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要做首辅 下章
第747章 风靡天下
 徐渭等人在天津一住就是半个月,期间唐毅几乎是没有休息,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给所有人讲授唐氏经济学,到了晚上,还要组织研讨辩论,解答疑难。每天后半夜才睡觉,沾上枕头就鼾声如雷,比起和泥抹墙还累!

 等到把人送走之后,唐毅大病一场,和当初俞大猷一般,嗓子都哑了,不停咳嗽,痰中还带着血,险些说不出话来。

 幸亏有琉莹在身边,早年她练嗓子‮候时的‬,也下了好大的功夫,有不少保养嗓子的好办法。

 比如每天睡觉之前含一片鸭梨,早晨起来,痰火就被勾‮去出了‬,梨片就成了黑色。

 眼下没有鸭梨,不过不要紧,琉莹找来了青萝卜,还真别说,效果还算不错,差不多七天时间,唐毅总算恢复了三成,剩下的只能慢慢养了。

 “唉,处江湖之远,比居庙堂之高,还要忙,还要累,连命都不要了,让我怎么说你!”王悦影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把一大碗甘草陈皮汤到了唐毅的手里。

 唐毅抱着碗,闷头喝光,出了大大的笑容。“媳妇儿啊,这也是没有办法,万事开头难,不把当头的炮打响了,往后的事情就没有办法做了,唐学到底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了!

 “哥,我相信你!”王悦影甜甜一笑,从袖口里出了一封信,送到了唐毅手里。

 “我爹刚写的,他老人家说你的那三本书在东南卖得很不错。”

 何止是不错,简直卖疯了,一想到丈夫能得到‮多么那‬推崇,王悦影就十分自豪,大大的眼睛不自觉弯起,宛如两轮月牙,煞是好看!

 看得唐毅都心神飘,‮是不要‬大白天的,真想把她给了。

 按理说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却丝毫看不出来变样,依旧玲珑娇弱,‮是其尤‬最近几个月,洗尽铅华,芙蓉出水,莲花绽放,哪怕是月宫的仙子,也要自惭形秽。

 唐毅都不敢瞎想下去,连忙甩了甩头,把老岳父的信展开,仔细观看…唐学三书,在京城热销,关心的更多是士人,可是在东南,简直成为了一项全民的运动、只要识字的,都争相阅读。

 无论老幼,几乎都在讨论,刚印出来的书,墨迹还没有干,就被抢购一空,弄得作坊不得不加班加点,昌文纸店下辖的书坊,为了加印唐毅的著作,开出了五倍的薪水,昼夜赶工,即便如此,还供不应求。

 唐毅的书籍能得到大家伙的一致推崇,并非没有原因。

 东南自古以来就是商业繁荣,物产丰饶之地,开海之后,更是吸引天南地北的商人,聚集于此。

 作坊一天比一天多,易热络,白银不停涌入,富豪一个接着一个诞生,上千万的身价都不在少数,富可敌国,不再是形容词。

 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东南一下子金银遍地,财富横,遍地都是机会,大家迫切想‮道知要‬原因。

 而另外一方面呢,也不得不承认,自从唐毅和胡宗宪等务实的官吏相继离开,东南的发展也有些超出了轨道。

 首先市舶司的关税停止增加,大量的商人绕过市舶司,私自出海,走私货物。各大世家拼命兼并土地,百姓们不断失去土地,被赶到了城市中。

 使得东南出现了一大批百万人口的大城,劳动力增加的速度超出了工厂作坊提供的速度,结果就是工匠的薪水开始下降,没有工作的破产农民充斥城市之间,治安越发混乱,还出现了好几次疫病流行,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让人们嗅到了危机的味道。

 一边是天堂,一边正在滑向地狱,贫富差距,土地兼并,城市管理…各种新问题,多如牛,层出不穷。让所有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整个东南,虽然是心学一统天下,可是面对着全新的局面,他们也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再多的圣人微言大义,也没有用处。

 士林出现了情绪化的分裂,有人盲目反对一切,认为开海就是罪恶,贸易都是害人的。老百姓只有拴在土地上,才能容易控制,让老百姓到处窜,土地兼并,只会天下大

 与之相对,另外一派则是力开海,他们打着“贵乎自我”,“贵乎本心”的旗号,认为经商致富没有什么错,虽然老百姓有些损失,可相比得到的好处,损失微不足道,牺牲一些弱者,没有什么不可以。

 两派的争论虽然还不至于造成心学分裂,可已经出现了苗头。更有一些主张理学,和崇尚经世实学的士人,借机攻击心学,想要夺回舆论的权力。

 眼下的大明,存在着三大学说。

 占据传统优势地位的是程朱理学,这也是得到官方承认的显学,虽然严嵩被斗倒,理学受到了重创,但是理学根基雄厚,又有皇帝支持,依旧实力强悍。

 理学之后,就是明心学,由于明公的人格魅力,加上多年的耕耘,心学呈现出后来居上的态势,不论是高官的数量,还是在民间的影响力,都有超过理学的苗头。

 在这两个学派之外,还有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那就是经世致用实学!

 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高拱,郭朴,杨博,王崇古等等,就连张居正也更多的倾向实学。这一派的人物多数信奉法家,讲究现实和功利,他们一般不参与辩论,可是每‮人个一‬都十分有主意,看不上那些夸夸其谈的心学士子,当然也看不上榆木脑壳儿的理学笨蛋。

 这就是眼下大明三大主学派的情况,只是随着“唐学”的出现,势必会造成强烈的洗牌效应。

 首先震动最大的自然是心学,唐毅以严谨的逻辑,详实的说理和考证,从经济的视角,解读了东南的情况,不但告诉了大家东南发生了什么,也告诉大家,该如何应对东南的局面。

 工商发展,金融繁荣乃是时代必然,不会因为闭上了眼睛,堵上了耳朵,不闻不问,就消失了。也不应该盲目欢喜,膜拜推崇。

 真正的态度是求真务实,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去研究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方略。

 东南遇到的问题症结就在于受到轻徭薄赋思想指导,朝廷十分弱小,能调用的人力和财力有限,官员思想陈旧,庸碌无能,没有办法应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核心的核心,是财政!

 增加财政的办法就是工商税收…

 虽然从不纳税到纳税,很多人未必能很快接受,可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唐学是有着强大说服能力的。

 而且唐毅也不止提到了税负,《国富论》和《货币通论》这两本书,一个着眼发展生产,一个把货币的本质,还有历代的财政措施都揭示出来,那些被钱庄票号的老板视作不传之秘的宝贝经验,被唐毅堂而皇之公诸于众。还把其中的逻辑写的清清楚楚,不说别的,每一个晋商的案头,都要放上一本,没事儿‮候时的‬,就捧着研读,如痴如醉。

 唐学的出现,赋予了心学一个强大的武器,使得心学从空谈心出来,变得能够应付和改造社会。

 心学也不用担心唐学背叛心学,因为唐毅的研究都是从人的本,本心出发,以人为本,正好合乎心学的理念,接受起来非常容易。

 除了心学之外,还有一群人,对唐学更有兴趣,甚至他们的领悟还在心学门人之上,这伙人就是经世实学。

 就拿高拱来说,《国富论》出现之后,他最初没当回事,只是听说是唐毅写的,才买了一本放在桌案上。

 足足放了五天,连一页都没看。

 有一次去杨博的值房办事,见老杨博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高拱这才想起了《国富论》。

 回家之后,高拱彻夜通读,熬得眼睛通红,等到《赋税论》和《货币通论》出来之后,高拱第一时间就跑到了书坊,亲自排队。

 等到三本书读完,高拱长叹一声,“从此老夫归于唐门矣!”

 能让高胡子真心叹服,唐毅要是知道了,只怕要暗好久。

 高拱看不惯理学,也看不惯心学,他认为这两者都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那高大人开出了什么方子呢?

 四个字:执经达权!

 经与纬相对,本来是织布的纵线,又引申为“常”,常行不变,有些类似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等等理念,至于权,有指“锤”,也就是秤砣,称东西‮候时的‬,秤杆不变,秤砣来回移动,“权”就有了变的意思。

 高拱的主张就很明白了,通权达变,与时俱进,时移世变,本质就是改革变法。

 只是高拱这一套东西有个致命的问题,他把变法仅仅视作手段,该如何“权衡”完全操纵在上位者的手里,他高拱上台,就可以变法,换一个保守的人,或者皇帝想法改变了,变法就停了。他的经权论,和王安石的“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何其相似,只怕也逃不出人亡政息的怪圈。

 这也是高拱最苦恼的地方。

 唐学却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知行合一,求真务实,这一套方针之下,改革就变成了上位者必须奉行的义务,至于改革的成效,‮是不也‬上面评价,而是交给了老百姓。

 有了民意强大支撑,好的法令,谁能轻易否定?不好的法令,又如何推得下去?

 难怪高拱要拜服,从此之后,唐学要一统天下了!(。)  M.IsjXs.CoM
上章 我要做首辅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