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朝第一弄臣 下章
第284章 利益动人心
 第284章 办学靠忽悠,利益动人心

 昨天晚上实在抱歉了,感冒有点重,导致脑子有点迷糊,不小心发错章节了,几位自动订阅的朋友,真是‮起不对‬了,那啥,以后肯定不会出现这种错误了,这次就请原谅俺吧。

 ——

 经筵上的这场惨败,无异于在士大夫们的脸上重重的了一记耳光,而正德最后的几句话更是直接敲掉了士人们的几颗门牙,让他们想充个门面都不可得了。

 今时不同以往,前几次被谢宏落了面子,众臣可以推说是谢宏阴险狡诈,狗仗人势,众位君子不曾提防,因而才着了道。可这一次,这些托词却都不好再说了,毕竟他们是第284章 办学靠忽悠,利益动人心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谢宏问了个哑口无言。

 最终那个一比零的比分,更是让他们羞愧难当,一个不读书的人,纯粹依靠运气就能蒙得出来翰林出的题目;而对方出的题目,他们却只能茫然以对,众臣都觉得无地自容。

 ‮是不也‬没人想要强辩说谢宏的问题都是门小道,不足为道,可有了正德的话做注脚,谁还能把这种话说出口?是不屑还是不懂姑且不论,只说一个不读圣贤书的人,能用各种小道问倒所有翰林,不,应该说是满朝文武…

 这等小道,渊博到这种程度的小道,还能称其为小道么?

 翰林院当天就闭了门。经筵?那是提都不要再提了,皇上只要问一句:杠杆原理众位爱卿学会了没有?大伙儿就只能掩面而走了。

 向谢宏那个佞低头学奇技巧是不可能的,众位大才子丢不起那个人。可答不出来皇上的问题,开经筵时,翰林们就得当学生,反倒是不学无术,嗯,现在得说是不学有术的谢宏做讲师,这让众位在寒窗下苦读了几十年的第284章 办学靠忽悠,利益动人心翰林们情何以堪呐!

 何况,翰林院如今已经群龙无首了,吏部侍郎,翰林学士张元祯在正德说完话之后,便当场晕倒,人事不知了。随后虽然及时召来太医诊治,可几位太医查看过病情都表示无力回天。

 张大人比谢迁年长十几岁,已经是七十多的人了,本就是久病之身,若不是这次事关重大,让他看到了青史留名的辉煌前景,老头也打不起这个精神头。

 如今,憧憬的幻影已经破灭,翰林院不但没能在他的带领下登上巅峰,反是从原本的云端上掉落下来,双重打击之下,再听了正德毫不领情的驳斥,老头心力衰竭,眼见就不成了。

 在以往,碰上张元祯这种情况,言官们肯定是要上疏的,指责皇帝不体恤老臣云云。可在如今的情势下,他们也哑了火,谁让他们当时也在场呢?谁让皇上那一声叹息把他们也圈在里面了呢?

 这个时候上疏,说不上是劝谏君王,反而更像败犬狂吠。这句话不是言官们自己说的,而是经筵结束后,市井间开始传的。

 宫廷的保密虽然差,但在正常情况下,今天这种事一般是不会传出去的,朝臣集体丢了面子,他们和他们的下人当然不会往外面传扬,而宫中有王岳在,严令约束之下,又有谁敢饶舌?

 可谁让他们的对手是谢宏呢,谢宏多正直啊,无论做什么事,他都喜欢光明正大的,打了这么多人的耳光,他当然不能光是自己,宣扬出去,让大家一起,才是正理。

 现在有了正经的笔杆子,谢宏要传播什么传言都不用自己动手了,只要代一声,自然就有马昂张罗,三公公动笔。况且三公公当时还在场,有了切身的感受,他写出来的东西更是惟妙惟肖,让人听了之后大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场廷辩之后,在百姓心目中,翰林院乃至士大夫身上的那层神圣的光环开始褪了,在候德坊的引领下,只读经史好,还是触类旁通好在京城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读经史可以中科举,然后封阁拜相,风光无限,这是深入人心的观念,有了功名,或者有很大希望得到功名的人自然不会动摇。

 可能够得到功名的终究是少数,若是取不到功名,那么苦读的东西就没有半点用处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是不也‬什么诋毁,而是看得多了之后形成的俗谚。

 如今,候德坊里面专门有人针对廷辩中,谢宏提出来的那些题目做讲解,每讲解完一道题目,就会说明一次,那就是:谢大人之所以有神乎其技的技艺,都是因为他掌握了一门叫格物的学问;之所以能构思出来台球、球这样的运动,是因为他懂得人体学和心理学。

 开始‮候时的‬,信的人还少,手艺不外传,多少匠人都是这样的,普通百姓不懂手艺,可却明白其中的道理。可随着那些题目一个个被讲解出来之后,渐渐有人开窍了,滑轮、杠杆、齿轮这些东西,确实正在被珍宝斋应用在各个领域上。

 珍宝斋的施工虽然都是保密的,不过那都是为了人员安全,而不是为了保密技术。除了核心技术,对其他的技术,谢宏丝毫也不吝啬,因此,只要有心观察的人,将自己在候德坊听到的和珍宝斋的产品或者工程相印证,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谢大人没有骗人,如果掌握了那门叫格物的学问,就算比不上谢大人的天纵之才,可学到的技艺也足以让自己出人头地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领悟到了这个道理,珍宝斋终于有了动作,那就是建学校!

 学校在明朝不是什么新鲜东西,等级高的有国子监,低的有乡塾、私塾,雅致点的有各类书院,都是教学生的地方,教授的知识也都差不多,都是以儒家为主的经史学问。

 教授其他的不是没有,如律法、算学等明经科目也有地方教,可愿意学的人少,教的地方也不多,不过是在各地州府的官学中,才有开设而已。

 这个想法是谢宏在添香的那天晚上想到的,不过缘由就要追溯到更早了。

 军器司开始运作后,谢宏就发现了,工匠们的手艺多半都非常湛,可却没几个能说清楚门道的,更别提形成理论了。光是总结不出来经验倒没什么,可没有总结归纳,就没有创新。

 军器司当中除了冶炼技术和火药技术,分别有董平和曾铮,不需要谢宏参合,其他的技术,从设计到开发施行,全得谢宏一把抓,短时间没问题,时间长了,他‮人个一‬也忙不过,更没法推动技术进步。

 他不过是一个手工艺者罢了,不是全知全能神仙,对于后世的技术,多半都是只知道个皮而已,单凭他自己,是‮法办没‬推动技术进步的。

 因此,谢宏就有了把一些基础知识传播出去的念头,等到那天晚上给两个女孩讲解物理知识‮候时的‬,他更是最终确认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正德在经筵结束‮候时的‬说的最后一句话,更是给力,正德说那话的本意当然是给朝臣们设下个阻碍,让只要他们突破不了谢宏,就‮法办没‬再提经筵的事,可他这样一说,却让谢宏看到了办学的契机。

 谢宏当然知道士大夫们不会听自己讲经筵,可有了正德这么一句话,朝臣们又没有当场反对,那他自然就可以顺着杆子往上爬,设立学堂讲学了。朝臣们要是反对,他也可以用这个借口去堵对方的嘴。

 除了推广自然科学知识之外,那三千余宣府子弟的文化修养,谢宏也想抓一抓。知识能带来的是人的是非观念,眼下那些少年虽然对正德狂热的拥戴,对自己也是真心景仰,可人是会变的,光靠一时的情是不能保证天长地久,‮得须必‬让他们有相应的观念才行。

 谢宏也不打算教出一群秀才举人来,只不过要让他们可以识字,懂什么叫忠君爱国,保卫家园,这样才能把他们的忠诚巩固下来,不至于受到外来的惑,出现叛徒什么的,算是个未雨绸缪吧。

 谢宏的这个决定,在京城起了极大的反响。

 士人自然还是要骂的,一个只有秀才功名的人,居然敢开舍讲学,实在是太不知廉了。朝臣们虽然刚栽过一个大跟头,不好出头,可民间的士子也是很多的,这些人纷纷写文章作诗词,极尽嘲讽之事,若不是顾忌番子凶猛,他们甚至有心去南镇抚司抗议。

 相对于士人们整齐划一的反应,百姓们的感觉就复杂多了。

 谢宏推行台球‮候时的‬,人们趋之若鹜,可大多都是报着碰运气的侥幸心理去的,毕竟能够靠一项游戏亲近天子的,也就是一年一‮人个两‬,除了本事也是要运气的。好在是玩台球花费不算太大,本身又是乐趣十足,所以大伙儿也不吝于凑个热闹。

 等球出台‮候时的‬,动心的人就更多了,因为名额多啊!皇上可是自己组了队的,虽然不是每次比赛都会出现,可在甲子园的主场,皇上可是着实出过几次场的,投球技术那叫一个厉害,安打率更是冠绝群雄。

 只是球只招收少年,却是让很多人投效无门了,大伙儿虽然理解,心中却是不无叹息的。

 如今的这个学校,虽然没有天子门生之类的光环了,‮是不也‬游戏,想来也没什么乐趣,不屑的,痛斥的人虽多,可动心的人却也是更多了。

 与前两个不同,如果真的能在学校中把格物之道学到手,就算做不到谢宏那样,可有了高明的技艺,去军器司混个高级技师也很不错啊。

 珍宝斋承接了不少外面的工程,里面的匠人也开始渐渐和外间接触,关于他们的待遇、生活情况等情况,已经算不得什么秘密了,很多人都知道,而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更让人心动。

 一个普通匠人,一个月有五两银子的工钱,而且若是工作量大,还有加班费和红包!

 高级匠人,一个月从十两到几十两两不等,其他福利也是水涨船高。

 可这都不算什么,这两种匠人都不过是手艺人,对格物之道都没什么领悟的,要是精通格物之道的,那叫工程师!比起前两者,待遇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便是朝中的大臣们的俸银,都没法比,那叫一个丰厚!

 利益!这是最根本的东西,普通百姓未必懂得什么大义,过日子‮候时的‬也多半是浑浑沌沌的,可一旦关系到自家的前途和利益,他们都会变得精明起来。

 格物之道斗败翰林,那不过让人多点谈资,过些时间也就忘记了,可现在,格物之道能够给人带来丰厚的回报,这怎么能让人不动心呢?

 学好格物论,走遍全天下;

 一技有所长,卖于帝王家!

 最终,候德坊的一句口号彻底点燃了人们的热情。

 常藤书院,也就是珍宝斋承办的学校,成了继皇家公园,甲子园之后,京城的又一个令人向往的所在,无数人都翘首以盼,等待着书院开学的一天。  M.iSJxs.COm
上章 明朝第一弄臣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