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大郎别传 下章
第十回 传道授经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却几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余香,时时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金明池》

 半个时辰后,女道童为她们换上新道服,引她们来到一个足有三间房大的石窟。从门口灯笼上的字可以知道这是“传道窟”显眼地方有一个真人大小的三元大帝镀彩石像,与黄泥小屋的画中人一样,不过要更加真形象,栩栩如生。石壁上绘有鱼和斩妖捉鬼的剑和符等神秘图案。众道姑都坐在蒲团上,合什闭目,口中**有词。金莲儿和梅被安排在后排最末两个蒲团上。霞姑坐在前排第七位。为的是一位枯瘦的麻脸道姑,描眉画眼,白粉敷面,像砌了一层石灰墙,可是却掩不住一个个恼人的点子。众人都称她“麻姑”她不但不恼,还自鸣得意,飘飘然仿佛自个儿真是“麻姑献寿”中的神仙麻姑。潘金莲‮得觉总‬在哪儿见过此人,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麻姑正捧着一个黄的线装本,瞪着一双三角眼,高声领读:“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众道姑跟着齐声朗读:“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麻姑又道:“负而抱,冲气而为合。”众人又齐声**道:“负而抱,冲气而为合。”

 读了几页经文后,麻姑指着一段经文,对霞姑道:“羽霞仙妹,你将庚桑楚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霞姑站起身来,躬身向麻姑施了个礼:“是。”接过书,转身面对大家绘声绘地讲‮来起了‬。

 庚桑楚,人称亢桑子,是老子的一个学生。他向老子学气功,学得最好,他能以耳朵看东西,能以眼睛听声音。鲁侯听说后大吃一惊,吩咐上卿送厚礼邀请庚桑楚。亢桑子应邀前往。鲁侯谦虚地请教。亢桑子说:“我能视听不用耳目(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遥感和遥测功能)。”鲁侯问:“不管是耳朵认字,还是内透、遥感,寡人都愿听一听它的道理。”亢桑子答道:“我静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故有介然之有。远在八荒之外‮音声的‬,犹如近在眉睫之内。来于我者,我都知道。我不知到底是自己七孔四肢的感觉,还是心腑六脏的体察?”

 金莲儿与梅听得很入神,很神往。

 另一个叫云姑的道姑排在第五位,慈眉善目,丰姿绰约。她讲解的是《道生术》,边讲解边演示:

 “道生术分为五个部分:调息、导引、房中、服饵、辟谷。人的活力之源在于气,‮是其尤‬体内之气。无气必死;气聚则生。换气体在于呼息,庄子在《大宗师篇》中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据说太古的真人以踵呼吸,度平缓;现今的人们用喉咙呼吸,因而紧促。《道德经》第六章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认为人要达到人体高功能,乃至长寿,关键在于‘玄牝’。玄牝在人体为口、鼻。口鼻呼吸,与天地之气相通,故为天地之。气功调息,要求呼吸均匀、细、深、长。绵绵不断,若有若无。最高功夫可达到‘胎息’的程度。”

 梅冒冒失失地问了一句:“云姑,什么叫‘胎息’?”

 云姑宽容地一笑:“是新来的吧。不知者不怪。以后在讲经说法‮候时的‬,不要随便嘴或提问。要等讲完后,再提问或讨论,明白吗?好,我现在说讲一讲何谓‘胎息’。胎息是指胎儿在母腹中,不以口鼻呼吸,而以体收。胎息功夫,就是要求通过锻炼达到与胎儿在母腹中相似的呼吸形态。调息之术,历史悠久,上古时期黄帝就提倡鸿术。鸿不动作为调息至佳的尺度。古气功又称鸿术。调息的方法很多,达数十种。其中袁了凡《摄生三要》论述调息为上乘之作,合于老子‘柔’、‘绵’、‘胎息’的原则。‘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然后不用口鼻,但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中,姑曰胎息。初闭气一口,以脐呼吸,数之至八十一或一百二十,乃以吐气出之,当令极细,以鸿著于口鼻之上,吐气而鸿不动为度。渐习转增数之,久可至千,则老者更少,还一矣。’腹式呼吸锻炼时,每分渐次逐步减少,最后达到二到八次;再停止口鼻呼吸,进入胎息阶段。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不要轻易止息。”

 麻姑见大家在云姑的带领下边调息边领悟,边领悟边调息,一个个气若游丝,如痴如醉,十分满意。她又补充说明了几点,谆谆告诫众弟子道:“一一夜有十二时,其从半夜以至中六时为生气,从中至夜半六时为死气。死气之时,行气无益也。”

 金莲儿与梅简直为这玄而又玄的高深理论所倾倒。她俩全身心地投入调息训练之中。

 第二天,她们又学导引。把行气、按摩、漱咽、肢体运动相配合,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或息,皆导引也。金莲儿与梅学的是吐纳导引,还没有达到麻姑、云姑、霞姑、霓姑、霜姑等人的意**导引、姿势导引的境界。她俩扎带,收鼓腹,心神守一,达到了忘我的程度。

 一个月后。

 霞姑对金莲儿和梅道:“你们两个的表现很出色,练功很努力。调息、导引均已练成,现进入第三重境界:房中术。”

 梅问:“什么叫房中术?”这也是金莲儿想问的。

 霞姑道:“房中术是保持男气女气冲和循环,调和,延年益寿,焕青春,产生特异功能的方法。现带你们去拜见三元真人,你们很幸运,由三元真人亲自与你们共修此术。”

 她们来到传道窟。屋子很静,不知焚了一种什么香,很令人着,烛光摇晃不定,显得很诡异。蒲团上已经跪了一批年轻貌美的女信徒,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轻声祈祷,从信徒们的虔诚和敬畏中,她俩感受到了三元真人的威严。她们俩赶紧也在后面的蒲团上跪下,和众人一起恭候三元大帝的到来。

 音乐声骤然响起,仿佛是笑傲江湖的曲子,原来是霞姑带着一群唱诗班的道童演奏起朝圣曲来。接着窟内灯光大亮,两个道童高举红灯笼走进窟内,在前引路,麻姑、云姑一左一右陪在一个峨冠博带的人身边,后面紧跟着一个眉清目秀、伶俐乖觉的小道童。只见小道童低眉垂,恭身相随。再后面是霓姑、霜姑等十余位得道道姑。

 众人齐声道:“恭教主!”

 不用说,那峨冠博带的人就是传说中的三元大帝了。但见他戴一顶高高的孔雀开屏帽子,穿着宽大的青鱼皮做的道袍,中间系了一条五寸宽的蟒皮带,足蹬木屐,仍能看出他身材修长。一张刀条脸显得鸷白晰、棱角分明,极富男魅力。细长的眼睛笑起来很人,但若他细观察,他的多情的眼睛后面似乎还有一双眼睛,那里面暗藏杀机。他的鼻子大也帅气,正贪婪地着窟内的香气。金莲儿觉得似乎在哪儿见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三元大帝走到讲台,让那位眉清目秀的道童拿来一杯水,开始**有词且用手在水上胡乱做了几个动作,这水便成了“符水”道童接过符水喝了一口,道:“有八月桂花的香味。”台下顿时掌声如雷。每人都轮喝了一小口,都说有桂花的香味。梅喝一口,却品不出一点有别于普通凉水的味儿,她心直口快:“不是吧,奴家怎么喝不出桂花的香味?”

 众道姑皆惊。“咯,孙。”那三元大帝也面有不悦之

 麻姑大声斥责:“住口,休得胡说,你属于那种感觉迟钝、悟性较差的人。”梅吓得吐了吐舌头。

 霞姑道:“教主初出道时,在波斯讲学,一两千人会场内不乏夷教高手,他也感到有人功要削弱他的功力。三元大帝立即给如来佛信息求助。如来佛立即信息告诉他,将派文殊、普贤两位神仙帮他阵。果然两位神仙骑着金狮、白象来到会场左右上方驻足,他的讲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在他的导下,场内三分之一的人自身出了檀香味儿,那檀香味儿弥漫整个会场。三元大帝搬运术、穿墙术我们都亲眼目睹,他还能从封了口的瓶子里往外取药,能用功力使千里外的蜡烛熄灭。至于说开天目看到过去未来,三元真人早已达到那个量极。今天重点请三元大帝讲房中术的修炼。”

 三元大帝开口了,是很好听的男中音,很有磁:“房中术非常重要。葛洪在《抱朴子》中强调:‘或以补救损伤,或以功治重病,或以采,或以增年益寿。’不懂房中要术,‘虽服名药,亦不得长生也。’因此,‘求志不死者,宜勤行求之。’(《释滞篇》)‘或但知服草药,而不知还年之要术,则终无久生之理也。’(《极言篇》)道生术的原理之一,就是强调匹配同类。同类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同天。人与太阳、月亮、星星同练。二是同地。人与大地万物同练。三是同人。男女共修。”

 三元大帝喝了一口绿茶,继续用悦耳‮音声的‬道:“道家功夫分为三个阶段:炼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神还虚为道家气功的最高境界,老子道生术的上乘。”

 三元大帝忽然站起,高举起双手挥舞起来,声音也提高了八度,充满昂扬**:“炼神还虚又分为三个层次:攒五五气朝元;簇四和合四象;会三三华聚顶。三华意指:为玉华,气为金华,神为九华。炼神还虚时,、气、神三华,合聚于上丹田,如草之开花,行将结子而聚于顶。《张三丰全集》说:‘五气朝元值长,三华聚顶逐时新。’《性命圭旨》说:‘惟圣人知回机之道,得还元之理。于是攒五、簇四、会三、合二;而归一也。’”

 众道姑听得如痴如醉,尽管实际上根本就没听懂几句,大多数人听得稀里糊涂,但却都深信不疑,对三元大帝肃然起敬,更加崇拜了。

 三元大帝带领众道姑来到后山的桃花坞。这里泉飞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特别是那一片桃林,正是桃子成的季节,万绿丛中,仙桃点点,芳香满园,沁人心脾。确是个练功的好地方。

 在三元大帝的指导下,众道姑英姿飒,苦练道生术。

 众道姑与太阳、月亮、星星同练。

 众道姑与桃树结缘,与大地万物同练。

 正是:安排巧计笼彩凤,密使心机落孤鸾。  m.IsjXS.coM
上章 武大郎别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