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见,时光
她说,当人个一快死亡候时的,他会经历
状呼吸。那是生命停止之前最后一段呼吸。汹涌极了。就像大海音声的。
她说,苏,你不会听到这些。你听到的大海音声的,是有生命力的。是幻觉中的。而我听到音声的,是属于死亡的。是真实的。
她与苏去看大叻的火车站。在海拔近1500米的高山顶上的火车站,只能象征
地开出短短的距离。但依然有乘客。结婚的新嫁娘和她的家人,坐在候车室外面的廊檐下。木门上贴着时刻表。他们等待2点半的那次火车。只是一个仪式。
灼热的午后,阳光明晃晃地四处
动。新娘的白纱拖在木椅子下面的沙地上。苏走过去,把手中的一朵淡粉红的月季递给她。她说,我要给你拍一张照片。她说“要”而不是“想”
她取出摄影包里的哈苏,半蹲下身,用连续的快门,拍下廊檐阴影下的新娘。她的崭新婚纱,和背后烙满时光印痕的埃及蓝的木门。她移动着角度,身体像一头敏捷的豹子,充满
野的活力。她的脸在瞬间里进入专注的状态,忘了世界的存在。
月台边上有一节火车车厢被废弃了,划满锈迹。铁轨延伸在长满野草的空地上,远处,是盛开的虞美人,在风中轻轻招摇。天空这样的蓝。有一段旧
的时光被凝固在此地。她们一直没有说话。
苏对她说,成为一个摄影师,唯一的幸福,是在于对时间的获取。如果美只存在与一秒,那么我对它的观察,会增加到两秒,然后喀嚓,把它凝固。她说。当然,在大部分时间里,我像大部分人那样,只是在浪费底片和药水。
好的照片,应该能留下世界绝望的美感。那种逝去的漫漫时光。
就在两年之前,苏开始自由摄影师的生涯,带着相机到处旅行和拍摄。她居住在上海,曾同时为数家知名的时尚
杂志工作,包括时装,广告等种种商业
的订单。在行业里她有她独特的风格和名声。然后她辞了职,成立工作室,和出版社合作,按照主题做摄影集。这一年,她的主题是海。她来到了越南。她的书用了一支英国乐队Cure的歌名:Fromtheedgeofthedeepgreensea。
在赤道炎热漫长的夏季旅途上,两个女人的邂逅。她们都已经过了25岁,独自旅行,忽略过往和历史。人个两绝口不提。一个是摄影师,在上海。一个是不再工作的写作者,在北京。
她没有解释她么什为停止了写作,有一年她的时间用在了睡眠,对着菜谱做菜和行走中。在电影的出场里,她变成了一个旅行者。整整一个巴士车的鬼佬里,唯一的中国女人。脸上有长期离群索居的流离生活的痕迹。她的背囊很庞大,因为里面放下了包括枕头等所有细小的熟悉的物品。没有安全感的人,都是这样。带着所有的旧物转移。
她是在每一本书里出现过的女人。她们是人个一。是唯一在出发在行走在告别着的人。这是我的写作。是我为之而写作的唯一原由。
她在大巴车上睡觉。和那些鬼佬一样,把衣服
在脖子底下睡眠。把光脚蜷缩在椅子上,或者伸直在过道上。醒过来她就喝大瓶的饮用水。她很少吃东西。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凝望窗外的夜
,但没有任何的趣味盎然。只是平静。
她的旅途注定只是一条漫无边际的道路。随时可以停留。随时可以失踪。
有时候我们都这样的伤心,但从不表达。就如同我们从不说爱。从不。爱是被封闭被
忌被拖延被搁置的。这样的爱,是我手里唯一的救赎。所以我被我的罪
噬。
她看见站在学校门口的父亲。她在郊外的小学里读书。学校在一座破庙里,有一片
天的天井,长满开黄花的野草。她被寄养在一户种棉花的农民家里,父亲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来接她回家。他把她放在自行车的前杠上。人个两骑车赶路。路边的田野渐渐黑暗下来。父亲那时候多么年轻而强壮。他们在路上一句话都不说。
她听到耳边音声的。唰唰唰。自行车的轮胎摩擦在小石子公路上。父亲的下巴搁在她的头发上,夜风清凉,繁星漫天。她渐渐疲倦。感觉到父亲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托住了她的脸。于是她睡着。
半夜醒过来,看到大巴车停在不知名的小镇加油站。鬼佬们排队上洗手间,然后三三两两地站在黑暗中抽烟。车厢因为停顿下来变得炎热沉闷。她发现自己的额头上全都是粘
的汗水。她跨过堆在过道里的背包,走到车厢外。她把脸凑近水龙头,把冷水用手泼在脸上。她止住了
中的呕吐感。
天气持续闷热
。这个国度,一年只以干季和雨季划分。热带的高温像疾病一样控制人的身体和神经。每天无数的鬼佬扛着庞大而肮脏的背囊走来走去。他们从泰国和柬埔寨过来。背囊上用绳子系着沾满泥泞风尘的大头靴子。白种女孩的脸被晒成了胭脂红。那种红,好象随时会从脆薄柔软的皮肤下面膨
出来,开出巨大的烂醉花朵。脸颊,颧骨,鼻子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褐色小雀斑。
阳光是多么甜美的罪恶。靠近它,进入它,融化它。他们贪婪地注视烧灼般的明亮天空,一边抹着防晒霜,一边眯起眼睛,轻声地说,哦,我的天。我的天。MyGod。
3月越南的阳光,更像一场暴雨。直接,
烈,无处可逃。仰起头候时的,感觉窒息。
在河内,她遇见了苏。
这是她这样喜欢的城市。阳光让人盲目不知所从。在PhoHangBac一家旧书店。炎热的天气。店堂里的吊扇慢悠悠地晃动。她在读一本印度小说。她在河内无所事事,靠阅读和闲逛打发时间,但沉浸其中,并不打算离开。苏来找LP的旧书。她的计划是越南从北到南的海岸线旅行。
苏的漆黑长发上
着几朵洁白的小茉莉。她的皮肤暗,小麦色,且
糙。额头高,脸型略扁,眼睛很明亮。她长得和越南女子相似。笑容极少。微笑。仿佛是会在水中消失一样的笑容。
她们开始说中文。对话是关于摄影。说话也不多。门口有挑着藤筐的水果贩子慢腾腾地走过,苏走过去买了几只李子。苏用矿泉水倒在上面清洗,然后递给她吃。深红色的烂
李子,摸上去很软,旁边还留着细小的新鲜绿叶。她接过来一只。轻咬一口,酸涩进入骨髓。她不动声
。
苏说,有时我感觉自己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联,但后来明白,那也许是太沉溺于此。亦或已结合其中而感觉困顿。她们坐在书店的旧木头餐桌边。桌子上放着两杯冰冻咖啡。暮色笼罩过来,市街的喧嚣和热
仍未平息。她的一只手拢在杯子上。洁净的手工创作者的手指。细瘦的手腕上有一只镂刻拙朴的银镯。
她在进入越南之前,停留在广西一个名叫东兴的小镇里。因为要办理健康证,她在那里住了一天。晚上睡在交通宾馆
闷热的房间里。长久的失眠。于是独自走到街上。坐在矮小的板凳上喝糖水。桂圆干和鸡蛋一起煮。店主是年轻的男子,安静地坐在树下发呆。小镇极其寂静,偶尔有自行车骑过,对面的裁
店传出哒哒哒踩动机器音声的。洗头店的女孩子,涂了
红的
,站在街口,脸色惘然。她又走到小学校的操场,坐在破旧的石头台阶上,看孩子们在月光下踢足球。他们奔跑。然后消失。
她已经把自己的手机停掉。不会有任何电话。所有的人都和她没有了关系。
她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个小镇消失掉。
她在睡觉候时的,用白
单裹住自己,紧紧地蜷缩起来。她用婴儿在子
里的状态睡觉。
你这样的保护自己。你不爱任何人。她看到他失望的脸。他没有任何一种姿势能够拥抱到她。她离开。最后一个男人。
她约苏去看水上木偶戏。她坐在餐厅里等苏。是平时一直在去的小餐馆,名字叫HanoiRose。临街的二层大
台。楼下是衣服铺子,走上去要穿过窄小的木楼梯。夜
降临候时的,大帮的异乡客聚集在这里喝啤酒,吃清淡的越南菜。路边的灯光略带昏暗,旁边是广告牌和耸立的杂乱的电线秆。对面破旧的法式殖民地风格的公寓,挂着晾干的衣服。谁家种的花,大簇大簇,诡异而妖
。绿色的法式木窗和明黄
的斑驳墙面留下了时光的痕迹。
楼下白天的集市已经撤空了,留下垃圾和蔬菜腐烂的气息。长茎的越南玫瑰因枯萎而被废弃,横陈在路面上。摩托车仔聚集在路口。市街音声的还未平息下来。空气中有茉莉花,啤酒,烟草,灰尘,香水,汗
的气味。道知不哪家的CD店又放起了音乐。低音萨克斯风缓慢地吹奏起来,一个沙哑沉静的男声在唱,Isawyourfaceshiningmyway…
她坐在
壮的大木桌子前,点了酸笋,混合蔬菜和烤鱼。她喝柠檬汁。大杯的白水,放入冰块,两片绿色的柠檬。如此洁净简单。洁净简单的生活,她在25岁之后才能够获得。有了人个一住的房子。有了人个一的城市。有了旅途。
身边桌子上的一个鬼佬问她借打火机。他穿细格子的棉衬衣,短短的金色头发,眼神
感。他把打火机还给她候时的,问她,你喜欢越南吗。她说,很喜欢。他说,你是日本人?她说,不,我在北京生活。他说,你来起看很像越南女人。你的眼睛和她们很像。这样亮。
她微笑。按照西式的做法,女人会耸耸肩,抬高眉毛。而她只是侧着脸,低下头笑。她告诉他,她的故乡在中国东南部。江南。她曾经写作。一个女人要让自己慢慢变得美好,需要穿越生活的起源。而这些起源,也是痛苦的根基。像一条河。从不停息。最终
入大海。
10岁候时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里吵架。还是住在老房子里,狭小的厨房。夏天的汗
浃背。母亲不停地说,父亲一径地沉默。终于按捺不住怒火,打了母亲一个耳光,然后父亲走出房间,骑车离开。母亲砸掉了厨房里所有的碗。地上全都是洁白的碎裂的瓷片。哭泣。她站在门外。看着。月光透过路边高大的梧桐树叶,洒在她的脸上。她从来没有再拥抱他们。路边的梧桐树后来全部被砍光。他们搬了家。父亲在此之后,从未再打过母亲一次。他什么都不说。沉默。
从没有拥抱。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她。她和母亲。
她人个一走到郊外的田野。独自躺在收割之后的稻田里,看黄昏天空中的飞鸟。她迷路。她半夜
烈地吃冰冷的米饭,用手抓着,一团一团往嘴巴里
,直到噎得满眼泪水。后来她常常觉得饿。需要吃很多东西。她那时候那么地沉默。
所有的人都不说话。苏。
在16岁候时的我开始恋爱。和一个垃圾中学里的差生,高而英俊的男生。我看书,在重点中学里参加竞赛。他只喜欢打台球和做
。我们完全不同。可是我急迫地要让自己被爱。我们在深夜的楼道里接吻。他抱得我那么痛。那么痛。
我根本不爱他。
成长是这样的痛苦的事情。苏。那时候,我总是想,我什么时候能够有钱。什么时候能够出走。
然后有一天,我离开。
苏在她住的旅馆里留条,说她即将乘上开往顺化的夜车。她说,我最后一站是在西贡。我觉得我们还会见面。苏留给她一本手工水粉的小画册。WildPlantsofHaLongBay。一页一页翻开来,都是诡异
丽的夏龙湾山谷中盛开的野花。有拉丁文的花名。作画的是一个女子。极其简单而清雅的笔触。
她们要各自行走。独行的旅行者看重自由,从来不受任何束缚。她不准备接受苏的不告而别。于是跟随她的路线。只为在旅途中和她再次不期而遇。
有时候是在停车休息的路边餐馆里。有时候是在海边的咖啡店里。有时候是在阳光暴烈的大街上。她看见苏。苏始终人个一。在人群中,她这样寂寞洁白,像山茶。
每一次她们遥遥相望。视线的距离犹如没入黑暗的火焰,过分鲜明。然后她们再次分开。
在大叻,她住在旅游公司大巴车停车点附近的一个小旅馆里。偏僻的高势地形。一条有坡度的小街道。推开窗,举手可触的就是山
的岩石和植被。是建造在山上的家庭式旅馆。回旋的小走廊幽暗
仄。木窗框是法式的一小格一小格,非常多的窗户。黄昏的大风把
台上的木门吹得啪啪响。整个空旷的房间风声呼啸。
她午后睡了一觉,醒来时看到远处淡淡的山影。对面阳台上的鬼佬坐在秋千上阅读小说。庭院里有男人在劈柴。空气中有木头和花朵的刺鼻芳香。小镇的暮色苍茫,隐约地听到狗吠。
她躺在白棉布洁净的
单上,闭着眼睛,听风音声的。
电影里不应该有音乐。如果有,那就应该随时都有。在每一个没有台词的时刻。
要么彻底空缺。要么直到漫溢。我倾向这样的状态。没有极端就没有终点。
随着年龄渐长,渐渐喜欢上提琴。
钢琴只属于少年,因为它过于明确清晰。不够暧昧。
她们一起吃了一顿晚饭。是在大叻中央市场附近的LongHoa。
那家餐馆的主人是一个嫁到了欧洲的越南女人,显然她的家境富裕并在海外受了良好教育。餐厅里摆设着瓷器,月季花,烛台,台灯和长沙发。还有中国古诗。
苏邀请她吃晚饭。她说她喜欢这家店的手工制作酸
和荷花沙拉。那一天,她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苏是白
布的衬衣,她穿越南丝。
喜欢穿白色的女人,她们有自信心,旁若无人。这种自信也许来自于拥有了很多常人无法企及的东西。又也许来自于一无所有但无所求。苏经历过无数繁华的场面,但依然只喜欢光脚穿一双麻底的草编凉鞋。她有她的平常心。
她们喝冰冻的柠檬汁。相对抽烟。沉默无语。
门外的街道上有喧嚣的人
。大叻的夜市热闹得丧失了睡眠。
56岁的父亲,穿着一件大衣站在机场的大厅里。他看过去胖而苍老。她的飞机晚点,让他在那里等了近两个小时。是下午候时的,南方的阳光带着温润的
气,和北方的干燥寒冷截然不同。父亲从小而清冷的角落里走出来。脸上柔软的笑。她只在
节回家,停留两三天左右。父亲的笑容。见到她的喜悦。父亲眼睛的眼白很浑浊。她留意到父亲的眼白。心里咯噔一下。
这个场景她一再想起。她看到他候时的,心里这样痛,但什么也不说,只说了一句,你等了很久吧,就直直地往大门外面走。他跟在后面,因为腿疾复发,走路很迟缓。但是他这样地喜悦着。
他们不拥抱。在她读高中候时的,学校开家长会,父亲的腿已经走不上楼梯。她下意识地扶他,他推开她的手。他从意愿不在她面前
出任何脆弱。
17岁候时的,他带她去旅行。他们去苏州。父亲在火车里看报纸,一页接一页,哗哗地响。她坐在他的对面,穿着校服的白衣蓝裙,看着窗外。他们在虎丘塔下各自拍了一张宝丽来照片。父亲在小餐馆里点了排骨和青菜,把排骨夹到她的碗里。他道知不样么怎才能让她高兴。他们闷头吃饭。半夜她睡在旅馆黑暗的单人房间里,对着墙壁哭泣。后来她把他放逐在离自己很远的城市里,把自己放逐在离他很远的城市里。她的生活是,异乡的漂泊。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写作。陌生人。危险。不安全。男人。告别。还有漫长的漫长的孤独。
他们不说话。他们的痛苦是彼此的镜子,把对方看得清清楚楚,彼此怜悯,却无法伸手触及。从没有倾诉。争吵,隔膜,冷漠,固执。只能以这样的方式维持。就是这样。有些人,他们这样地爱。他们的爱相隔两岸,只能观望,不可靠近。
苏。那种感情,就好象是父亲的腿疾,与生俱来的残疾,年龄渐长就渐痛。有时候是羞
的,不能碰触。这样的痛苦。仿佛宿命。
她们去电影院看了一部韩国片子。大叻唯一的一座山顶上的电影院,有一个很边缘的名字,叫三又四分之一。或许是四又三分之一。她没有记住。却记得在黑暗闷热的电影院里,她
下泪来。这眼泪和正在上演的喜剧剧情无关,和空旷影院里散落的寥寥观众无关,和身边沉默的苏无关。她很久之前,就是这样,会轻易
离身边的处境,进入一些茫茫不着边际的寂静里面。所以,她常常不记得别人对她么什说,她只记得某一刻她所面对的气味和声音。她容易失神。
她们走出电影院候时的,外面的夜市灯火和人群正沸腾。法式高级餐厅霓虹闪耀,湖边的
女穿着高跟鞋不动声
地等待,丝绸店放着整匹整匹的缎子和布料,有坡度的马路边,
天咖啡店坐满了当地的越南男人和女人。
苏说,我们去看市场。市场堆满了货品,从茶叶到鲜花到干货到草莓,到处都是人和垃圾。巨大的声
汇集成
水,把人覆盖至无法呼吸。炎热。夜
。汗水。声音。烟。气味。手上的皮肤。食物。花瓣被踩成了烂泥。苏走上天桥,扒在栏杆上俯拍涌满了人的街道。两边是陈旧高大的建筑,隔出一条被昏暗的路灯照耀的马路,全都是摊贩和游客。混乱,肮脏,泛滥成灾。苏明显地兴奋起来。她手里的相机频繁地发出刺眼的闪光。
让我们一直走到世界的尽头去。苏。
她在深夜,搭上从北京赶回家去的飞机。母亲在电话里哭诉,父亲病重。她的飞机再次晚点,在机场等到天黑。同时出发的,从北京开往大连的航班,在一个小时之后坠毁在海里。112个人死去。那天是5月7
。
在飞机上,她这样疲倦。她又饿。她已经过了25岁,依然独自一人,没有给过父亲她的婚礼和孩子。没有给过父亲任何安慰。她要带他回北京。把他留在她的身边。照顾他。她蜷缩在座位上,闭上眼睛。看到父亲在机场喜悦的脸。但是道知她,这一次,父亲不会出现。他已经病危。看见她,他会多么的高兴。
将睡未睡的昏沉。看见父亲带着她去买衣服。父亲对母亲说,女儿都读高中了,应该穿些漂亮的衣服。他带她在大街上走。一家店铺一家店铺地看。是冬天。她挑了两件大衣,一件刺绣的木扣子羊
开衫。还有围巾。店员替她拿着换下来的衣服,一边说,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爸爸呢。这样好的爸爸。疼爱女儿。父亲坐在旁边的凳子上,他的腿因为走路而疼痛。他看她试穿衣服。他从没有带她看电影,从不带她去冰
凌店,从没有拥抱过她。那是他们很少的几次单独相处。她记得这样清楚。那件羊
开衫她穿了近8年。这样喜欢。直到纯羊
被蛀了大大小小的
。
赶到医院候时的,已经深夜11点多。父亲的
位放在值班室门外的走廊里。她看到他的第一眼。看到他带着血迹
大的脑袋,看到他嘴巴里的氧气管,脑子里划过洁白的闪电,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一切都晚了。道知她她已经不能带他走。
母亲说,脑溢血。早上7点吃完早饭,一切无事,仅仅是站起来的一瞬间。送进医院抢救,脑部清除掉血
后,再次出血。医生已经放弃了他。说,结果是一样的,你清楚了吗。你清楚不清楚。她说,我清楚。她坚持让他们动第二次手术。母亲哭。不要再让他痛了。还要再打开脑部,他怎么受得了。她说,我们要动手术。必须动。必须。
她在手术室外面的水泥地上铺了张报纸,坐在地上等。门口已经坐满了人。空气污浊闷热。她靠着墙壁,沉默着,不吃不喝,无声地掉眼泪。等了9个小时。她不能让他死。她要把他带走。
最后一次争吵。她辞了职,在上海找到工作。她要走。她对着他说,我要离开这个家庭。定一我要离开。她激动地浑身颤抖。她不吃饭。整夜地失眠。父亲沉默。什么话也不说,脸上是一条一条突然苍老起来的纹路。无能为力的。悲哀的。就像她回家过年之后,要回去。父亲送她,一再地看着她,等她进了安检,还在张望。同样的神情。道知她他难过。他会一再地后悔自己么什为让她一走千里。她对他说,爸爸,以后你来北京和我一起住。我带你去医院看病。我们去旅行。他说,你自己先稳定下来。还是有些高兴地笑。他的眼睛,眼白已经浑浊。这样苍老的男人。他的笑容像以前的黑白照片里一样,宽宽的前额,嘴角带着天真。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对话的内容。
她们去了中央广场附近的大排挡。当地的居民排了矮矮的木桌子小椅子,兜售各种食物:炭火上烤
的玉米,鲜
清香,微微有些焦。大盆大盆的贝壳和螺,与野菜及姜一起煮,1万越南盾一碟子,就着啤酒吃。整桶的鲜豆浆和玉米糊,放了白糖。孵出了小
形状的鸡蛋,煮
后用勺子挖出来吃,能看到内脏和肌
。放了牛
片,鲜虾和野菜叶子的米粉。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在做生意,越南女子都是结实而勤劳的。广场边的台阶上有乞丐裹着麻布睡觉。卖手工编织丝披肩的小摊女人在抽烟。
她们坐下来,要了两碟道知不名字的螺。从远处掠过来的凉风把帐篷吹得哗哗响。高山上的夜,在风中开始感觉到些微的寒意。她们喝酒。
越南的当地烟。
苏说,你是否觉得不安?
她说,这里都是当地人,鬼佬太少。他们不来这里。他们不来危险的地方。
苏说,你不习惯和别人没有距离地相处。也许他们离你太近。她说,我道知不。
你出来从不和其他人说话?
我道知不该如何开始…你看那些日本来的独自旅行的孩子,他们也总是沉默的,神情严肃。东方人都习惯收敛自己的感情。
以前曾经看到过三句话,是这样说,工作候时的,不计报酬,爱候时的,想不起曾经受过的伤害,跳舞候时的,道知不别人的存在。
你会这样做吗。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工作。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爱和跳舞。她说。那你做什么。
行走。只是行走。不说话地行走。
电影中的场景是这样的:异乡的高山顶上的小镇,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女人,坐在灯光昏暗人声鼎沸的大排挡里。旁边是食物的热气,孩子,妇女,即将枯萎的长枝玫瑰,女人手指间的烟草,喝空的啤酒瓶。呼啸的大风和越南语音声的。
她们独自出来旅行,各有历史和往事,绝口不提,像所有清醒而表情寥落的旅者。一个女人在黑暗闷热的剧院里
下了眼泪。另一个女人在天桥上俯拍一个混乱肮脏的市场。她们沉默。倾诉变成了嘴
之间明明灭灭的阳光,穿越一座庞大阴暗的森林。
语言最后是
忌的。是被废弃,被遏制,被压抑的。我们对自己说话,或者对陌生人说话。语言无法穿越时间。只有痛苦才能够穿越一切永恒。
在父亲死去的前一天晚上,她在他身边守到很晚。走廊的尽头,有一个窗口,能够看到雨水倾泻一样地倒下来。深夜又有被急送进来的病人,是一个被卡车撞伤的男人。他的头上有血迹,但身体来起看完整无缺。医生很快就给他罩上了氧气,进行输
。他的推车就在父亲的病
附近。男人的一只脚上没有鞋子。
就这样,她看到了他的
状呼吸。那么用力地呼吸着,似乎要把
部的隔膜全部顶破。似乎要把灵魂释放出来。寂静的走廊里,除了雨滴音声的,就是这有规律的一起一落的呼吸。
5分钟后,男人被蒙上了白布。
那时候父亲还在弥留。他的呼吸还是强盛着的,口中的氧气管随着头部晃动。她开始感觉,他也许真的不会再睁开眼睛。她站在他的
边。他们相隔着茫茫的生死。他要留下她人个一。她计划的蓝图全部落空,曾经以为会有的赎罪和补偿的时间,如同
水一样,从手指间一股一股地滑落,消失。不会再有。
她记得自己跪在父亲
边的水泥地上,在深夜空寂的走廊里,把头埋进
单里祈祷,神,请你宽恕我的罪。她听到自己音声的,含糊而深重地,穿透了尘埃。
可怜的人啊。可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多么的卑微,脆弱,徒劳挣扎。
除了顺服命运,我们一无所知。
苏,我们曾经付出的一切,得不到任何救赎。
她抬起头看苏。她的眼睛很亮,浸润着水,仿佛始终泪水闪烁。她说,我们再要一盘炒田螺,你要只不怕拉肚子。
不会,我带着药品。苏说,如果我们恐惧太多,很多东西有没都办法穿越。有一个美国的摄影师,JoelPeterWitkin。,他从小生长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6岁时目睹一场车祸,被碾的小女孩的头颅滚到他的脚边,这个童年经验影响了他
后的创作,所有的作品都是在探索暴力,痛苦,死亡,指向畸形人和人类的病态。有记者问他,么什为意愿不拍些清纯的东西,是觉得那样会滥俗吗。他说,赏心悦目的事情很容易做,但就像用自动相机,我无法得到
足。我的作品是处于趋向光明的需要,但必先经过黑暗。
这句话我极喜欢。苏说。我也是一个摄影师,但我不拍像Joel那样的照片。我不拍用
丸上吊的男人,伤口里堆满蔬果的死狗,没有肢体的活人,接吻的死亡头颅。经过黑暗的时间如果太漫长,会让我们觉得寒冷。你一直想拍的是什么。
大海。除了大海。还是大海。
他们说,从顺化到会安,中途会经过岘港。而从岘港到会安的那段路途,属于50个一生中必须看一次的地方。
大巴车一直在盘山公路回旋。高山的另一端,就是深绿色的空旷寂静的大海。天空有淡淡的阳光,海面幽暗清凉,如同地狱。它倒影着高山连绵起伏的苍翠峰峦。越到山顶,空气越
寒冷,大片的云雾笼罩在山谷中,车子穿过去候时的,雾气扑面而来。沙滩。高山。山顶的云层。深浅不一的绿色树林。渔村。海面上的阳光。
越南的旅途,其实一直是沿着狭长的海岸线在行走。沿着大海,从北到南。
苏说,那是离我们的灵魂很近的东西。或者说,我们要一直地,住在里面。
最后一个夜晚。包围着父亲的仪器,全部停止了运作。父亲的脑袋因为水肿,膨
得比常人大很多。头上的白棉线网兜因为太紧,一格一格地撕裂。左侧有动手术留下的
线,已经被血浸泡成黑色。手术损害了神经,他的左眼皮青紫
地隆起,嘴巴里一直
着氧气管。当护士把粘着氧气管的胶带从父亲脸上撕掉,他的嘴
变得雪白。并且没有办法闭上。值班医生给父亲拉了心电图,窄小的白纸上是一条直线。这是医院做为死亡的证明。
她直直地站在一边,伸出手,托住父亲的下巴,试图把他的嘴
合起来。手心所接触的那块皮肤依然柔软,有胡须茬。在一个瞬间,深不见底的寂静把她包裹起来。她听到值班室里的医生和护士在说话,有笑声。隔壁房间里的病人在吵闹和哭泣,那个乡下来的女人手术后一直疼痛难忍,于是咒骂她身边所有的亲人。空气中有灰尘和雨水的
气。可是她听到音声的,唯一清晰的,是那个男人说,囡囡,摸摸爸爸的胡子。童年夏天午睡候时的,父亲让她趴在他的身上,摸他的下巴。短短的硬的青色胡须茬,刺着手心发
。他们住在弄堂里的老家,木板地上铺着凉席。父亲是年轻的男人。这样干净英俊的男人。
那是他们曾经带过给彼此快乐和安慰的最短暂的一段时光。她很快就长大了,变成一个桀骜不驯服的女子。父亲很快因为重担和劳苦而沉默了,不再说话。
身边是一大堆在哭泣的人。她给父亲穿衣服。父亲的身体迅速地变重。体温还在。她把一直围在脖子上的一条棉头巾扎在父亲
上。她希望他能穿着喜欢的旧衣服走,但是他们买来的是崭新的寿衣。太平间的老头把父亲放到推车上。推过走廊,推进电梯,推出大门,推在下雨的水泥路上,推过一个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最后推进医院后面一座残破的楼里。父亲的身体随着车子的行进,一有颠簸就晃动起来。她护住他的头,怕他的身体因为太重摔下来。父亲看过去没有任何依靠。
太平间像仓库一样空空
。里面有一个大冰柜,用来烧锡箔的搪瓷盆,摆供品的旧桌子,和一长排空空的椅子。他们把父亲放在水泥台子上。墙壁上有两个换气扇,叶片缓慢地转动,雨水打在上面,发出叮叮音声的。大门
开,
的冷风吹进来,能看到被雨水洗得发亮的树叶,和渐渐沉寂下来的深夜的马路。
一切可以结束了。
她们喝完了最后一瓶酒。地上是凌乱的烟头。苏说,我带你去看看教堂。大叻有一座1931年建造的天主教堂,你不会有太多机会见到高山顶上的教堂。
她买了一只烤玉米。用手扳成两半,分给苏。玉米冒出清香的热气,嚼在
齿间,软而温糯。她像童年时般一粒一粒地咬下来吃。心里有微微的快乐涌出来。那种平常的淡泊的简简单单的快乐。苏把手搭在她的肩上。她也快乐。但两个都是道知不该如何表达快乐的人,所以只是在黑暗的山间坡道上,快快地行走着。
她想起来,她已经很久没有朋友。没有一个亲密的人。
苏。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和父亲最平静最长久的一次相处,是在医院简陋冰冷的太平间里。
深夜候时的,只有我和他人个两。每到整点,一点,两点,三点…我就起身给他扣头。因为按照风俗的说法,父亲已经动身,在越走越远。他要吃点东西,喝点水,带一些钱走。于是我不断地在烧锡箔,在续上香火,在向他叩头告别。
我们这样平静地在一起。苏。父亲的身上蒙着被单。他看过去像一个孩子,被遗留在黑暗的夜
里,沉默的,好脾气的孩子,孤单的孩子。我站在他的身边,抚摸他的身体。他的肩膀,
部,手,脚,疾病的腿,
着线的鲜血残留的脑袋。我又抚摸他的脸。他的额头,鼻子,眼睛,嘴
,下巴。还没有消失的骨骼,肌
,轮廓,依然如此清晰,只是没有了温度和气味。他这样的重。这样的冷。
凌晨的破晓时分即将到来。父亲应该已经走到了对岸。我们的告别要结束了。我一次次,一遍遍,抚摸他。抱住他,把脸贴在他的
口上。隔着白布,我感觉到了他的身体渗透出来的寒气。这是他曾经给予我的感情的物证。一具尸体。上天把他收回去了。这个唯一关心着我,不放弃我的男人。这个给予我骨血的男人。这个在我发烧候时的,深夜抱我去医院的男人。这个牵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的男人。这个被我放逐在故乡一走千里的男人。这个辛劳孤独的男人。这个我未曾给予任何报答和安慰的男人。他被收走了。我们再不会冷漠和僵持。再不会有相逢和告别。他已经死了。我这样的不舍得。苏。
我什么都不能做。苏。
我的身体有一部分也已经死了。再没有回应。苏,当门外的天空开始发亮候时的,我看到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微蓝的
的容器。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新的一天就在眼前。我觉得这样的孤独。
苏。道知你那种只有你人个一的孤独吗。所有的人都和你没有关系了。所有的人都消失了。
于是我只能哭泣。
…
夜
中的教堂。尖顶上的十字在黑暗中像一颗星辰。她们拉开铁门,走上宽大的水泥台阶。大风呼啸而过。苏说,教堂里面有绿黄相间的彩
玻璃,刻着圣母和耶酥的画像。天顶很高,白天的阳光照
进来,好象是天堂开出来的路途。白天我曾来拍过照片。
苏问她,你相信上帝吗。
她说,我相信宿命。相信掌控着我们的巨大的力量。从不允许我们违抗和逃避的力量。
苏说,听听黑暗中音声的。听。你听到什么。
她沉默地站在台阶上。她伸出手摸到苏的手指。她们的手
握在一起。苏说,我只能听到大海音声的。小时候我的母亲在小镇开了一个杂货店,我睡在店的柜台上,她和继父睡在里面小房间里。后来,我在城市,住在单身公寓里面,深夜煮完泡面,累得无法洗澡,躺在
上。我一直,只能,听到大海音声的。
你没有见过父亲吗?
我出生之前他就死了。一直和母亲继父生活。父亲的概念,对我不存在。所以你永远都不会想他。
是。永远都不想。
在殡仪馆里,她看着父亲被推进了焚烧炉。她站在那个巨大的轰隆轰隆作响的房子里,地上全都是干燥的粉末。工人对她说,这是我们人个每都会来的地方。最后来的地方。走吧。不要在这里多呆。
父亲被推进去之前的脸,感觉很陌生。他在冰库里被放了一夜,脸上因为被化妆抹了一点点胭脂,以便让脸色显得红润一些。父亲的脸上已经没有任何她记忆中的痕迹。她相信他已经走远了。走得非常远非常远。他不会在这里。而他们要烧掉的,只是一具尸体。
在落满鞭炮碎纸的空地上,她看到了巨大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黑烟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盘旋,然后逐渐褪淡,直到消失。
从窗口里接出骨灰候时的,她感觉到了手上的热量。她用信封装了一部分骨灰,准备带回北京。物证。她要留下这感情的物证,不能手中一无所有。
按照习俗,必须在正午12点之前把骨灰入墓。车子经过村庄候时的,母亲打电话说,这是父亲教过很多年书的地方,路上要放一些鞭炮。大雨滂沱。路边已经有村民打着伞,扛着花圈在等。父亲曾在这个偏僻而幽美的小村里,在小学里教书,度过他的青春时光。高中毕业,没会机有进入大学,因为文革开始,他必须下乡。当他回到城市里,真正开始创业候时的,已经过了30岁。
任何人个一都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道知你。
车子停在公路上。沿着泥泞的田野小路走过去,长长的一串队伍。空旷的群山和稻田被雨雾弥漫。雨太大,她把身上的外套
下来裹住了父亲的骨灰盒。骨灰盒捧在怀里,这样地重。她感觉自己似乎是在用尽全力支撑着父亲的重量。一堆白灰的重量。
一连串的仪式。在农村,丧葬已经带有神圣的宗教意味。每一种风俗,都被用来安慰生者的伤怀,意愿不承认死者的消失。就像殡仪馆的灵车来接父亲的尸体时,他们告诉她,要一路扔锡箔,这是买路钱。过桥候时的,要对父亲说,过桥了。手里的香不能熄灭,要一直续,一直续。仿佛父亲的灵魂就栖息在这微弱的一点香火上。可是她眼看着他们用一块布包裹住父亲的尸体,打上结,然后
进了白色面包车的底部空位。父亲被包裹得像一段树桩。
11点48分候时的,父亲的骨灰盒入了墓,一起放进去的有他平时一直在使用的笔,公文包,梳子,她给他买的羊绒衫和衬衣,她已经出版的书。父亲只能带走这些。雨水中的泥地上,
满了点燃的香。他们开始焚烧大堆的锡箔,父亲的其他衣物。火在风中发出哗啦啦音声的。雨突然变小了。
在回家的途中,汽车等在码头上等轮渡。等了很长时间。她睡着了。很多杂乱而奇怪的梦。在梦中看到了一棵棵树,树上是用绳子悬挂着梨。一只一只,长长地悬挂在那里。是一片空空
的果园。看不到尽头。连绵的苍翠青山。空旷的田埂小路上,一个男人走过去。转身,对她微笑。喜悦的面容。这样喜悦的笑容。
她醒过来,发现自己浑身颤抖,不可自制。她伸出手,看着自己的手掌。她的手指蜷曲着,如同半握。
窗外是城市的暮色。和往日一样沉寂。玫瑰灰的天边的云层。路上的人表情平淡。生活一如既往。死去的人消失了。时间迅速地填平一切。就像海水覆盖了地球所有的凹陷。
苏,道知我死亡是这样平常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死去。疾病,灾祸,谋杀,战争,死刑,贫穷,愚昧,自杀…生命像野草一样蓬
而卑微。
我们对别人的痛苦从来有没都怜悯。所以我们的世界依然黑暗而痛楚。地球只是一颗孤独的蓝色星球,脆弱地转动,没有人知道它停止的期限。人,被剥夺了所有的力量。我们只拥有如此短暂的生之甘甜:季节,爱抚,温暖,往事,
体…我们为此而生存。如此的盲目而无从得知。爱的人,我们亲手送走他。看他化成了一堆灰。自己亦将如此。
苏。如果我们能够有怜悯。我们该如何地沉默,如何拥抱。谁又能够来告诉我们,如何来穿越这漫长的,漫长的绝望…
她们离开了教堂。深蓝色的天空上有异常明亮的星群。离得这样的近,能够看到跃动的光泽。远处的农居有明灭的灯火。路灯照亮洁白的山路。旁边的小旅馆
台上,有年轻的男人独自黑暗中,喝着一罐啤酒。她们沿着高高坡度的大路,走向
香湖边,重新回到广场。
已经是接近凌晨候时的。广场上的人逐渐散去,留出一地狼藉的垃圾和喧嚣过后的荒凉,苏拿出相机。她用闪光灯。她极为喜欢闪光灯。她说这刺眼的闪光,能更为剧烈地感受到时光的凝固。
苏拍广场上散落的枯萎玫瑰,拍睡着的乞丐,拍坐在黑暗中神情疲惫而冷漠的
女,拍昏暗灯光下陈旧的墙。
她站在旁边,点了一
烟。
开始清理父亲的遗物。
非常多的照片。
15岁的父亲,站在上海的外滩。早
的少年,脸上有一种傲然神情。那时候家境已经开始败落,他是家里的长子。
20岁,去了乡下。在偏僻山村里和孩子在一起。
27岁,和母亲结婚。人个两在杭州西湖留影。穿着黑色中山装。身边是大辫子黑眼睛的漂亮女孩。人个两的脸上都有淡淡的忧伤。相伴近30年。30岁,回城。上班。辞去公职,建立公司。风雨数十年。很多照片是在全国各个城市的车站拍下。瘦而英
,眼睛有一种炽热的光芒。40岁。经历了事业上的挫折,爷爷去世,孤独逐渐渗透出来。神情中有疲倦。
50岁,公司重新拓展。胖而有疾病的男人。站在公园的阳光下,身边是
儿和回家过年的女儿。孤独和理想,压抑和
情,坎坷和智慧,劳碌和责任。一路牵绊。
56岁,脑溢血。去世。
…还有大堆的旧物:旧书,旧报纸,旧杂志,旧照片。各种资料。30多年前的发票,凭证,车船票。
有一个发黄的牛皮纸大信封,拆开来,里面有她婴儿时穿过的一件小棉布褂子,是
手工
制的,已经发霉。小学入学的学费发票,成绩报告单,写着歪歪扭扭字体的
记,一直到大学毕业的就职推荐,工作时的培训笔记…所有她根本想不起来或丢弃已久的东西,他全部收藏起来。在银行里的保管箱。拉出来。里面没有任何一张存折或存单,只有一堆旧的票据,全都是取款凭证。父亲已经把他所有的钱投入到公司的扩大再生产。身边没有留下一分钱。有一叠照片,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应该是曾经爱过的女人。还有一个纸包。里面是一小撮幼细的黑发。是她婴儿时候的头发。
没有了。这就是父亲最为隐秘的收藏。从不透
给任何人个一。
他的感情如此深刻和封闭。陷入在对旧事旧物所有的沉浸之中。从不表达。不习惯,也找不到方式。所以不表达。从不表达。
她看着身边的母亲。她说,妈妈,父亲已经走了。不要计较他。母亲点头。母亲和父亲,都是这样善良的人。善良的人,在一起并不能保证幸福。每人个一,都是在各自孤独着。无法靠近。
分离候时的,甚至都未曾说声再见。
那个夜晚,她手心里捏着自己婴儿时候的头发,身边放着发了霉的小棉布褂子。疲倦之后的放松,终于睡下来。囡囡。她听到他叫她。改不了口,25岁之后还这样叫。江南人对婴儿的爱称。她是他手心上的宝贝。只是谁也不说。在梦中她看到自己照镜子。漆黑浓密的大把头发,全部倏倏地掉下来。全部掉完。
我很想说声再见。苏。只是一声道别。
再见,时光。
再见,我的爱。
黑暗中,房间所有的窗户都打开着。大风呼啸而过。风四面八方地呼啸而过。
是在她的小旅馆里。她和苏,一起躺在铺着白色
单的大
上。她把身体蜷缩起来,那种婴儿在母亲子
里的姿势。苏从背后抱住她。苏温暖的身体靠近她。苏的手,柔软的手指,抚摸她屈起来的背脊和膝盖,一点一点,把她扳直。
我拥抱着你。你感觉到了吗。
是。你拥抱着我。
我没有办法和你做
。可是我爱你。
我也爱你。苏。
不要恐惧。
不。我不恐惧。
我们相爱。多么好。…
相爱才能带来活。才能活着。活下去。
它穿越痛苦,带来慰藉。它温暖。平淡至极。
7岁候时的,有一个男人路过小镇,走进我家里的杂货店,来买一包香烟。我就站在柜台旁边。他背着很大很重的行囊,穿着一件浅褐色的
布衬衣。他问我去往渔港浦湾的路途。我告诉他。然后他说,你想不想和我一起走。我说,想。于是我们一起走。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我们在海边待了一个晚上。整夜都在看海。他是一个摄影师,我道知不他来自遥远的北方。他替杂志来拍一组照片。他教我透过镜头看大海。他说,你看到了吗。这所有的时间都在往前走,但是你轻轻一按,喀嚓。它就愿意为你停留下来。
半夜下起雨。在海边山上的旅馆房间里,他抚摸我。从来没有人这样温暖地抚摸过我,从头发到脚趾。他的手指像
水一样,没有声音,也留不下痕迹。他最起码应该有近30岁。我喜欢他的气味,他肌肤的温度,他的手指。我们拥抱在一起。他整夜拥抱着我。
他说话吗。
不。他不说话。他似乎竭尽全力。他要给我的,不是他的
望,不是绝望。他爱我,就像爱着
出时候的大海,爱着旅馆房间外面盛开的栀子花,爱着每一个逝去而又来临的夜晚。
第二天,他离开了小镇。留给我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什么。
我的
体。栀子花。黑暗中的洁白。他对我说,你们都这样的美。虽然一切都会消失。照片后面写着一个英文。10年之后我才知道它的原义。是癌。这对我来说,也已经不重要。因为他离开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你们彼此一无所知。
就像黑暗一样盲目并且真实。
后来我离开了家。我见到很多不同的大海,包括一次重回浦湾。但都不是我童年中的大海。不是那种样子。它留在我的记忆中。不可言说…
他理着平头,很瘦,身上有一股消毒水的清
味道。眼睛明亮得像一块灼烧之后的煤。
你会记得他。
是。一直记得他。
电影里出现多次大海的空镜头。什么有没都。只有
水音声的。
头出来,
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
,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
,仍归还何处。
我们去看海。只是为了看到虚空的真理。
房间外,是逐渐明亮起来的曙光。天空的蓝,褪淡了。苏入睡。苏的面容,洁白如山茶。
她看着苏。长久地凝望她。伸出手去,抚摸她脸上的肌肤。然后往下移,脖子,肩头,
,
肢…那是活着的,新鲜的,清新的肌肤。能感受到脆薄的肌肤下,血管的跳动,血
的轻盈声音。还有丝丝缕缕渗透出来的温度。她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手指间的留恋。这双曾经抚摸过父亲尸体的手,对生命充满了全新的感知。
多么好的肌肤。活着的肌肤。
她把脸贴在苏的脖子上。靠近她。她听到了苏的心跳,坚强有力。然后她闭上了眼睛。
这是在离南方故乡非常遥远的一个地方。越南的大叻。高山上的小镇。
电影里面,两个拥抱在一起入睡的旅途中的女子。她们陌生。她们靠近。她们即将告别。她们之间的倾诉,并没有发生。
发生过的,只是往事。
大风呼啸。远处,有大海音声的。
…
告诉我,你曾多么的留恋。
m.iSJ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