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宋理事进京
黎元洪走了,湖北都督的位子就空了出来,湖北可不是一般的省,曾几何时,汉
兵工厂、汉
钢铁厂占据了民国产量的三分之二。四川兵工厂宜宾钢铁厂建成之后,汉
兵工厂的产量还是占据了四成。钢铁厂占五成,得到了湖北省就等于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武器供应。这样的省督位子谁不眼热。
袁世凯提名段棋瑞,孙中山提名蒋叙武,黎元洪提名汤化龙。宋教仁提名孙武,四方斗得不亦乐乎,一时间难分高下,到了最后张斩反倒成了主角,他支持谁谁就能当上湖北都督。这也是张斩不争湖北都督的缘故,要是争得话就跟四人一样,斗得天昏地暗。
张斩也不着急。派人周旋在四方之间,待价而沽的意思非常明显,袁世凯开了一个长江巡防司令的缺,只是长江现在不是中国人的。大部分都在英国人的掌控之中,甜头不大。黎元洪开了一个湖南都督的职位,孙中山开得更高,直隶总督外加东北总督,价码是最高的,可是这些东西不是孙中山的,而是北洋和张作霜的,张斩还不想提前跟这些牛人对上。宋教仁没开条件,星夜来到四川,跟张斩谈理想来了。
一听宋教仁要来,张斩脑瓜子都疼,宋教仁字遁初,号汪父,汉族,湖南桃源人。洲3年被暗杀于上海,享年三十二岁。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现在大家都拿民国当个幌子。该么什干么什干,偏生这个老兄热血沸腾,真想用内阁制约袁世凯。
不过该见还是要见,张斩并不希望中国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死掉,历史有很多岔路,张斩很想看到。当宋教仁一直存在的情况下。中国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结果出人意料,张斩支持孙武出任湖北都督。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张斩绝对不允许北洋的部队踏上长江南岸,所以袁世凯的三只强军只能隔江相望。段棋瑞作为北洋的大将,如果成为湖北的都督,就等于
迫张斩开战这种局面是双方都意愿不见到的。
黎元洪张斩也不想支持。这位老好人貌似忠厚,实际上却行为可疑,张振武是他永远擦不掉的污点,张折不想跟这样的人合作。至于国父。张斩自然就更加不敢合作了,跟国父合作的人到最后都成了国父的敌人,张斩自问比不上那些军阀狡诈,不敢跟国父合作。
宋教仁的提议实际上就是扶植湖北旧人,维持目前现状,孙武其人既是革命派,又是袁世凯幕僚的一份子,又跟宋教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为中部同盟会会员。与张斩又相处甚得。的确是四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但是张斩的并非无条件答应宋教仁,作为
换条件,张斩派出了最精锐的卫队。一百人的快
队,作为宋教仁的护卫,无论出行还是住宿。都要陪在宋的左右,一直到宋教仁担任总理半年之后为止,半年是张斩给宋教仁最长的期待,民国总理短命做半年的都已经算是长的了,像宋教仁这样直
子的人,恐怕很难待上半年的。
宋教仁从四川回来,身边就多了一百人的卫队。个个都是身揣盒子炮,
间
了一只谢菲尔德专用短步
,打起来子弹就像泼风一般,别说等闲杀不进来,就是一个团恐怕都打不过这只精锐小队。
张斩的态度很明确,要想杀宋教仁,就要先从我的卫队尸体上踩过去,暗杀如果变成了明杀,张斩就知道到底是谁想要啥宋教仁,对于这个来起看明白的问题,张斩总有很多疑问。因为宋教仁的死,引了二次革命。打破了南北平衡,原始凯称帝未必是不看到海内已经没有对手,信心过度膨
造成的。如果民国的历史能避开这一段,权力可以永不
血的方式得到,那么对于中国来说是大幸事,哪怕是付出一百分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张斩的态度让袁世凯有些担心,他不怕张斩,四川是富庶的,也是慵懒的。虽然蔡愕说过张斩的志向,但是袁世凯并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当年诸葛武侯如何,才智十倍于司马懿,可是蜀魏差距也是十倍,最后武侯一死,蜀国并没有撑多久,袁世凯到希望张斩可以贸然出兵,把实力浪费在无休无止的山路之间。
对于宋教仁,袁世凯也不担心,一个书生而已。在中国这个有着浓厚历史的国度,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法字可以约束的,刑不上大夫正是这种现实的最好写照,情理之所以情在理之前,并不是一个随便摆设的,宋教仁不过一个书呆子而已,等他明白过来,就会知道内阁是多么不切实际的东西。
但是对于宋教仁加张斩,宋世凯可就紧张多了,一文一武,一南一北,不论那位都有一大批拥戴者“两者的声望加起来,足以跟袁世凯抗衡,甚至还可以占据一些优势,以前的孙黄配袁世凯并不害怕,黄兴不知兵,孙中山不知民,名气都是虚的。但是张斩知兵,宋教仁知民,这两人配合起来就形成绝大的威胁。
张宋配是一定要打破的,袁世凯找来杨度,让这个智囊帮忙想些主意,杨度轻轻一笑:“大总统何必担忧,张斩与宋教仁绝非一路
%,一呸万
“此话怎
“如果他们一路的话,湖北都督断然不会是孙武,而是张斩手下四大将中的一个”孙武虽然也是国民
一员,但是他骨子里面还是湖北人,当年驱逐张斩的人中,他是最起劲的一个,他当上湖北都督之后,与张斩又旧仇。断不会跟张斩合作愉快的
袁世凯心里一轻,多
来他担心的就是这件事,被杨度一分解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奥妙。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哲子,当年我看三国候时的。看郭嘉几句话就把
局点破。我还以为是家言,今天我听了暂子的话,才知道说的不假。只是如哲子这样的人太少,所以才认为没有这样的人
杨度脸上有些不快,郭嘉虽然才情绝
。但是死的早,袁世凯这么一说难免让杨度心中有些块垒,不过这些怎好表示出来,这点不快只是在嘴里齿间一闪。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杨度面色如常,没有丝毫傲娇之意:“郭嘉虽好,也只是谋士。做主意得天下的,是杀伐果断的君主,如果让谋士来定江山,恐怕最好也不过武侯一般的成就。”
袁世凯哈哈大笑:“哲子不必矫情,我不是猜忌之君,你也不必做揣摩之臣,我们就做一对脑骨君臣,全始全终做完这一场,也为民国留一段佳话,好不好。”
杨度躬身、行礼:“谨遵大总统之名,度愿竭尽全力,助大总统成就一番伟业
宋教仁回到北京之后。此时坐在总理位置上的人已经是第四任总理赵秉钧了。其他两位代总理身心皆疲,不得不让出这个金光闪闪的牢笼。赵秉钧虽然是袁世凯的老部下,但是北洋政府的矛盾,并不是资格老就能解决的,所以宋教仁到北京候时的,赵秉钧颇有感触,言语间便多了几分萧索。有些奉劝宋教仁不要当总理的意思。
宋教仁只是微微一笑,把这些话语当做耳边风,开始了他的毁
造
。宋教仁的打算已经非只一
。民国元年的政
林立,早在南北议和的前后,许多同盟会会员,事实上是排满主义者,狭义的民族主义,认为革命的目的已经消失,再加上不喜欢那种会
一般的入会手续,于是便从同盟会中分化出来。另组成了一些为了争取政治地位的政
,它们只是竖起一块招牌,出一篇宣言,拉出几个名气大的政治要人作为他们的领袖,以便于进行个人的政治投机。
还有些政
是以地区关系或历史关系结合起来的。所有这类政
有没都旗帜宣明的
纲,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跨
视为家常便饭。其所拥戴的领袖,也可能兼另外一个
的领袖,而被推者等于今天兼任公司行号的董事长一样,是一个挂名差使,对任何一
都不关。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临时参议院内部相互对立的政
,主要的是同盟会与江淅人士章炳麟、张寥为中心的统一
。临时政府北迁后。统一
和以湖北人孙武、蓝天蔚、刘成离为中心的民社,以及君主立宪分子籍忠寅、周大烈等所组成的国民共进会联合起来,于民国元年月
成立一个共和
,推戴黎元洪为名义上的领袖,成为同盟会的主要竞争者。
除了这两个政
而外,参议院还有谷钟秀、张耀曾、吴景谦等的统一共和
,站在第三者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个统一共和
和宋教仁曾有密切的联系。
由于事实需要,同盟会必须合并许多小
,完成“毁
造
。的目的。因此宋教仁乃以敏捷的政治手段,不仅和统一共和
取得密切的联系,同时与国民共进会、国民公
、共和实进会三个小
取得联系。这三个小政
本是从同盟会和君主立宪派内分化出来的一些混合组织,大家协议合组一个大政
以与共和
抗衡。
从这一点上说,宋教仁是一今天才的政
活动人物,他取得同盟会以外四个政
的协议合并后,遂在8月。
与各
代表会议于北京安庆会馆,获致协议。再于8月
召集同盟会全体职员大会,推举宋教仁、张继等6人为筹备员,并由总务部出通告。宣布同盟会改组为一般形态的政
。
比。,柑万
孙中山和黄兴此时远在上海。颇有些鞭长莫及的感觉,为此一改变特意联名致电各支部征求同意。电文如下:
“各支部鉴:据北京本部来电云:“连
与统一共和
、国民共进会、国民公
协商合并,另行组织,彼此提出条件于下:一定名:国民
;二宗旨: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三
纲五条:保持政治统一,展地方自治,励行种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保持国际和平;四用理事制,于其中推一人为理事长。昨
开全体职员评议员联合会,合并条件已通过。云云。
文等以上列条件与本会宗旨毫不相悖。又得此多数政
同心协力,将吾
素所怀抱看见诸实行。此非独同人之幸,亦民国前途之福也。文等深为赞成。且同盟会成立之始,其命名本含有革命同盟会之义在,共和初建,改为政
,同人提议更名称者益众。即此时而易之,可谓一举而两得矣。特此通电贵支部。务求同意,以便正式表。文等屡承袁大总统遣使持函来邀,已定十七
起程北上,赐复即
北京同盟会本部为盼。孙文、黄兴。”以…户山到北京的第二天同明会富布与统一共和
、国“燃测会、国民公
、共和
实进会合并,成立国民
,这是民国元年8月万
的事。国民
成立大会在北京湖广会馆
举行,孙中山亲自出席,并表了组织新
的演说。依规约第四章的规定,推选职员,
计理事九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王宠惠、王人文、王芝祥、吴景镰、张凤蝴、贡
桑诺尔布。参议四人:胡汉民、拍文蔚、陈锦涛、李烈钧、张继、蒋娴武、孙毓筠、谭
延回、尹昌衡、于右任、马君武、田桐等。名誉参议扭永建等七人,各部干事劲余人。
月3
由黄兴、宋教仁、吴景谦、王宠惠、王芝祥、王人文、贡桑诺尔布七理事互推孙,
中山为理事长,孙并遴请宋教仁代理理事长。
宋教仁是个政
组织的好手。他年轻,能说会写,不仅是一位天才的演说家。而且
还是一位有名的政论家。经常用“桃源渔父”的笔名在报上表政见。他早年参加过长
沙起义,与蹈海而死的陈天华同为华兴会头角峥嵘的人物。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他是湖南所派的参议员,在修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他极力主张采行法国式的责任内阁制,反对美国式的总统制。这个主张连孙中山都不同意。由于他少年气盛,别人都说他想做内阁总理,于是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不仅不是责任内阁制而是总统制,根本连内阁总理都不设置。由各部总长直接向总统负责。
甚至孙大总统提出宋为内务总长时,参议院也不予通过而改提程德全递补。
当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时,又觉得总统的权力太大,怕袁滥用职权,施行独裁,乃把《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改为《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总理这个大门槛就是这时候
上去的,早前是没有的,所以袁世凯觉得不
也是正常的。
革命
人虽然对于名位看得很淡,但是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宋教仁想做内阁总理是可能的。南京临时政府结束时,宋所持的政见和孙中山有很大的距离。孙中山主张将政权让给袁后,同盟会退而为在野
,以鞭策政府;宋则主张“毁
造
”放弃同盟会的名称,
收其他小政
,组成一个大政
,在国会中成为第一大
的地位,由国会的多数派进而组织责任内阁。
照宋的主张。就是放弃在总统问题上、军事实力上对袁斗争,而在国会方面、内阁方面取得优越地位,使袁的总统没有权力。这个主张很快就得到同盟会会员的热烈支持,才有国民
的组成。
国民
成立后,宋教仁所致力的是在国会中控制多数,同时准备在正式国会议员选
举战中赢得胜利,以备将来组成一
内阁。黄兴则致力争取各
各样的人入
,他以为
无论你是何等样人,只要入了国民
,就可以漂染你成才。黄兴本意愿不来京的,怎知
他入京后,受袁的
惑比孙中山更厉半。他不止走到处劝人入
,而且当面邀袁世凯入
,并且承诺推袁为
的领袖。他认为:不论生张
魏,不论为敌为友,只要今天肯加
入国民
,大家就是同志。所以他除了拉袁入
外,还以十二分的诚意拉杨度、拉赵秉
钧等入
。
袁没有当面拒绝黄的邀请,也不肯做正面的答复,但却把这件事偷偷地告诉了杨度。
袁说:“彗子,你看我像个革命
吗?”他一边
着
雄的笑容。一边说:“如果他
们不坚持责任内阁,我们便做个革命
玩玩。”杨度本是孙中山和黄兴编
的介绍人。%,万
早在十年前他在东京时,就婉拒孙中山的邀请加入同盟会,所以他对革命和国民
都是
没有信心的。他这时已经死心塌地地选中了袁世凯,因此他自不会接受黄兴的提议。他
根据袁世凯的意思写了一封信给黄兴,函云:
“前承不遗,邀入国民
。只才识无似,未敢遽诺。近
京中贵
干部诸君继续招
邀,议及
略,度以为贵
以前之经过。及以后之行动,皆不免于困难者,实为政
内
阁四字所缚。虽云根据学理,然贵
从前对于项城尚未充分信用,含有防闲政策,亦事
实之昭然。度意此后贵
对于民国,对于总统。宜求根本解决之方,若不信袁,则莫如
去袁,而改举总统。度必劝隐,袁必乐从。若能信袁,则莫如助袁。而取消政
内阁之
议,宣布全国,以求实际沟通,度方可有效力之处。若仍相挟相持,互生疑虑,实于国
家大计有损。穿上策也。度姑以
外之人预为建议,自分于贵
员,关系甚浅,不敢
轻于投身,乞公据度此电,通电全国贵
本部支部,征集意见,若多数赞成鄙意,见诸
实行,方敢追随左右,不仅以此觇贵
之方针,且以此卜一身之信用。进退所关,伏维
裁察是幸。”
M.Isj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