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国风云 下章
第五百八十八章 核技术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放物质被发现之后就有科学家认为能够从这种物资中获取巨大的能量。[]

 当然没有理论支持实验物理学家的猜想根本无法变成现实。

 只是物理学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实验佐证。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妇首先发现了放物质的衰变现象并且在镭原素的衰变产物中发现了钡原素。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可惜的是居里夫妇并没继续往前探索或者说没有取得更加重大的发现这就是镭与钡的比例以及两者原子量的差距。

 这个时候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出现了这就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柏林大学里担任图书馆管理员的德籍犹太人爱因斯坦。在一九二七年爱因斯坦率先发表了狭义相对论阐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问题是这篇可以改变人类明面貌的论在发表之后就被埋没掉了。

 原因很简单没有人相信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当时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也认为物质就是物质能量就是能量两者间没有任何关系也就不可能相互转换。

 直到五年之后一位伟大的女物理学家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情况。

 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物理学家迈特纳。

 当时迈特纳来到柏林大学‮候时的‬几乎是一无所有。已经延续了三年的经济危机让她失去了工作也让她失去了生活来源。接到柏林大学的聘用通知书‮候时的‬她几乎是一贫如洗而她带到柏林去的只有几件换洗衣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迈特纳成为了柏林大学物理实验室的一名研究员。三年之后也就是一九三五年迈特纳取得了一个重大发现。*即精确计算出了镭原素在衰变之后所产生出的钡原素的质量并且由此发现了镭原素在衰变前后的质量差。

 这个发现证明了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核物理学诞生了且立即受到了军方的高度重视。

 只是最初的科研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虽然在柏林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哈恩的协助下迈特纳做了很多实验。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最合适的原料。

 当然迈特纳的重大发现在为狭义相对论正名之外也使更多的科学家加入了研究核物质的工作中来。

 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立即就引起了军方的高度重视。

 说白了。如果质量能够转化成能量而且是十分巨大的能量那么就可以用来制造威力巨大的炸弹。

 有趣的是最初在该领域投资的不是德军而是中**方而且是中国海军。

 在一九三二年也就是中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冯承乾就以军方资助的方式。委派一批才干出众的科学家出国深造。其中包括后来成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邓亚学教授而他去的地方正是柏林大学。

 五年之后邓亚学等人陆续学成回国。

 在柏林大学的这五年间邓亚学的导师是哈恩教授而且他有近三年的时间是在协助迈特纳进行核物理实验工作。

 回国之后邓亚学成为了中国在核物理学方面的领军人物。

 只是。科研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毕竟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也没人知道哪种物资最适合用来进行核裂变。

 当然战争的爆发。*为研制核武器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

 虽然在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中国、英国与美国都有研制核武器的项目连日本、法国与红俄也有类似的秘密军事科研项目但是各国的科研进展都不顺利且没有一名军人相信能够制造出科学家所说的那种威力巨大的炸弹。有趣的是当时的科学家也不认为核物理学是为了制造武器。

 直到大战爆发的前一年迈特纳才在科研取得了重大发现。

 这就是通过数千次的实验迈特纳终于肯定了自然界中的铀原素而且是原子量为二百三十五的同位素最适合进行持续核裂变也是链式核反应而其他的自然物质都不适合进行链式核裂变。

 这个发现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有趣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对此产生重视甚至允许迈特纳在公开发表的科学期刊发表了相关论。

 说白了这就是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只是提炼铀原素是一件很麻烦的工作而要把只占总量百分之零点四的同位素提取出来就是更加麻烦的事情了。

 这些困难使得研制核武器的工作在大战期间依然进行得相当缓慢。

 直到一九四三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才建造了第一座实验核反应堆。

 有趣的是这不是世界的第一座核反应堆。在一九四二年底美国就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建成了第一座实验核反应堆而中国的物理学家则在一九四三年初在甘肃的戈壁荒漠里建成了第一座反应堆。

 在此之后核物理学的实验探索工作全面加速。

 大概在一九四五年底中美科学家几乎同时获得了一个重大发现即铀原素在核裂变‮候时的‬部分铀二三八会在收一个中子之后转变为一种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原素而这种原素是更理想的核裂变原料。

 也正是这在这个时候各国科学家走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因为对铀原素的研究更加深入所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科学家把重点放在铀原素想尽办法来提纯铀原素。中国科学家则把重点放在了钚原素即铀二三八在收了一个中子之后的转变产物。美国科学家得到的资助最为雄厚而且有足够多的人力资源所以同时在两个方向展开研究。

 可以说以当时的情况美国有望最先制造出核武器。

 问题是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进行得最不顺利。特别是在一九四七年之后随着中**队攻入新墨西哥州美国被迫把阿拉莫斯实验室转移到东北地区导致科研工作停顿了将近一年。如果没有耽搁这一年的话美国很有可能在一九四八年初就制造出第一枚具有实用的原子弹。当然导致美国在核武器领域研制迟缓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军在大战期间的连续惨败。这就是为了不至于迅速输掉战争美军必须集中力量与资源来解决现实中的迫切问题因此不可能在科研投入太多的资金。事实从一九四四年开始美军在核武器领域的投资就开始减少。

 根据中**队在占领了新墨西哥州之后获取的资料到一九四七年‮候时的‬阿拉莫斯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投资已经降到了一九四三年的百分之二十比实际最低需要还少了大约百分之六十。

 显然如果有足够多的投资美国的原子弹恐怕早问世了。

 问题是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也算不充足。

 更要命的是制造钚弹的难度要比制造铀弹高得多别的不说钚是增殖核反应堆的产物因此需要建造必须由重水进行冷却的核反应堆也就必须生产重水而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道知要‬在大战期间重水的单位生产价格相当于同质量的黄金了。

 可以说当时最有望制造出原子弹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一九四六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工程师‮点一差‬就制造出了世界第一枚原子弹。可惜的是在进行实验‮候时的‬一个小部件出现的纰漏使得试爆彻底失败并且因此导致帝**方对科学家失去了信心。事实这枚式原子弹的设计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能够进行第二次实验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当然帝**方在这个时候停止资助核武器研究工作也有其他原因。主要就是英国已经战败而美国战败只是时间的事情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不需要原子弹。更重要的是帝国的经济状况已经十分糟糕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研制核武器。

 归结底依然是对核武器的认识严重不足。

 到一九四八年‮候时的‬帝**方还辞退了很多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科学家让他们回到大学去任教有的因此失业。

 显然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当时冯承乾就明确告诉顾祝同必须通过军火贸易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施让其答应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然后以此为基础尽可能的笼络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核物理学家。如果可能的话得让他们到中国继续进行研究而中**方不但会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还将提供更高的待遇。

 当然前提是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答应在科学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科学家去中国工作。

 当然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科学家。(。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M.IsjXs.CoM
上章 帝国风云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