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时代 下章
第128章 兵工集团2(求收藏推荐
 首先是发动机功率,历史上一战飞机发动机最大功率只有169马力,而“歼-1”却达到了218马力;第二是速度,一战飞机最快为200公里/小时,但“歼-1”能达到240公里/小时;第三是武器,一战飞机只能装备7。7MM机1或2,但“歼-1”却可以装备12。7MM重机1,这火力明显有所不同;第四是载弹,如果拆掉机改装成轰炸机,载弹量可达500公斤;第五是升限可达6800米的高度;第六是作战半径可达500公里…此外“歼-1”在灵活、稳定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除了这一款用于空中格斗兼轰炸的“歼-1”外,陈华还准备配套生产一款“歼-11”型教练机,用于培训空战队伍。至于其他的什么侦察机、轰炸机、强击机等,陈华不会研发和生产一战时期这些简陋的东西的。

 西元1912年1月6,华夏民族复兴成立大会闭幕第二天,陈华让冯仁带上相关资料,在一小队猎豹士兵的护送下,启程前往广东。

 冯仁前往广东,是去请一尊大神,这尊大神就是被尊为“华夏航空之父”的冯如。由冯仁去请冯如,都是姓冯的本家,很好说话。

 冯如,1884年生于广东恩平,12岁随父到美谋生,工作之余善于钻研,白天当勤杂工,晚上读机械学,苦心钻研数年,精通36种机械原理,发明了水机、打桩机,制成了能优良的无线电收发报机。

 1903年,当得知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

 当然,陈华去请冯如,最主要的想法是希望这位华夏民族的英雄不要夭折在飞行表演之中,而不是看中了冯如的技术。

 因为陈华在将次元兵工厂升级到1930年代(四级)时,系统再次给他派了一个智能机器人,其专业就是飞行教官兼飞机设计师,这个被陈华取名为“陈飞”的智能机器人,所掌握的飞机设计技术比冯如至少要领先20年。

 经过近一个半月的旅行,冯如一行辗转来到了广州。在当地小鹰的带领下,冯仁很快就见到了冯如。

 陈华知道,对于冯如这样的人,所谓高官厚禄未必能将其打动,要想请来冯如,惟一的就是将其“征服”展示出远超冯如水平的飞机设计图纸。

 “这只是我们设计的第一款机型,此后,还将有更先进的‘歼-2’、‘歼-3’以至‘歼-20’,不知冯如大哥有没有兴趣到四川去?”冯仁根据陈华的教导,直接开门见山。搞技术的人,最喜欢直来直去。

 “我…我的工厂还欠着外债呢。”冯如有些心动,但现实是残酷的。

 “这是华夏实业集团签发的5万美元支票,不知够不够?”冯仁早就有所准备。

 “我…工厂里还有助手,还有很多工人…”冯如是一个记情的人。

 “都可以去四川,而且,都督说了,他们的薪水将是在广州的两倍。”这些,都是陈华早就待好了的。

 其实,作为搞技术出身的冯如,对于四川早就有所耳闻了,他用的很多用品,都是四川的华夏实业集团生产的;包括他工厂里的一些机器设备,也是四川生产的。冯如只是‮到想没‬,这个叫陈华的都督手下,设计出的飞机竟然会这么先进。

 “那…飞机和工厂怎么办?”冯仁交给冯如的5万美元,除了还债还完全可以买下冯如的飞机制造厂,而这些东西现在就属于四川方面的了,也因此冯如才有一问。

 “工厂的设备,我们四川都有。至于飞机,就留给我的助手来处理吧。”冯仁现在也是家大业大,上位者的气质显无遗。

 “行。那我明天去大元帅府辞行。”冯如如释重负地说道。

 “那是应该的。”冯仁没表现出任何异议。

 南方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虽然也如历史上一样,任命冯如为飞行队长,但是,他们就不明白飞机在未来的战略地位,所以,对于冯如,一方面他们在用,而另一方面并未对冯如的工厂作过任何投入。飞行队长,其实就是飞行表演的队长,是为临时政府赚吆喝的类似于“卖艺”的角色。

 当冯如一行70余人在冯仁的护送下从广州启程乘船经上海回四川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占地面积达1500亩的黄田坝飞机制造公司已经差不多建好了。

 除了飞机项目外,兵工集团的其他项目均设在重庆周边山区,这些项目包括:坦克制造厂、火炮制造厂、械制造厂、弹药制造厂、特种弹药制造厂及造船厂。

 坦克制造。陈华直接上马的是与二战前期坦克水平相当的轻型坦克,这种取材于苏联的“T-26”但又优于“T-26”的轻型坦克,陈华连名字都难得改,直接叫“T-1型”坦克。战斗全重16。8吨;时速:40公里;武器:57MM坦克炮1门,7。62MM机1;乘员:4人。

 在历史上,轻型坦克在一战、二战前期大放光芒,只有到了二战后期,随着重型坦克的投入使用,轻型坦克的发展才受到冷落,至于日本在二战时期的豆战车,战斗全重不到10吨,根本就不是“T-1型”坦克的对手。

 坦克技术的难度在于火力、防护力、速度三者的统一。火力强大,必然要求重量增加,当然防护力也得到提升,但速度下降。这个矛盾可以通过提升发动机功率来解决,但发动机功率提高,人们很自然地会增加坦克的重量,将轻型坦克变成中型或重型坦克。

 PS:特别感谢ABCTAO书友的评价票,千殇让你破费了。千殇今天决定加一更,就有书友评价(比打赏还贵),真是太高兴啦!  M.IsJxs.Com
上章 华时代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