗦,拼命摇头要将这个随着放榜时间临近,而
益
迫自己的噩梦给摆
掉。但是,这又谈何容易?老贡生再紧了紧身上那件单薄的衫子,努力去想一些使自己能够高兴起来的往事。
出身于奉儒守官之家,家有良田百顷,虽不称豪富,倒也衣食可足,作为三代单传的独子,他少时的岁月却也是无忧无虑,备极宠爱,而后年纪稍长,束发受教,九岁能文,十二能诗,他的聪慧也是名冠庆州,更为其赢得神童美誉,当其时也。左右乡邻一提及张家少爷,谁不要目
欣羡的翘起大拇指赞一声:“张门有后!”也正是借着良好的家声及少时才名,父母顺利地为他定下了同城王家二小姐为
,道知要,这容颜娟秀、秀外慧中的王二小姐可是许多人家争相求亲的对象。又过得几载。抱孙心切的双亲便早早为他办了婚事,也正是在他“小登科”的这一年,张缄二字正式被列入本州贡生名录,一时间,可谓是贺客盈门“小登科后大登科”
听着这等赞语,少年气盛的张慎言也觉这功名富贵不过是探囊取物,他年曲江赴宴、慈恩题名,又怎会少了自己?
“美人添香夜读书”婚后琴瑟和谐地少年温经制诗,愈发刻苦用功,如是者三年,自觉已是满腹诗书的他再也按捺不住对功名的渴望,在一个和风
丽的三月,拜辞双亲,踌躇满志的向东南进发。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
!”
历时近月。他主仆二人便已到的长安。见识了京师的繁华,遥拜了位于长安城最高处——龙首原上的巍巍皇家宫阙.那一颗蓬蓬
的功名心就愈发的不可遏制了。
但是,事情并不如他所想一般,功名富贵也远不是唾手可得;这一科,张缄落榜了,自此,这落第地噩运就如同宿命般紧紧粘住了他,一去就是十八年。初时,他尚不在意。毕竟似这般近两百取一的进士科试,那一个高中者不曾几度失意?然则当他第五次黯然返乡时,所有的一切都开始了慢慢地变化,昔日欣羡的目光改为了探询,继而随着这不断的落第,又逐渐转化为讥诮与挖苦;直至最后的鄙视与嘲笑。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金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归至家,
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谓然叹曰:‘
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匣数十,得太公
符之谋,伏而颂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
睡,引锥自刺其骨,血
至足…”无数个寒夜,就是依靠着
诵这千古
传的《苏秦始将连横》,张贡生积蓄起每一份力量,在寒夜中挑灯夜读;又一次次变卖家产,化为进京的旅费。
去冬来,从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如今未老先衰地中年;从最初地携书童而行到今天的孤单影只;从最初的落脚客栈到今天的借宿寺庙就食,时间已是过去了十九个年头,想想赤贫的家中那摇摇
坠的房舍,再想想那拖欠良久的“债钱”还有那嗷嗷待哺的幼儿,再看看那渐行渐近的礼部官吏手中的黄榜,一股越来越深地恐惧紧紧占据了张慎言的心,再次紧了紧那不堪冬日严寒的褴褛衣衫,塌肩缩脖的张缄,颤抖着向沸腾起来的人群中心走去。
又是一年开榜之
,又是一幕几十年一以贯之的场景上演,狂喜的人毕竟是少数,失意的咒骂永远是今
承天门前的主
,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岁的士子群中却多了几个精通内幕的“消息人士”
“看看这榜单,仅他清河、博陵崔氏就占了三个,还有卢家两个,至于那第十九名的杨诚,知道嘛!他就是礼部杨尚书的亲侄子!才学!他能有什么才学?前些日子在慈恩寺会文,我就亲见过他的诗,‘和
驱寒尽,佛音涤尘心’,听听,这就是咱新进士写的诗!连‘四声八病’都不懂,他居然就能金榜高中!我呸!杨炎他也就真敢做,竟是生生把我大唐礼部变做了他杨家私产,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凡科场失意之人,自本心来讲,多是愿意听这等可做自我安慰的话语,是其尤在听了那两句明显不如自己的诗句之后,更是大觉此科不中,非才学不济,实乃主考舞弊,不儿会一,这些个有心人的“内幕消息”便已传遍全场,一时间,场中的气氛陡然就有了几分群情
奋的紧张。
而彻底将这种情绪
化为行动的“导火索”却是因为一名唤张缄的关内道庆州贡生的触壁而死。只见他细细的将榜文读过三遍,泪
满面地呆呆发傻半晌后,既而才是一片对天狂笑。也正是在这震撼全场的从囊中,这位落魄半生的举子,毅然向承天门那厚重的城墙上贴着的黄榜狂奔而去,最终,他用自己的鲜血在这美丽地榜单上绽放出了一朵美丽的梅花,也通过这极端的方式,使自己的
魂永远的留在了那三尺榜单上。
“走,去杨府!”死一般的沉默后,也不知是谁率先发出一声大喊,满腔
愤、兔死狐悲的士子们直觉全身的热血都被点燃,发一声喊,早有几个莽撞的少年举子上前推开正
收拾尸首的
军士卒,一把抢过后,便当先领头、被人浩浩
地簇拥着直出皇城,往通义坊杨府而去。在他们身后,徒留下无数闻声而出、面面相觑的各部官吏…
“梁崇义为人外示忠厚,实则内存
诈,此人权力
极强,苦心经营山南东道十余载,又岂肯轻易放手一道军政大权,到京中做一个安闲尚书?前时,他便与李灵濯多有往来,若非汴州覆灭太快,尚不知他会做么什出事情来。此次朝廷撤并地方节度迫在眉睫。他有所异动,也是意料中事,目前就看朝廷对他这本奏章会有什么章程了!”舒适的车驾内,身拥貂裘的崔破看着身前小几上的两张卷纸,语声淡淡道。
“他竟是想效剑南道韦皋例,依然保留节度使。这只怕是难!那剑南道西接吐蕃、南临南诏,军情变化极大,地方节度若牵制太多,一旦边境有警。必定东南靡
;再者,韦皋受知于先帝,对朝廷的忠心那是出了名的,唯其如此,当今天子方才安心使其坐镇西疆。梁崇义又怎么跟他比?他山南东道地处我大唐腹心,其人更是多为朝廷忌惮。天子此番又岂会准了他这奏章,‘封驳’是一定的了!唯一引人注目处就在于驳了以后,这梁崇义会如何应对,朝廷又将如何善后此事而已。”伸出手指轻轻点着那卷纸,李伯元饶有兴趣地看着崔破道。
“依着陛下的
子,梁崇义一旦解职到京,恐怕也难有好日子过!同样,老梁也自知已见疑于朝廷,依着他那霸王
子,此事善了只怕是难,依我看来,朝廷若一味用强,这动刀兵只怕是难免,唯一不知地就是此次一旦战火重开,不知要延续多久,那河北四道又会不会也
上一脚进来。”虽依然是淡淡的话语,然则崔破的眼神中只有掩饰不住的忧虑之意。
“那依公子之见,朝廷对此本奏章又当如何处理才为妥当?”车声辚辚中,李伯元跟上一句问道。
“此事是政事堂相公们份内该管,那里就轮到我来
心。”自嘲地一笑后,崔破续又言道:“剑南不论,如今江南四道军政分
,已是完全置于朝廷控制之下,其他如黔中、河南、山南西诸道于撤并节度一事上也是并无半点波折,只需两年时
,整个江南半壁就如铁桶一般.足堪为朝廷根基所在,当此之时,若以我之意,就准了梁崇义又如何?暂时安抚于他,以此换取时光,好生经营南方半壁.几我之后.此人或可不战而定。当然,朝廷若是要打,单以他梁崇义山南一地,自然是能一战而定,只是此事远不是这么简单,我料此人必定与河北早有勾连,此次朝廷出兵若能速定山南,也不免
底细于四镇,更引起彼辈警觉;若是不能速定,一旦河北出兵相应,介时,这事情可真就是麻烦了,以今时观之,每拖得一天,朝廷与四镇之战就多了一份胜算:同理,若早一
,也必然就多一份风险,波及损失也愈大,所以,此次若朝廷真个决定要战,纵然是胜,以长远来看,也终究还是无益!”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实不虚妄!”出口赞了句后,李伯元一笑道:“以中书之才,必定也能想透其中关节,再有公子快马传回京中的书信,崔相必定会于政事堂中力阻其事,既如此,公子还担心什么!来,你我且尽一盏佳酿,驱驱冬日的寒气。”
三岁积蓄,今时太库略有积存。练军两载,众武将们早有蠢蠢
动之意:再加上今上那
子,还有政事堂如今的人事变迁。李伯元的这一句安慰话语终究难以打消崔破心中担忧,只是他如今远离京中,纵使担忧也难免隔靴搔
,也只能是一声长叹,伸手向樽温着的葡萄酿抓去。
懒懒饮得数盏酒尽,心绪烦闷的崔破已是有昏昏
睡之意,然则,正在李伯元出言告辞之时,却听一骑急促地马蹄声“嗒嗒”传至,随后就听一干涸沙哑的嗓音叫道:“京中急传家信”
看到信笺封面上的那一支
印记,放下对家中担忧的崔破更是疑惑道:“前
才有传信,怎么两
间隔,这郭小
又有急件传至?”
满怀惊诧的扯开信简,一个浏览之间,崔破已是面色突变;李伯元见状,轻轻将简文接过,低头看去:
“前
,今秋科试揭榜,因有关内道乡贡生张缄触壁而死,遂引发众举子抬尸杨府,后因长安县阻挡,众举子转回皇城拜伏叩阙,力请天子严查科场舞弊事,随即,御史台新任侍御史罗仪率先上表弹劾。当
午后,礼部尚书杨炎停府待勘,又因此次进士榜中有崔门子弟三人,崔相亦于同时上折请罪…”
m.iSJ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