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行
辞行
听了胡公公回禀,高宗很失望。
登基以来国库充盈,虽江南去冬受了灾,其它地方却是大丰收。这次对西突厥用兵朝廷准备了很长时间。只要杜燕绥当个先锋什么的,打赢了,他在军中的威望就起来了。杜燕绥本来就在孝期,夺情使用也要顶住朝官们的抵制。他又满身发热疹,臣子们更会非议。高宗无可奈何的想,只能便宜别人了。
高宗去了武昭仪宫里,长嗟短叹怨杜燕绥病的不是时候。
武昭仪诧异的道:“英国公跟随先帝立下赫赫战功。朝中尚有程知节,苏定方都大将。杜国公不过只平定了江南叛
。轮军功威望与资历都不如那些老将。征西一事重大,皇上为何非要夺情用杜国公不可?”
高宗心想,这些老将资历比朕还老,军中没有自己人。征西一事,自己就是个只会点头的。想想就不痛快。征西胜了,永解西突厥侵边
挠,老将们更威风。自己更
不上嘴。何时才能像先帝一样威风八面?
心里这样想,却不方便给武昭仪。高宗觉得武昭仪比皇后贴心。也许武昭仪在宫里和朝廷有没都根基,会依附着自己。皇后不一样。出身世家大族,是先帝指婚。朝中老臣和老将们理所当然的把皇后的荣辱当成自己的荣辱。
就像他和皇后起征西一事,皇后只会有英国公等老将在,战事定当顺利,让自己不必
心。
高宗当然知道先帝留下来的这批将领个个打仗都厉害。文臣里渐渐出现了应和自己音声的。武将们却紧抱成团。这个皇帝真是做的郁闷不己。
征西一事已经拟出了条陈。征西大总管,行军先锋都荐了人选。高宗只看了眼就知道准备的周全,自己只需朱笔一批请收藏、推荐。
也许是有了仗打,朝堂上武将们的话比平时多。英国公多了句嘴:“…征西平定西域自有老臣们为皇上分忧。皇上也不宜只宠信武昭仪一人。后宫诸妃也应平分雨
。后宫安定,皇嗣延绵,方是社稷之福。”
高宗正是心里郁结之时,瞅着英国公的花白头发,面上诺诺。心里更加不痛快。还没打胜仗呢,就训起自己来了。
他心里无奈,快开战了,老将他也得罪不起,只得温和的道:“英国公的是。此一役由英国公任征西行军大总管把握全局,帐下有苏定方等将军,朕便放心了。”
朱笔批了条陈,就定了此事。
崔侯爷又添了把火,举荐三子崔仲冬入军营历练。
文臣们纷纷响应,送自家儿郎从军。
表面上为国效力,都想借着这一仗立功。
等这些老臣们的子弟立了功,将来论功行赏升了职。官官相护,高宗提拔的人哪里还有好位置。没准儿暗中投向老臣们也不定。前段时间贬了柳相王相做的努力又将付诸东
。高宗表面允了,心里再一次涌出了废后的念头。
思来想去,能忠心自己的武将实在太少,最终将岑四娘的丈夫尉迟宝树从羽林卫中调出来,
进军中,给了个督粮偏将的职位。
第二天一早,岑三娘和杜燕绥兵分两路。杜燕绥戴了帷帽,坐了马车悄悄去邹家。岑三娘则先去了尉迟府。
两人聊起隆州,就起了家里的兄弟姐妹。不由自主就到了岑五娘自戮的事。
岑四娘就感慨道:“如今才明白阿娘对我的疼爱。”
如果不是岑三夫人使了银钱,又拿岑五娘铁定进宫参选的事做由头,不肯让岑家两姐妹都进宫。岑四娘也不会罢了选,嫁进尉迟府。她若在宫中,难免也会受岑五娘牵连。
“皇上点了三郎做行军督粮的偏将。三郎兴奋不己,我却担心。”岑四娘的手下意识的按在了小腹上。
岑三娘扫了一眼,这才明白岑四娘为何感慨理解母亲对她的疼爱:“有了?”
“才两个月,还小。”岑四娘
角淀开温柔的笑,继而苦涩无比:“老爷子先帝时西突厥就隔几年打一回。打一回隔几年又侵边。皇上一心想做先帝那样文成武德的圣人。休养生息数年,是动了把西突厥打得再无还手之力的决心。三郎这一去,道知不会打几年。等他回来,孩儿没准都会走路了。”
“你莫要太过担心。姐夫只是督粮官,跟在大军后方,应该没有什么危险。皇上下了决心,又是英国公领帅,朝中有大爷坐镇,老国公又在京中。这功劳定跑不了。你就等着姐夫立了战功,给你挣个诰命吧。”岑三娘安慰着她,心里暗暗庆幸,杜燕绥还好躲过了。否则,一去几年,自己连个孩子有没都,这日子才叫难熬。
岑四娘早听公爹和丈夫详过这场战事。都皇帝是明摆着提拔尉迟府,要赏尉迟宝树战功。女了怀了孩子,总是希望丈夫能在身边。她更多的是不舍。
左右尉迟宝树去不去,都由不得她作主。岑四娘就转过了心思,细声劝岑三娘:“你年底就十七岁了。杜家人丁少,早生早好。知道你俩感情好。可要是没有孩子,迫于压力,杜老夫人都会作主抬两个妾…”
岑三娘在心里对自己,杜燕绥不会的。成亲候时的他答应过自己。可是,她的心已经不是初嫁他时那样无情。如果他有了妾,自己还能潇洒的走么?眼里就
出惶惶然的神色来。
“只是一。三娘你是聪明人,当初滕王对你…你不会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对不对?”岑四娘语气温和。
看来四娘嫁到尉迟府,眼界开了,早就想明白了洪州的事情。
回隆州会再见到滕王。只是她现在嫁了杜燕绥,好像没那么怕他了。杜燕绥好像也并没有避开滕王的打算。道知不他和滕王见面是否另有目的。
岑三娘这到想里,握了岑四娘的道:“多谢你四娘,道知我如果不是拿我当姐妹,你烂在肚子里也不会对我这番话。道知我该怎么做。”
岑四娘就抿了嘴笑,揭过这个话题。写了贴子给岑三娘道:“知道你急着出门,府里事情也多。我就不留你。回头备了礼让管事送到国公府,帮我带回老宅。杜家有事,只需遣了人拿了我的贴子来寻我。”
岑三娘也没再客套。辞了岑四娘,又匆匆去了李家。
“国公爷怎么能在这时候病了呢?”李老太爷听明来意,恨铁不成钢的睨了岑三娘一眼。
岑三娘对他实在尊敬不起来,小声的道:“就算相公没有病,他还在孝期呢。”
“你懂什么!”李老太爷虽没有入仕,早些年一门心思都扑在复爵上。大儿子又做着幽州大都督,对朝政并不陌生。
俗话旁观者清,李老太爷冷眼看皇帝行事,大致猜了个七八分:“皇上是有心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将领。一个不担差事,不掌兵权的勋爵有什么用?别看开国侯府只是三品爵,人家宫里头有皇后。朝臣里崔王李韦百年来互为姻亲,树大
深。也是崔家顾忌着后族的名声,行事不够狠绝,否则对付杜家还不跟捏小
子一样。”
崔家还不够嚣张狠绝?岑三娘无语了。
李老太爷哼了声道:“我问你,崔家若凭着与你公公的口头婚约,崔大郎死了,硬要让崔二郎娶你小姑过门呢?”
“可公爹婚约定的是崔孟冬,崔家怎么能随便推个人来娶我小姑?”岑三娘不认同。
李老太爷不屑的道:“崔家只是不想娶罢了。真要提亲求娶。皇后赞同,和崔家有故的官员们也会赞同崔家行事。只会崔家一声有情有义。杜九郎那会还没袭国公爵呢。外人眼中,崔家图杜家什么?为了一个口头婚约,不离不弃。”
岑三娘心想,那崔家大概又得再死一个儿子了。
李老太爷缓和了下语气道:“别以为你们嫁了小姑,杜燕绥又袭了爵位就万事大吉。宫里头争的厉害。皇上想重用杜燕绥,朝臣们会抱成团对付他。崔家隐忍不发,就等一个机会呢。”
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避避也好。回去给你母亲上柱香…”
李老太爷停住了,往事涌上了心头。他一心一意筹谋着利用女儿想引出仍忠于隐太子的长林军余孽。到想没为杜燕绥做了嫁衣裳。外孙女却又嫁给了杜燕绥。李老太爷脑中就冒出因果循环一词来。
“回头我让你大舅母备份礼,你替我转给岑家三房老太太吧。好歹也照顾了你三年。国公府不必担心,有事让人来传禀声。”李老太爷完挥了挥手,让岑三娘离开。
岑三娘去了正院给小韦氏请安。
到想没大韦氏也在。
岑三娘赶紧行礼。
大韦氏平常待岑三娘不冷不热。知道她来,特意等着她。待岑三娘起身坐了,也不客套,开门见山的问她:“你素与杜家长房的十一小姐
好。替外祖母去探探大夫人的口风,可瞧得上我家二郎?”
把杜静姝给李尚之?岑三娘愣住了。她哭笑不得的想,这圈子也够小。转来转去适龄的男女也就那么几个。
小韦氏笑着打圆场:“我家二叔的婚事让全家都犯愁。想着他也认识杜家的十一小姐。平时也得上话。如果给他定个他不认得的,又怕不合他心意。”
眼神里带着几分歉意。大韦氏和岑三娘的关系太淡,一来就开口请她去探杜夫人的口风,怕岑三娘着恼。
岑三娘笑道:“晚间正好要去大房二房拜访,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有了消息我就遣丫头递信来。”
见她爽快的应下,大韦氏脸上多了几分柔和的笑容,主动对小韦氏道:“三娘给她母亲上香,行程赶得急,你备了土仪晚间让管事的送去。”
小韦氏应了。岑三娘起身道了谢就告辞。两人知道她要去杜家大房二房,也没再挽留。(晚上再更)亅。亅梦亅岛亅亅
m.iSj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