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插队在黄土高坡 下章
第五十三章 商战
 他们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只差一倍,也就是零售价是一块一条的大红绿灯鱼,他的批发价最低也要五,小些红绿灯鱼零售价柳一条,他最少也要批发三一条。市场上一般只有这哥俩和另一个常从广州贩鱼来批发的红绿灯与,而那个从广州批发来的红绿灯鱼,从他手里批发来时好看,鱼也活泼,可是放到柜台后的鱼缸里,几天下来,总要死个几条,虽然他批发红绿灯的价格有时比这哥俩便宜一,但王大力买了他两次鱼后,便不再去他那批发了。

 “今天的鱼和往日一样,大的五,小的三!”那哥哥一见王大力,脸,买过他的鱼,便笑呵呵地答。

 “你们哥俩的红绿灯哪时都是一口价,从不让个一五分的?”王大力明知讨不下价,但仍说道。

 “你又不是买过我们哥俩的鱼,回去,死了吗,一条不死不敢保证,但绝不会一次买我的鱼回去死两条的,你没死鱼,你就是赚了,比便宜一五分卖你,回去似一条好几条要强。这鱼,都是我们哥俩自己繁殖的,是咱们当地的水,当地气温下养大的,这些你都知道,每袋一百条里我们都多加了两条,一百零二条,这些你也知道,怎么,来几袋吧?”那弟弟更能说,一连气地劝王大力。

 王大力见他兄弟把价钱咬的死死的,不好再讨价还价,便买了他们三袋红绿灯鱼。他回到大棚里的柜台前,把买的红绿灯鱼倒进鱼缸里,这才和自己左边相邻的赵老板和右边相邻柜台的钱老板打了声招呼。左边柜台的赵老板是位四十来岁的北京人,只比王大力大个一两岁,人长的黑瘦,也是和王大力一样文化革命时候的老三届毕业生,他们学校队时,他老家就在北京房山农村,他见学校都动员去陕西队,嫌那里生活苦,便躲到房山老家农村。

 半年后,他见去陕西队的风波过去了,他便又返回北京,学校嫌他是个队时的逃兵,一直也没给他分配工作。他整天在大街上晃,成了无业游民,后来见有人在这市场原来的地方卖热带鱼,他便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便也倒卖点热带鱼,顺便自己在家里也弄几个鱼缸养点。

 八几年,这地方卖鱼的人见增多,街道委员会便想把这地方管理起来,于是在这儿修了个玻璃大棚,建立了花鸟鱼虫市场,老赵便捷足先登,租了个柜台,干起买卖热带鱼。

 右边柜台的钱老板也是四十来岁,个头没有赵老板高,生的白净,比赵老板略胖一些。他不是知青,但也和知识青年大有渊源,原来他老婆是知青。

 钱老板的老家就在白洋淀边的一个村,他爸爸是大队书记,他自己高中时候赶上文化革命,有些文化,父亲又是大队书记,自然而然的他回村便当上了大队会计。

 两年后,北京来的知识青年到他们村队了,他们家闲着的西房住了两个北京女知青,那时讲阶级成分,贫下中农的成分最高,社会上最被人尊敬和仰慕,他们家的祖上不是老贫农就是要饭和挖煤的,自然就是贫下中农,赤贫的贫下中农。

 女知青一住到他家,他爸是大队书记,家又是贫农成分,知识青年听**的话,**说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大大有作为的,那两个女知青一住到他们家,立刻想起了**的这段话,叫他爸爸讲解放前贫农受地主阶级的迫,年关上还讨饭的事,于是感动极了,要和贫下中农结合一块,小钱的父亲是大队支书,虽然是贫身份,又没读过书,可是眼睛,脑瓜好使,见住自己家的两个北京女知青喊着叫着要向贫下中农学习,要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心想:打成一片,还不如打成一块呢,我儿子没媳妇,找个北京女知青当媳妇,今后在北京城里就能攀个亲家了,于是,在两个女知青选个俊的,对她说:“你是不是想向贫下中农学习,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啊?”

 “是,我们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那个叫小芬的女知青说。

 “你有这个决心?”村支书问。

 “我向**保证,我有这个决心!”叫小芬的女知青眨着美丽的长睫,信誓旦旦地说。

 “好,贫下中农考验你‮候时的‬到了,看你敢不敢真正接受贫下农再教育,和贫下中农睡一个屋,住一个炕?”

 “那有什么不敢?”

 “这样吧,今晚你就上东屋和我儿子住去,先接受我儿子这个小贫下中农教育吧!”

 小芬这个女知青一听村支书说出这样的话,有些害羞,心想:我一个大姑娘,怎么和你儿子一个大小伙子住一块呢,可是又一想,自己怎么有这种封建思想的担忧,贫下中农是最纯洁的,最革命的,他儿子是小贫下中农,我和他住在一块,他只对我进行思想教育,不会对我动手动脚的,自己瞎想,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贫下中农怎么会对一个接受他再教育的女知识青年起妄想之心呢,于是,叫小芬的女知青便纠正了思想,端正了态度,勇敢地住进了大队书记老钱儿子小钱的屋中。只几个小时后,小芬便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小钱的教育,并结合到一块,被小贫下中农连拉带拽地弄进被窝里,自此,小芬就成了小钱的老婆。

 女知青找当地的也有,小芬找的小钱算是当地青年中不错的,论家庭,父亲是大队书记,论长相,小伙子长的中等个头,白白净净,像个书生,论工作,虽在农村,可是不干农业活,整天拨拨算盘,作作表格是个会计,那年头虽说已实行了计划生育,但还未大力开展,小钱别瞧人长的文气,这方面倒有本事,腾腾腾,三年半连生三胎,两男一女,小钱成了北京知青的女婿,小芬成了大队支书儿子的媳妇。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正这时,北京知青返城的风刮起。村支书老钱知道这个讯息后,‮意愿不‬儿媳妇小芬和儿子离婚带孩子回北京,可是不离婚,孙子孙女又回不了北京,怎么办呢,老钱书记想了个办法,不是让知青回城吗,自己的儿子原来也在县城读高中,把他弄成北京知青不就行了。

 于是花了点钱,请公社负责此事的干部喝顿酒,送了些礼,小钱这个土生土长在白洋淀边的农民一转身变成北京知青,又一转身随爱人小芬带着三个孩子返回北京。

 回北京后,夫妇二人都分到一个商场工作,小芬是北京知青,话里不带什么外地口音,商场职工也没怀疑什么,小钱就不行了,几句话里总是带一句半句河北口音,商场其他职工便问小芬:“你爱人小钱说话怎么老带河北口音呀?”

 “他队时,没住知青宿舍,住老乡家,和老乡一块呆时间长了,就学了老乡口音,刚回北京,一时间口音还没变过来。”小芬忙为爱人辩解。

 其他职工见小芬如此说,便也不再‮么什说‬。

 八三八四年,有人举报北京回城知青好多都不是原北京下乡的知青,都是当地农村青年冒充北京知青到北京的,北京市政府很重视,于是对调回北京的知青进行清查,一查,把已当了商场支部副书记的小钱查出来了。

 商场经理和书记对小钱说:“你是个好同志,又有能力,如果你不是假冒知青调回北京的话,我们绝不可能把你除名,要不,你还留在我们商场干个临时工吧。”

 小钱在商场里已当上副书记,在商场也算有头有脸了,一说把他除名,心想,哪有脸再在原单位干啊,于是,离开商场,头也不回。回家后,一家五人全凭爱人小芬挣工资养活,自己只能当个妇男,心不甘,于是到外考察。在早市卖过菜,卖过衣服,但赚钱都不多,摊子还大,后来发现卖观赏鱼有赚头,便来此市场租了个柜台。

 “老赵,你瞧我今天抓的鱼‮样么怎‬?”王大力对自己左边柜台的赵老板说。

 老赵正在看鱼,见王大力问,便走了过来,看了看王大力几个鱼缸中的鱼说:“不错,价格‮样么怎‬?”

 王大力说抓了这几种鱼的价格。

 “还行啊,老王,你越来越会干了,再干半年,你可能比我还会经营。”夸了几句后,老赵便回到自己的柜台。

 “我来看看你今早上抓的鱼?”右边柜台的老钱走了过来,看了看王大力鱼缸中的鱼说:“你那鱼缸中充氧机不能停,别怕费几度电,咱们卖鱼的,鱼缸里的鱼太多,充氧机一刻也不能停,你停了,水中氧气就少了,对鱼都有损害。”

 王大力听了他的话,忙把一个鱼缸刚停的充氧机又开‮来起了‬。上午九点钟,买鱼的顾客,三三两两进了市场的玻璃大厅内。大厅内卖观赏鱼和大厅外小马路上卖观赏鱼不同,大厅外马路上卖观赏鱼都是卖主见客人来主动推荐自己的产品,不管顾客是否买鱼,只要从身边过,便大力推荐。

 大厅内卖鱼的却安静许多,大多坐着聊天,或拿张报纸看,顾客走到自己柜台后的鱼缸前观看一阵,见十有**要买的意思,才问顾客要买什么鱼,才推荐自己鱼缸中的鱼,表现的很矜持。

 星期天,厅里和厅外形成一个反差,厅外小马路上卖鱼的人叫狗叫,拥挤热闹,厅内卖鱼的人却少得多,虽也是一波又一波人进人出,但无论买主和卖主,声音都不大,和平常说话声差不多,讨价还价‮候时的‬也不多,卖主往下降价也降的很少。厅外是热闹沸腾的易,厅内是平静的文明易。

 王大力早已知道星期六星期天买卖难做,因为有外面的市场搅合,等中午外面的市场散了,下午买卖也就好做起来。但上午,也不能闲着啊,能卖几条是几条吧。

 王大力坐在柜台后,假装观赏自己鱼缸中的热带鱼,实际在注视着大厅内的客人,看它们来的人是否多,有多少人买了哪家的鱼,又有几个向自己的柜台走来。

 王大力卖的鱼品种少,档次又相对低一些,所以早上九点半了,鱼还没卖出一条。王大力心里便有些着急,正这时,一对穿着时髦的夫妇领着一个**岁的男孩走到王大力柜台前,王大力瞧了他们一眼,心想:这不知是不是买鱼的,就是买鱼的,估计也买不了多少条,大约只是花个三五块钱买几条便宜鱼哄小孩玩吧。便也没打招呼,静看这三人的举止。

 之间那小男孩一到王大力柜台前,便跑到几个鱼缸前,指着缸里的鱼对那女人说:“妈,我卖这几条神仙,妈,我买几条蓝星,我买几条红剑…”几乎把王大力几个鱼缸指了一遍。

 王大力心说:这孩子瞎指,瞎要,大人肯定不会都给他买的,别瞧他们穿着时髦,这种人花钱最抠门了,花个几块几角都要和你讨价还价。”‮这到想‬些,王大力仍没说话,笑着等待这对父母到底给孩子买几条小鱼。

 那孩子指指点点了一通后,那穿着时髦的三十岁左右的妇女才问王大力:“老板,你的鱼怎么卖?”

 “你是‮么什说‬鱼?”王大力问。

 “就是孩子指的那些鱼。”那妇人说。

 “孩子指了有七八种鱼,每种鱼的价格都不同。”王大力说。

 “你把这几种鱼的价格都给我说一遍。”

 王大力好生奇怪,但顾客要问,你卖鱼的也不能不答,于是把这几种鱼的价格一一按平时价格说了出来。

 “能便宜点吗?”那妇人问。

 “便宜不多,每条也就便宜一角钱。”

 “你看我每种买几条?”那妇人又问。

 “卖热带鱼,一般都按对买,就是一公一母。”王大力说。

 “那你每样给我买一对吧?”那妇人说。

 “一对公母,难以保证那公的出现点问题,或是公的没出问题,那母的出现个先天不孕,所以买一对公墓是不保险的。”

 “一对不保险,每样买两对四条吧!”那妇人又说。

 “四条倒是保险些,只是这个四条不好听,四条有点像死条的意思,说起好像是死条鱼呢。”王大力说。

 那妇人笑笑“每样买两对五条吧!”

 “五条。”王大力心中暗喜,看来这买卖越喧越大了,让我再喧一下吧,王大力看了看那妇人,见那妇人满脸笑容,并无嗔怪之意,便又说:“每种五条,也是不妥,‮么什为‬呢,如果是两公三母吧,一公配一母多出一公,母的她见人家欢迎爱爱的,它不寂寞啊。如果是两母三公吧,一公配一母多出一公,这公的可不比母的,见别人成双成对,他不光守不住寂寞,还会去抢别人的老婆,势必闹个地覆天翻,各不安生的。”

 “老板,你说我每样没几条?”那妇人让王大力说的笑了,笑着问道。

 “你每种买六条,三条公,三条母,每种六条,六六大顺,公鱼母鱼互相不吃醋,不打闹,听起来也好听。”

 “怎么好听?”那男人凑过问。

 “六六大顺嘛。”王大力说。

 王大力卖出几十条鱼,把鱼放进几个盛有水的塑料袋中,与那对夫妇,收了钱,那对穿着时髦的夫妇带着男孩高高兴兴地走了。

 “你卖他多少钱一条?”那时髦夫妇刚走出大棚,王大力右边柜台的老赵便问。

 “就是往日的价啊。”王大力答。

 “怎么我听你说,每条便宜她一钱?”老赵追问。

 “咱卖鱼的,人家买的多,咱们可不是就要便宜一点,给人家打点折扣吗?”王大力笑着说。

 “你卖鱼也不看看他穿戴,穿戴那么好的,你还给他打折扣,不给他每条加几钱,还给他每条少要一钱,你傻啊,该宰‮候时的‬不宰,你怎么挣钱啊?”老赵好像教训徒弟似地对王大力说。

 王大力越听越不顺心,暗道:你做你的买卖,我做我的买卖,你管得着我吗,你训谁呢,我又没拿你钱,我又没拜你为师,你扯着黑脸跟我说的着吗?

 逆反心理一起,话茬便也变了味,于是他板起面孔说:“我想卖多少钱卖多少钱,你管得着吗?”

 “你来这儿做买卖,就要遵守这儿的规矩!”老赵也板起面孔。

 “哎,你们哥俩别吵架啊,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弄得不和气了,还生哪门子财啊,看我面子,哥们都消消气。”右边柜台的老钱忙过来劝说。

 “老钱,你说,那买老王鱼的夫妇在这棚里转了几圈了,别人都不卖他,他‮么什为‬卖他?”老赵大着嗓门问。

 “老钱,那对夫妇是上你那柜台前买过吗?”王大力见他说那对夫妇在大棚里都转悠几圈了,还到老钱那买过,自己怎么一直没看见,不问道。

 老钱见问,好似无奈地点点头,笑的极为勉强说:“早上他们就进这大棚子,先问的赵师傅,赵师傅见他们穿的好,估计有钱,又知道他们没买过鱼,便把价格提高两成,那对夫妇带着孩子又转到老王你这个摊,你刚好批发鱼还没回来,便又到我这个摊问,我见老赵已经说出了价,便不能降价了,也比往日的价提高两成,那对夫妇也没买,便又去问其他的柜台,大家见喊出这个价了,便都是这个价,那对夫问了个遍,我见他们也没买鱼,从另一个门出去了,可能到路边买去了,不知‮么什为‬他们在路边也没买,又从这个门进到大棚里,便径直到你那柜台前,偏偏你没把价涨上来,还比往日价降了点,你说,赵老板能不生气吗?”

 老钱一字一句,平心静气地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王大力听了事情始末,也知这次卖鱼做的有些唐突,坏了大棚里个柜台心照不宣的规矩,知是不妥,于是说:“我也没见她们买老赵鱼时老赵喊的价呀,这也不能怪我,下次再碰到这事时,老赵你在旁边大声咳嗽一声,让‮道知我‬,兄弟我也不会再干这损人利己的事了。”

 “这‮是不也‬损人利己,不知者无罪吗,你来这大棚里一个多月了,老赵和我也没把这里的规矩讲明白,也怪我们。”老钱笑着脸打圆场。

 “大家都是出来混,都想多挣俩钱,碰上那有钱的,牛气的,又不太懂行的,你不宰他,你宰谁啊,凡是有钱人的钱,都是宰别人挣来的,咱们宰他,也是杀富济贫。”老赵见王大力话中有认错的意思,起的脸也放了晴,大声说道。

 王大力问老赵:“这鱼市都有什么规矩?”

 老赵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规矩,只是大家做买卖聚到一起,为了能把买卖做的长久,做的能大家都挣钱,鱼市里的小商贩大家心里都约定俗成,互相不要抢买卖,客人到一个柜台前买鱼,其他柜台的人不要抢那个柜台的买卖,除非客人主动放弃在那个柜台买了。

 另外,如果客人先到一个柜台买鱼,那个柜台的老板喊出一个价,那客人嫌贵再到其他柜台时,其他柜台的老板不能把价钱要的比第一个柜台喊的价低。

 还有,到市场玻璃大棚外小马路上进货时,也要注意周围进货的玻璃大棚里老板们进货的价格,‮上本基‬大棚里各老板进货的价格要差不多。这些大家都没明说过,但是大家心里边都认为这是大棚内各商家应遵守的规矩,所以很少有人破坏。”王大力听罢点了点头。

 “你刚来这市场不久,时间长了,你会慢慢明白的。”老钱也在旁边说。

 伺候,王大力在大棚卖鱼,再也不敢违反这所谓的规矩了,但是规矩倒是遵守了,买卖却做的不太好了,来他这买鱼的人越来越少,而去老赵和老钱那买鱼的人却并未减少。

 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大力‮是不也‬傻子,便细心观察起来,观察了几,他发现了秘密,原来,老赵卖鱼,同一种鱼‮上本基‬都是两种,搁在相邻的两个缸中,一些大些漂亮些的放一缸,一些小些‮的看难‬放另一个鱼缸,他喊出的价,都是那放漂亮大些的鱼,比如说是大些漂亮些的神仙鱼放一缸,略小些有些残缺的神仙鱼放另一鱼缸,他向客人说的是大写漂亮些神仙鱼的价钱,客人看过他那些大些漂亮些的神仙鱼后,必然要和他相邻鱼缸里次些略小些的神仙鱼作比较,到另一个柜台看别人的神仙鱼。如果价格相同的话,也是和老赵那大些漂亮些的神仙鱼比较,王大力大些和次些略小些的神仙鱼都放一个缸内,自然没法和老赵那缸漂亮大些的神仙鱼相比较,买主心里一比较,转来转去,一个价位,自然又到老赵的柜台那买去了。

 这个老赵,给别人订规矩,他自己却在这上面做文章,王大力心中骂道。可是又一想,同样的鱼,人家给分出两样,一比较,好坏自分,抓住买主心理,也不失为一种良策,也不能怪老赵。

 商战商战,各家都有奇招,老赵是用这种方法,老钱呢?王大力有观察起老钱来,他发现,老钱的鱼和自己一样,一种差不多的鱼都没细分,也是都装在一个鱼缸中,并没有像老赵那样细分。

 可是,老钱的买卖照样不错,常有人到他那买鱼,而且有好多是老顾客,或是老顾客领来的新顾客,这是怎么回事呢?  m.iSJxS.cOm
上章 插队在黄土高坡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