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凉铁骑 下章
第九十一章:忠臣
 ("。cn" >。cn) 一刻钟以后,太守府发出消息:但凡不会盖房的百姓,请尽快返回,此次只招收会盖房的匠人。

 为了安抚这些朴实的百姓,贾荣出面解释道:“大家一路而来都辛苦了,感谢大家对太守府的支持,我是北地郡太守,但是这次是盖房,不是干体力活,麻烦那些不会盖房的百姓回去吧,大家放心,以后太守府肯定有用得着诸位的地方,到时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百姓中炸开了锅,大部分的百姓还是第一次见到贾荣,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仔细观看,生怕回去和家人说太守大人长什么模样‮候时的‬漏掉了什么,即使如贾荣这般脸厚,也被众人打量的有些不好意思,这一面又引发了不少贾荣长相的版本。

 百姓是朴实的,见太守大人都亲自出来解释了,观望一阵之后纷纷散去,只留下那些真正的会盖房的匠人。

 贾荣心道:这些百姓真是好招待,放在后世,肯定又是要一番手忙脚

 与此同时,秋收也开始了,贾荣组织士兵下乡帮助老弱的百姓收粮,赢得了一阵好评,浩浩的秋收结束之后,耕种开始了。

 今年的收成不是太好,上缴赋税之后家中温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又哪来的种子播种刚刚分得的田地,恐怕播种之后冬天喝稀饭的粮食就不大够了。

 太守府将种子分发到各户,并定下了规矩,此次分得的田地,来年收获之后五成要上缴太守府,十年之后,田地归个人所有。

 贾荣的这一道诏令,解决了北地郡百姓的耕种问题,也解决了来年北地郡的军粮,世之中,粮食放在仓库之中才是最让人安心的。

 百姓自然是没有意见,平白得到了土地,又得到了种子,只是出些力气,虽说次年要上缴五成的粮食,但是还能剩下一半,这样的结果已经让人很满意了。

 秋耕秋种完毕之后,北地郡校场又恢复了以往的训练,士兵的训练热情明显高涨了很多,时常带他们下去帮助帮助百姓,不仅能提高士气,还能让百姓归附。

 看着一个个脸色黝黑却又笑容满面的士兵们,贾荣也是会心的一笑。

 现在士兵们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自己在帮助百姓‮候时的‬,吃了什么好吃的,帮助百姓这一举措令他们对军队的归附心更强,以后这项措施要在整个北地郡推广。

 羌人士兵也更加的安心,将来定居北地郡,有这样的军队相护,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匠作坊在刘铁匠以及一干匠人的指挥下,干的有声有,那些百姓很实在,天明而作,落而息,完全不需要监督,每当看到那些百姓接过每工钱时脸上出的欣喜,贾荣不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得到第一个月工资时的兴奋。

 匠作坊盖在北地郡一片居民稀落的地带,附近的居民也被太守府迁到别处,方圆五百米之内是不允许住户的。

 贾荣也没有想到在公司只是一个保安,处处受挤的自己,在东汉竟然混的有声有,看着眼前朴实的百姓,就仿佛看到老父老母在家乡辛勤耕作,苦苦供应自己读大学时的情景,泪水打了眼眶浑然不觉。

 贾荣率领北地郡的士兵、百姓干的热火朝天,外界的舆论却是满天飞,版本更是多种多样的。

 汉庭的不少大臣不断的攻讪贾荣意图不轨,破坏朝纲,汉帝对此却是不闻不问,就好像北地郡不是大汉的领土,实际上汉帝也是不得已,将要入冬,各地求粮的文书堆起了厚厚的一摞。

 经过黄巾之之后,汉帝也明白了自己以前的糊涂,意图做一个明君,中兴汉室,等到着手去做‮候时的‬,却发现是那么的困难,连年的战争,使国库空虚,而且大汉境内也是战不断,放权给那些州牧,州牧还是不断的上书请求朝廷粮草兵马支援,大臣的年俸一再拖欠,向那些世族大家借钱借粮,无异于从铁公身上拔,平时一个个大话连篇,什么食君禄忠君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都是一些废话,一些装清高装忠臣的话,让他们拿出家资,却比杀了他们还难。

 万金堂中的钱财也是即将告罄,这些话也只能偶尔和张让几个诉苦了。

 这时,贾荣的一封信令汉帝欣喜异常,奏折中说,北地郡不需要汉庭的救灾粮,只要艰苦一些也能度过难关,请汉帝放心,这无异于是雪中送炭,北地郡的贫瘠,大汉上下谁人不知,祛除了一大心病,汉帝对贾荣的印象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暂时也就没有生出动贾荣的想法,在而今汉帝的认知里,只要不找自己要钱粮,就是忠臣,无论那些大臣怎么的攻击贾荣,汉帝却是始终不闻不问,贾荣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忠臣。

 大汉疆土内的大部分寒士都在关注着北地郡,就连颍川书院也不例外,对于贾荣北地郡执政一事,颍川书院分为了两派,一派寒士,一派世家,两方针对贾荣的种种行为进行辩驳,常常争辩的面红脖子,院长荀对此也是无奈的直摇头。

 各地的商人有心前来北地郡经商,却是下不了决心,毕竟北地郡连年作为羌人首当其冲攻击的郡城,前去经商冒险太大。

 李王刘姚北地郡四大世家却是哂笑着看着贾荣在北地郡的举动,仿佛就是在看一个跳梁小丑,既不支持,也不横加阻挠,就是一个局外人。

 唯有王家家主王古却对贾荣的一系列举措十分的感兴趣,贾荣的每一条诏令,他都会认真的研究,他发现贾荣的每一条诏令都是围绕着贫苦百姓、低的商人、匠人而下的,对于他们这些世家没有一点的好处,仿佛在贾荣的眼中自己这些世家还比不上那些贫之人。

 拿着手中的一封密绢,王古皱纹纵横错的脸上出了一抹笑意“原来如此!”贾荣出身普通百姓,而且亲人又死于山贼之手,深知下层百姓的苦楚,一朝得势,贾荣的这些诏令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还是太年轻了!”王古喃喃道。

 北地郡太守府内,贾荣坐在桌案前,处理着各县传来的奏折,看过的奏折,贾荣就用黑色的笔批了一个大大的“阅”字,偶尔在一些奏折上写上一个大大的“优”在附加上自己的一些建议,而后放在案上,张立的处理效率自然拍马难及,不过那歪歪扭扭的笔字却是让这些整洁的奏折丧失了不少的美感。

 张立十分不解贾荣在各地传来的奏折上的批阅,贾荣这样的行为完全是格格不入。

 贾荣耐心的解释道:“这种写上“阅”字的,就说明我已看过,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批“优”并且附加一些建议,这就说明这个条令可以实施了。”

 张立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说道:“只是主公如此在原文批改,唯恐下面官员议论,应该另起一封的。”

 “哈哈哈哈。”贾荣尴尬的笑道:“北地郡不是贫瘠嘛,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说完,贾荣落荒而逃。

 若是再继续待下去,耳朵八成要起一层厚厚的茧子,对于张立的那张嘴,贾荣是深有体会的,今天好心来帮他处理一些奏折,却没落着好,贾荣心中有些悻悻。

 张立看着落荒而逃的贾荣,‮住不忍‬笑出声来,坐到刚刚贾荣处理政务的椅子上,将贾荣处理过的奏折前后看了一遍,张立‮住不忍‬倒一口凉气,贾荣处理奏折的手法看似随意,但提出的意见却是令张立也抚掌称赞,心中不对这个平时有些不羁的主公刮目相看。

 将贾荣提出那些建议誊写一遍,快马发往各县,脸上的笑容也被一抹凝重所替代。

 贾荣走在北地郡苍老的街道上,静静的感受着这座古老的城池,贾荣能够发现,百姓脸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许多,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着家常,他们的穿着很简朴,仔细看就能发现衣服下密密麻麻的阵脚,却阻挡不住他们脸上的笑容。

 看着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贾荣倍感心暖,蓦然间,贾荣生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想法,即使背负再多的骂名又如何,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想到那时整个大汉的百姓家中都立着自己的长生牌位,该是何等的壮观。

 正在yy中的贾荣被一声突兀的“将军好!”惊醒,看着满脸憨憨笑容的乌兰,贾荣没来由的心中一气。

 眉头微不可查的一皱,笑道:“原来是乌兰啊!长进了,会说汉语了,进步很快,好好教导手下的羌人士兵,争取让他们都说上一口流利的汉语。”

 乌兰急的乌拉乌拉的说个不停,原来乌兰就学了一句“将军好”就是为了见到贾荣能打个招呼。

 旁边的士兵立即上前解释。

 贾荣哈哈大笑道:“原来是个冒牌的啊。”心中的些许不快也烟消云散。

 加更奉上!求收求红求打赏!没账号的几分钟注册一个,收藏本书,利人利己!兄弟姐妹们,站起来!"。cn" >。cn  M.isJxs.Com
上章 西凉铁骑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