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门相师 下章
第二二二章 高古文明
 “你小子这是故意找我的话茬啊。”钟院长不由莞尔,听得出来,秦学兵并不是不信,只是纯粹地调侃他老人家。

 “您老人家可是专家,故宫博物院院长,难道还不能说服我我这个头小子?”秦学兵笑了下,难得有好机会,当然要从老前辈这里多取点经,不然岂不是亏得慌。

 “行,那我就让你小子心服口服。打开视频,看壁画上,是不是有很多陶灶?”钟院长问道。

 “的确有,但要我看,有一些像似三角盆子,还有一些像罐子。”秦学兵真不敢说这些是灶,根本就没有灶台该有的样子。

 “这些就是早期的灶,而且还能自如搬运,灵活方便,很先进的。”钟院长开了句玩笑,然后喝了口水,继续长篇大论。

 人类在学会使用火以前,对食物是生活剥的,既生吃植物,也生吃兽、鲜鱼。知道用火以后,食也是有限的,主要是烧和烤。有时将食物用泥土包起来,放在火中烤干,此种方法古称炮。

 《礼记?内则》郑玄注:“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利用石板烘烤食物也是较早的发明。

 《礼记?礼运》注:“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捋,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耳。”

 《古史考》:“加物于燧石之上食之。”煮食方法比烧、烤方法出现要晚。

 在陶器发明以前。人类的煮食方法已经有石烹法。即先在木制或树皮器皿里盛上水和食物,同时把一些石块烧红,接着把炽热的石块投入水中,使水沸腾,从而把食物煮烧。人类学会制陶以后,陶器就成了主要的炊煮工具,煮食方法也普遍化了。一般都是以夹砂陶器为炊具,它耐火烧,不易破裂,传热又快。

 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谷物加工与食器具的制作。黄帝时代在业已发展的煮食习惯基础上,对煮食方法做了较大的改进。在食的方面,根据古代文献,如《周易?系辞下》:“黄帝…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

 《云笈七签?轩辕本纪》:“帝作灶。”

 《古史考》:“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黄帝作釜甑。”

 他对食物原料进行加工,这就是他“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发明了谷物加工的重要器具。关于杵臼的发明,文献记载中也有差异。

 《世本》称“雍父作杵臼”,宋衷注:“雍父,黄帝臣也。”

 此外。还有两说,一说是《吕氏秋?勿躬》:“赤冀作臼”,二是桓谭《新论》则有“伏羲制杵臼之利”“赤冀”为何人,缺乏考察资料,“伏羲”时代农业尚在原始阶段,“制杵臼”大概太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黄帝臣雍父作杵臼”,显然采取了《世本》与宋衷的说法。

 黄帝时代,农业的发展,引起了饮食的重大变化,粮食成了最主要的食物。黄帝发明杵臼,有了对粮食进行去皮加工的技术,这就是所谓“舂”

 《说文》:“舂,捣粟也…持杵以临臼,…古者雍父初作舂”《世本》亦称“雍父作舂”,《黄帝内传》:“帝斩蚩尤。因作杵臼,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火坚之,使民舂粟”甲骨文中的“舂”字是‮人个一‬用两手持杵临臼捣米之形。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石杵的发现极为普遍,如仰韶村、西安半坡,皆发现有磨制的环舂。

 黄帝又发明了一种新式的火灶。在黄帝以前,固定的火塘已经出现,人们煮食物时,通常把炊具放置在热灰中或篝火旁煨煮。黄帝作灶,是在原有火塘基础上,制造陶灶,它可以自由移动,火力比较集中,便于架置炊具。黄帝还发明了陶甑。甑是利用沸水升发的蒸汽蒸食物的器具。正由于黄帝发明了陶灶,比较好地利用了火力,乃使蒸食物的方法普遍化。可见,黄帝对于改进人类的饮食方式确实起了巨大作用。

 黄帝时代陶制饮食器具在考古上已经有许多文物可以证明。1981年,在青台仰韶文化遗址发掘了一件夹砂红陶的三足覆盆器,据学者们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用于火上烧烤的器物,是烙饼的炊具,并命名为“陶鏊”这种陶鏊在中原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中较普遍地分布着,在年代上,以磁山遗址为最早,可能也就起源在这里。其后逐渐向其他地区传布发展。从覆盆状陶鏖传播方向看,‮上本基‬与史料中炎黄氏族迁徙路线及势力范围吻合。中原地区还有陶罐、陶鼎等炊具。陶罐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主要炊具。

 这种陶罐的残片,在遗址里最常见,可以说俯拾即是。在仰韶文化的墓葬中,出土了2件陶罐,一件内有两只完整的骨架,一件内有两条鱼骨架,说明陶罐可以烹煮类,自然也可以用来煮饭,用野菜做成羹汤。

 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等遗址中发现一种陶灶,器身约高12厘米,前有火门,底部有三条矮足,口部下有三个凸钮,可以把炊器置于其上。与此相似的陶灶,在西水坡、下潘汪等仰韶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

 到龙山文化的早期,对仰韶文化的陶灶加以全面改造,龙山发现的圆桶形的灶,在近口部处有四个相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灶眼,当是通风和排烟的孔道,底部一侧有一个灶门,灶身高约30厘米左右,口径约20厘米左右。这种陶灶,从龙山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它的晚期。

 “这些灶台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你也可以说尧舜时期也在使用这种灶台,但形制还是有其别的。壁画上的灶台跟考古出土的文物形态极为吻合。”钟院长又停下来喝了口水。

 “您老接着说。”秦学兵看着手机视频,暗暗感慨,考古这种事还是需要博学的人才能胜任。以他的本事,淘宝捡漏可以,但淘宝捡漏跟做学问是两码子事。

 “你小子,就不能让我老头子口气吗?”

 钟院长燃起一香烟,深了一口气,才说道:“不过小子,我说这么多,你能记得住吗?”

 “您老放心吧,我们‮人轻年‬的记忆都很好。”秦学兵打趣道。

 “滚蛋,别一边耳朵听,一边耳朵出就好。”

 钟院长笑骂了一句,又道:“你再看看壁画里的房子,有没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还真没有。”秦学兵据实说道,四九城里什么建筑风格都有,就是复古的也有一大堆,包括紫荆城的皇宫大院。

 “那就对了,这说明你对这些建筑并不算陌生,最少没有给你很突兀的感觉。那是因为黄帝发明了这种住宅,其影响力延伸到现在。”钟院长继续说道。

 住所是人们休息的地方,也是防御野兽侵袭、保护火种和进行炊事的场所。远古人民的居住,最早是“居野处”或“暮栖枝上”自然界中天然的山、树就是他们的栖息之所。周口店、山顶遗址就是早期居的见证。在南方和西南地区,由于天然岩较多,居习惯延续很久。人们先是在树上临时栖息,后来“有巢氏”构木为巢,人们“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

 早期人类只能利用天然住所。随着人类自身能力的增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人类就营建起人工住所了。最古老的人工居所,是一面坡式风篱,进而发展为“人”字形窝棚,用两排木桩,将顶部连接起来,外面盖上树皮或树枝,前后留门。也可以后边封死,前面留门。由于人们最初不定居,经常改变住地,人工住所很简单。

 当农业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定居生活,住所固定化了,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北方流行土木结构建筑。在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有一种圆形房子,多在平地上建起,中间为火塘,其附近有四至六柱子,房四周皆有柱。面积为15—20平方米。此外还有方形房子,面积也在20平方米左右。而南方则流行干栏建筑。在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木构件,发掘报告称,至少有三排建筑,一般是下部打木桩,形成架空的房基,桩上为横木,铺有木板,人居上面。其上为立柱,有大、小梁。

 《周易?系辞下》称:“上古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这一段文字,为“黄帝尧舜垂衣裳”以后的九事之一,所以这里的“后世圣人”自应指黄帝言。

 汉代以后的学者,都已肯定地认为黄帝是宫室的制作人,陆贾《新语》:“天下人民,野居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白虎通义》:“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此宫室之始也”,其后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罗泌《路史》、胡宏《皇王大纪》、高承《事物纪原》,都将宫室的发明归之于黄帝。

 “钟院长,咱先打住,按你的说法,在黄帝时代以前就有了房屋建筑,‮么什为‬说黄帝发明了住宅?”秦学兵觉得这老头可能年纪大了,思路有些不清晰。  m.iSJxS.cOm
上章 奇门相师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