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 下章
第四章
 胡雪岩在上海,一直等得到左宗棠的确实信息。左宗棠已于十月十八出京,但不是由天津乘海轮南下,经上海转江宁去接两江总督的任,而是先回湖南扫墓,预计要到年底快封印时,才会到任,胡雪岩本打算在上海接左宗棠,等他动身赴江宁后,再回杭州;见此光景,决定先回去了再来。回到杭州的第二天,他就将公济典的管总唐子韶约了来,将打算全盘调动廿三家典当的管总,趁彼此移的机会,自然而然作了一次大清查的计划,告诉了他。

 “子韶,”他说“我这廿三家典当,你算是他们的头儿。这件事,我要请你来做,你去拟个章程来;顶好在年里办妥当,明年开头,家家都是一本新帐,界限分明,清清楚楚。你说呢!”

 唐子韶一楞,心里七上八下,念头很多;定一定神说:“大先生,年底下,景况好的要来赎当头;年过不去的,要求当当,生意正忙‮候时的‬,来个大调动,不弄得天下大?”“这话倒也不错。不过章程可以先拟,叫大家预备起来;一过了年,逢到淡月,再来调动。”

 “是的。这样子才是正办。”

 奉命回来,唐子韶立即找到管包潘茂承,关起门来密谈。原来唐潘勾结舞弊,已历多年;毛病最多的是满当的衣服——公济典为了满当的衣服太多,特为设了一家估衣铺,招牌叫做“公济衣庄”;各典满当的衣服,都发衣庄去叫卖,有的原封不动,有的是掉了包的,明明一件八成新“萝卜丝”的羊裘,送到衣庄,变了一件“光板”当铺“写票,向来将值钱的东西写得一文不值,明明是个金打簧表,当票上却写的是“黄铜烂表一个”那笔龙飞凤舞的狂草,除了朝奉自己,无人能识,所以从无顾客,提过抗议;而因为如此“写票”记帐,满当之物要掉包,亦就无从查考了。

 公济典掉包掉得最凶,紫貂换成紫羔,纺绸换成竹衣,拿来跟公济衣庄的进贷帐一对,清弊毕现,那时就会弄得难看了。

 谈来谈去,唯一的挽救之道,便是根本打消这个计划。但除了以年底生意忙碌,不宜大事更张的说法,将此事缓得一缓以外,别无可以驳倒此一计划的理由。潘茂承一筹莫展;唐子韶却想到了一个万不得已的主意,不过这个主意只能悄悄去做,决不能声张;而且能不能做,还要看他的姨太太肯不肯。

 原来唐子韶是微州人,微州朝奉到外地谋生,都不带家眷;胡雪岩看他客中寂寞,三年前送了他一个名叫月如的丫头做姨太太。月如自从嫁了唐子韶,不到半年工夫,竟似胎骨变了另‮人个一‬,头发本来发黄,变黑变多了;皮肤本来糙,变白变细了;她的身材本不坏,此时越显得蜂,逗人遐思;‮是其尤‬那双眼睛,本来呆滞失神,老象没有睡足似的,忽然变得水汪汪地,顾盼之间,仿佛一道闪光,慑人心魄。

 为此,胡雪岩颇为动心,言谈神气之间,每每出跃跃试之情;唐子韶早已发觉,只是装做不知而已。如今事急无奈,才想到了这条美人计,若能说服月如,事成一半了。事先经过一番盘算,决定胁以利害“月如,”他说:“祸事临头了。”

 “祸事?”月如自不免吃惊,急急问说“你闯了什么祸?”“也可以说是我自己闯的祸。”他指着月如头上的一支翠玉钗,手上戴的一个祖母绿的戒指问道:“‮道知你‬‮道知不‬,这些东西哪里来的?”

 “不是满当贷吗?”

 “不错,应该是满当贷,我当做原主来赎了回去了。”唐子韶说“这就算做手做舞弊,查出来不得了。”“不会的,大先生为人顶厚道,你跟他老实说一声,认个错,他不会为难你的。”

 “没有用,不是我一个的事,一定会查出来。到那时候,不用大先生开口请我走路,我自己也没有这张再在杭州混了,只好回家吃老米饭。”唐子韶紧接着又哭丧着脸说:“在我自己是自作孽,心里难过的是害了你。”

 “害了我?”月如大惊“怎么会害了我?”

 “你想,第一,作弊抓到,自然要赔,你的首饰只怕一样都不会剩;第二,你跟我回微州要吃苦,那种苦,你怎么吃得来?”

 月如平时听唐子韶谈过家乡的情形,微州在万山丛中,地少人多,出产不丰,所以男人都出外经商;女人就要做男人做的事,挑水劈柴,样样都来,比江浙那个地方的女人都来得辛苦。而况,她又想到自己的身分,见唐子韶的原配,要她做低服小,早晚伺候,更是件宁死也不愿的事。转念到此,不由得大为着急“你也真是!”她埋怨着说:“正薪俸以外,每个月分‘存箱’、‘使用’、‘公’、‘当厘’、‘赎厘’。外快已经不少了,年底还有分红;舒舒服服的日子不过,何苦又另外去搞花样?”

 月如嫁过来虽只三年,当铺的规矩,已经很熟悉了。典当从“内缺”的管总、管包、管钱、管帐;到“外缺”站柜台的朝奉;以下“中缺’的写票、清票、卷包、挂牌,还有学徒,每月正薪以外,还有“外快”可分,贵重衣服,须加意保管,例收当本百分之一的酬劳,称为“存箱”;满当货卖出,取六厘,归伙友所得,称为“使用”;典当宽限,例不过五,赎当时不超过五天,不另计息,但如超过六天,要付两个月利息。遇到这种情形,多出来的一个月利息亦归伙友,称为“公”至于“当厘”是照当本一厘“赎厘”是照赎本三厘,譬如这个月当本支出十万两银子;赎本收回五万银子,就有一百两银子的“当厘”一百五十两银子的“赎厘”这些外快,汇总了每月公分,所得多寡的比例不同,唐子韶是管总,当然得大份,每个月少则五、六十两,多则上百,日子过得着实宽裕。

 唐子韶自然亦有悔意,不过“事情做也已经做了,你埋怨也没用。”他说“如今只有想法子来补救。你如果愿意,我再来动脑筋。”

 “我愿意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你要只‬说一句,愿意‮意愿不‬?”

 “哪里会‮意愿不‬?你倒说,为啥只要我说一句愿意,就有用处?”

 “这因为,你身上就有一样有用处的东西,只问你肯不肯借出来用一用?你要肯,拿出来就是。”

 月如将他的话,细细体味了一会,恍然大悟,板起脸问:“你要我借给哪个用?”

 “还有哪个?自然是胡大先生。”

 “哼!”月如冷笑“我就晓得你会出这种不要脸的主意!”“人人要脸,树树要皮,我哪里会不要脸?不过事急无奈,与其让同行骂我不要脸,不如在胡大先生面前不要脸。你说,我的打算莫非错了?”

 “你的打算没有错。不过,你不要脸,我要脸。”“这件事,他知、你知、我知,没有第四个人晓得,你的脸面一定保得住。”

 月如不作声,显然是同意了。

 “大先生。”唐子韶说:“这件事我想要跟蓉斋商量;他的脑筋好,一定有妥当办法想出来。”

 蓉斋姓施,此人是湖州德清城内公顺典的管总。为人极其能干,公顺典是他一手经营,每年盈余总是居首,论规模大小,本来在廿三家典当中排列第五、六,如今是最大的一家,架本积到三十万千文不多,胡雪岩心想,唐子韶要跟施蓉斋去商量,是办事的正道,所以毫不迟疑地同意了。“大先生,有没有话要我带给蓉斋?”

 “有的。”胡雪岩问道:“你哪一天走?”

 “我随时可以走。”

 “好的。等我想一想再‮你诉告‬。”

 “这样好了,”唐子韶问:“大先生哪天中午有空?”

 这要问胡雪岩十二个姨太太中,排行第五的宋娘子;胡雪岩有应酬都归她管,当下叫丫头去问,回话是一连十天都不空,而且抄了一张单子来,哪天人家请,哪天请人家,写得清清楚楚。

 “你问我哪天中午有空,为啥?”

 “是月如,总想弄几个菜孝敬大先生。我想不如请大先生来便饭;有什么代蓉斋的话,顺便就可以告诉我了。”听这一说,胡雪岩心里高兴,因为不但可以看看月如,而且也很想吃月如所做的菜。于是拿起单子来,仔细看了一会说:“后天中午的两个饭局,我都可以不去。就是后天中午好了。”“是,是。”唐子韶又说:“请大先生点几个菜。”

 原来月如本在厨房中帮忙,虽非灶下婢,也只是往来奔走,传递食盒;只是她生聪明,耳濡目染,也做得一手好菜。当初胡雪岩挑这个貌不出众的丫头送唐子韶,就因为他讲究饮馔,而她善于烹调之故。这三年来,唐子韶拿“三荒十月愆余”、“随园食单”中开列的食谱,讲给月如听了。如法炮制,复加改良,颇有几味连胡家的厨子都佩服的拿手菜;只是月如颇自矜其手艺,不肯轻易出手,因而不大为人所知而已。

 “月如的菜,样样都好;不过有几样做起来很费事。”“不要紧。大先生尽管吩咐。”

 胡雪岩点点头说:“做一样核桃子。”

 这就是颇费工夫的一样菜。先拿羊或猪用盐水加生姜煮,去膜切片;再挑好核桃剥衣捣烂,与片拌匀,不锅用极小的火,下停手地炒,直到核桃出油,渗入片,再用好酱酒、陈酒、香料烹透。是下酒的妙物。

 “还有呢?”

 “有一回月如做来孝敬老太太的蒸蛋,也不错。”“喔,那是三鲜蛋,不费事,还有呢?”

 “我就‮这到想‬两样。”胡雪岩又说:“菜千万不要多,多了糟蹋。再说,‮人个一‬的工夫到底有限,菜多了,照顾不到,味道总不免要差。”

 “是,是。后天中午,请大先生早早赏光。”

 唐子韶就住在公济典后面,分租了人家一进房子,三楼三底,前后厢房;后厢房朝东的一间,月如用来做厨房。楼上外面两间打通,作起坐之用;最里面一间,才是卧室。胡雪岩一到,接到楼上去坐,雪白铜的火盆,生得极旺;窗子是新糊的,虽关紧了,屋子时仍旧雪亮,胡雪岩卸了玄狐袍子,只穿一身丝绵袄,仍旧在出汗。

 坐定不久,楼梯声响,上来的月如,她上身穿一件紫湖绉袄,下面是散脚的贡呢夹——胡雪岩最讨厌年轻妇女着裙子,胡家除了胡老太太,全都是袄,月如也是如此。见了胡雪岩,裣衽为礼,称呼一直未改,仍旧叫“老爷,”她说:“发福了,气更加好,红光满面。”

 “红光是太热的缘故。”胡雪岩摸着脸说。

 “老爷穿的是丝绵,怪不得了。”月如转脸向唐子韶说“你快去看看,老爷的衣包里面,带了夹袄没有?”“对,对,”唐子韶猛然拍一下自己的额角“我早该想到的。”说着,起身就走。

 于是,月如坐下来问老太太、太太;当家的大姨太太——姓罗行四,家住螺蛳门外,因而称之为“螺蛳太太”再就是‘少爷”、“小姐”一一问到;唐子韶已经从胡雪岩的跟班手里,将衣包取来了。

 “老爷,”月如接过衣包说道:“我伺候你来换。”当着唐子韶,自然不便让她来执此役,连连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我自己来。”

 “那就到里面来换。”

 月如将胡雪岩引入她的卧室,随手将房门掩上。胡雪岩便坐在沿上,棉棉换夹,易衣既毕,少不得打量打量周围,家具之中只有一张最讲究;是张红木大,极厚的褥子,簇新的丝绵被,雪白的枕头套,旁边摆着一枚蜡黄的佛手,拿起来闻一闻,有此桂花香,想来是沾了月如的梳头油的缘故。

 “换好了没有?”房门外面在问。

 “换好了。”

 “换好?我来收拾。”接着,房门“呀”地一声推开,月如进来将换下的丝绵袄,折齐包好。

 胡雪岩这时已走到外面,正在水烟的唐子韶站起来问道:“大先生,是不是马上开饭?”

 “好了就吃。”胡雪岩问道:“你啥辰光到湖州。”“今天下半天就走。”

 “喔,那我要把代蓉斋的话‮你诉告‬,第一,今年丝的市面不大好,养蚕人家,今年这个年,恐怕很难过,你叫他关照柜台上,看货稍微放宽些。”

 “是的。”

 “第二,满当的丝不要卖——”

 “满当的丝,大半会发黄,”唐子韶抢着说:“不卖掉,越摆越黄,更加不值钱了。”

 “要卖,”胡雪岩说:“也要先把路脚打听打听清楚,如果是上海缫丝厂的人来收,决不可卖给他们。”

 “是的。”唐子答应着,却又下了一句转语:“其实,他们如果蓄心来收,防亦无从防起。”

 “何以见得?”

 “他们可以收了当票来赎啊!”

 “我就是要这样子”胡雪岩说:“人家赎不起当头,当票能卖几个钱,也是好的。”

 “大先生真是菩萨心肠。”唐子韶感叹着说。

 “‮是不也‬啥菩萨心肠,自己没有啥损失,能帮人的忙,何乐不为?说老实话,‮人个一‬有了身价,惠而不费的事,‮道知不‬有多少好做,只在有心没有心而已。”

 “大先生是好心,可惜有些人‮道知不‬。”

 “何必要人家晓得?惠而不费而要人家说一声好,是做官的诀窍;做生意老老实,那样做法,晓得的人在背后批评一句沽名钓誉,你的金字招牌就挂不牢了。”

 “是,是。大先生真见得到。不过——”

 “你不要‘白果’、‘红枣’的,谈得忘记辰光!”月如大声打断他的话“开饭了。”

 抬头看时,已摆满了一桌的菜,除了胡雪岩所点的核桃炙与三鲜蛋以外,另外蒸的是松子,炒的是冬笋鱼,烩的是火腿黄芽菜,再就是一大碗鱼圆莼菜汤与杭州到冬天家家要制的腌菜。

 “老爷吃啥酒?”月如说道:“花雕已经烫在那里了。”“好,就吃花雕。”

 斟上酒来,月如又来布菜“我怕方裕和的火腿,老爷吃厌了。”她说:“今天用的是宣威腿。”

 “你的话也说得过分了,好火腿是吃不厌的。”胡雪岩挟了一块宣威腿,放在口中,一面咀嚼,一面说道:“谈起宣威腿,我倒说个笑话你们听听。盛杏荪最喜欢吃宣威腿,有人拍他马,特为托人从云南带了两条宣威腿,送到他电报局,礼帖上写的是‘宣腿一双’,这一来犯了他的忌讳——”

 盛杏荪名字叫盛宣怀。”唐子韶乘间为月如解释。

 “犯他的忌讳,他自然不高兴罗?”月如问说。“是啊!”胡雪岩答道:“当时他就发脾气:‘什么宣腿不宣腿的?拿走,拿走!’过了几天,他想起来了,把电报局的饭司务叫了来问:‘我的腿呢?’饭司务听懂了,当时回报他:‘大人的两条腿,自己不要’局里的各位老爷把大人的两条腿吃掉了。’”

 胡雪岩说得极快,象绕口令似的,逗得月如咯咯地笑个不停。“笑话还没有完。”胡雪岩又说:“盛或者荪‮人个这‬很刻薄,专门做得便宜卖乖的事。有人恨在心里,存心寻他的开心,叫人送了一份礼去,礼帖上还是‘宣腿一双’。看那两条火腿,墨黑,大小比不上金华腿,更不要说宣威腿了。心想,这是啥火腿?就叫了饭司务来看。”

 “饭司务懂不懂呢?”月如又问。

 “饭司务当然识货,当时就说:‘大人,你的这两条腿是狗腿!’”

 这一来,月如自然又大笑,笑停了说:“原来是‘戌腿’!我也只听说,没有见过。”

 “本来就难得见的。”唐子韶说:“一缸火腿当中,只摆一条‘戌腿’,为的是取它的香味。”

 “狗是真香。可惜老太太不准进门。”胡雪岩转脸看看月如说:“老太太常常提起你炖的蛋,你明天再弄一碗去孝敬、孝敬她。”

 “唷!老太太真是抬举我。她老人家喜欢,我天天做了送去。”

 “蒸蛋要现蒸现吃。”唐子韶有个更好的办法“倒不如你把诀窍传授了小刘妈,老太太想吃就有,多少好?”

 原来胡家也仿佛宫中那样,有好几个小厨房;胡老太太专用的小房,归小刘妈管,诀窍传了给她,就省事得多了。“子韶这话,通极。”胡雪岩深以为然“月如,我倒要问你,凡是蒸蛋,不管你加多少好作料,端上桌来,总归上清下浑,作料沉在碗底,结成绷硬一块。只有你蒸的这碗三鲜蛋,作料都匀开在蛋里面,而不老,诀窍在哪里?”“诀窍是分两次蒸——”

 月如的方法是,第一次用鸡蛋三枚,加去油的火腿汤一茶杯、盐少许,打透蒸,就象极的水豆腐;这时才加作料、火腿悄、冬菇悄、是仁之类,另外再打一个生鸡蛋,连同蒸好的蛋,一起打匀,看浓淡的酌量加冬菇汤。这样上笼蒸出来的蛋,就是此刻胡雪岩所吃的三鲜蛋。“凡事说破不得。”唐子韶笑道:“说破了就不值钱了。”“不然。”胡雪岩说:“光晓得诀窍,不用心、不下功夫,弄出来也是个‘三不象’,更不必说胜过人家。月如,你说我这话是不是?”

 月如听了他的话,心里当然很舒服,绽开的笑容很甜“老爷这么说,就趁热再吃点。”说着,用汤匙舀了一匙,伸到胡雪岩口边。

 “我自己来。”胡雪岩捏住好的手,不让她将汤匙送入他口中。

 见此光景,唐子韶便回头关照侍席的丫头:“你替我盛碗饭来吃完了,我要赶上船,辰光已经很局促了。”“啥辰光开船?”胡雪岩问。

 “两点钟。”

 “呃,这倒是要快了。已经一点过头了。现在小火轮拖航船,一拖七八条,‮候时到‬不等的。”

 于是唐子韶匆匆吃完了饭,向胡雪岩告辞;月如要送他下楼,到得楼梯口,却让唐子韶拦住了。

 “你陪陪大先生。辰光够的,航船一定赶得上。去了总有三天耽搁,你火烛小心。”

 “我晓得,你放心去好了。”月如又叫那丫头:“你送老爷下楼,就到厨房里去帮陈妈的忙,这里有我。”

 月如说完了,却仍站在原处,直待脚步声消失,方始回身,顺手把楼梯间的门关上,活络门闩一拨,顿时内外隔绝。

 胡雪岩心中一动,这倒有点象《金瓶梅》开头那种情形了。“胡大先生”变了“西门大官人”;不过唐子虽说‮来起看‬象王婆,倘或航船赶不上,回家来撞见了,一下变成了武大郎,‮是不那‬开玩笑的事。

 “会不会唐子韶起黑心,做好仙人跳的圈套要我来钻?”胡雪岩在心中自问,同时抬眼去看月如的脸色。

 她的脸色很平静,使得胡雪岩心里也平静了;想想唐子韶即令“起黑心”也还没有这样的胆子。月如更没有理由陪唐子韶扮演仙人跳;‮来起看‬是有所求,出此下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样想着,心思便野了“月如,”他说:“我好懊悔,不该把你许给老唐的。”

 “为啥?”

 “还要我问?”胡雪岩捏着她的手说:“你是不是装糊涂?”“我不是装糊涂,我是怨我自己命苦。一样是做小,为啥不配住‘十二楼’?”

 胡雪岩造了一座走马楼,共分十二区,安置十二个姨太太,所以这座走马楼又称十二楼。

 听她话中有怨怼之意,胡雪岩便即说道:“你也不要怪我。哪晓得你今天会是这样子的!”

 “我怎样?月如还不是月如。”

 “苏秦不是旧苏秦。女大十八变,不过人家没有你变得厉害。你除了——”胡雪岩将话咽住了。

 月如却要追问:“除了什么?除了会弄几样菜,没有一样中老爷的意的。”

 “样样中意,除了——”

 “喏,说说又不说了。我顶不欢喜话说半句。”

 “你不动气,我就说。我美中不足的是,一双大脚。”

 “脚大有什么不好?李中堂的老太太就是一双大脚。”

 李中堂是指李鸿章,据说李瀚章当湖广总督时,养老母;李鸿章亦先期由天津赶到武昌去候,官船靠岸,码头上挤满了一城文武。止岸到总督衙门,顶马、跟马几十匹,职事衔牌加上“导子”长到前面鸣锣喝道,后面听不见。李太夫人的绿呢大轿,左右扶轿杠的是两个当总督的儿子;倾巷来观的武昌百姓,无不羡慕,说“李老太太真好福气。”

 那李老太太自然也很得意;得意忘形,不知不觉间将脚尖伸出轿帘以外,原来李老太太是天足,看热闹的百姓,不免窃窃私议,李鸿章发觉了,自不免有些窘,当下向轿中说道:“娘,请你把脚伸进去,出来不雅观。”

 谁知一句话恼了李老太太;实在也是为她最恨人家说她大脚,不免恼羞成怒,当时大声说道:“你老子不嫌我大脚,你倒来嫌我!”

 这是很有名的一个笑话,所以月如也知道,胡雪岩使即笑笑说道:“好,好,我不嫌你。”

 “实在也没啥好嫌的。你不晓得大脚的好处。”“喔,你倒说说看。”

 月如眨着眼思索着,突然脸一红,而且白了他一说:“偏不‮你诉告‬。”

 胡雪岩心里有点发,笑嘻嘻地说道:“你倒把脚伸出来让我看看。”

 “不要!”月如答得很简捷,同时将一双脚往椅子后面缩了去。

 于是胡雪岩又想到了《金瓶梅》,很想照西门庆的办法,故意拂落筷子,俯身去捡时,便好捏一捏她的脚,不道念头还未转定,月如却开口说话了。

 “我的一双脚,你总看得见的。”

 “喔,”胡雪岩问:“啥辰光?”

 月如不答话。

 “月如,”胡雪岩伸过手去,握着好的手说:“你坐过来,我有话跟你说。”

 “你坐在那里,不也好说?”

 “不!这话要‘咬耳朵’才有味道。”

 杭州话“咬耳朵”是耳语之意“又没有人,要咬啥耳朵?”月如话虽如此,还是将一红木圆凳移了过来,坐在胡雪岩身边。

 胡雪岩将左手伸了过去,揽着她那又细又软的,凑过头去,先好好闻一闻她的头发,然后低声说道:“你现在就去洗脚,好不好?”

 “不好!”月如很快地回答。

 “咦!不是你自己说的。”

 “不错,我说过的。不过不是今天。”

 “那末,哪一天呢?”

 月如不答,但任由胡雪岩越搂越紧,却并无挣拒之意;好久,才说了声:“好热,”接着略略坐直了身子,伸左手去摘衣钮,从领子到腋下那一颗,都解开了,衣襟半掀,芗泽微闻;胡雪岩坐在她的右面,要探摸她的前,只是一举手之劳,但他宁愿先把话问清楚。

 “你‮么什为‬不说话?”

 “叫我说啥?螺蛳太太晓得了,我怎么还有脸到元宝街?”“她从哪里去晓得?跟我出来的人,个个都是嘴紧的人。”月如又不作声了,看样子是肯了,胡雪岩便耐心地等着。“我炖了鸭粥在那里,要不要吃一碗?”

 “等歇再吃。”胡雪岩站起身来,顺手拉了她一把。

 月如收拾了铺,又洗了手,然后开楼门叫丫头从厨房里将一锅鸭粥端了来。随即遣走丫头,亲手盛了一碗捧给胡雪岩,她自己也盛了半碗,在一旁相陪。

 “老爷,”月如闲闲问道:“是不是说廿三家的管总,要来个大扳位?”

 “是啊!老唐到德清就是商量这件事去的。”

 “你预备把老唐调到哪里?”

 “这还不晓得。”

 “怎么你会不晓得呢?”

 “‘凭天断’我怎么会晓得?”

 “啥叫‘凭天断?’”

 “签。”胡雪岩签说:“廿三家典当分做大中小三等,分等签,譬如顶大的有八家,这八家的管总合在一起签,到哪里是哪里。”

 “这样说,老唐到苏州到苏州,到镇江到镇江?”“不错。”

 听得这话,月如将筷子一放,掩着脸踉踉跄跄地奔回卧室。胡雪岩大吃一惊,随即也跟了进去,只见她伏在上,双肩耸动着在哭。

 “月如,月如!”

 尽管他推着她的身子,她却不理,但哭声仿佛止住了。“你到底为啥?无事端端地哭得好伤心。”

 “我‮不么怎‬要伤心?”月如脸朝里口发怨言:“你死没良心!把我骗到手,尝过新鲜了,马上想这么一个法子!叫老唐带着我充军充到外县,你好眼不见为净!

 “这是从哪里说起?”胡雪岩不由得笑“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你会把毫不相干的两桩事情扯在一起!”

 “哪里是毫不相干?老唐调到外县,我自然要跟了去,你好象一点都不在乎,玩过就算数了。”

 这番指摘,不能说她没有道理,胡雪岩细想了一会说道:“你也不一定要老唐去,我替你另外买一幢房子。”“做你的小公馆?”

 “‮是不也‬啥小公馆——”

 胡雪岩有些词穷了,月如却毫不放松。

 “不是小公馆是啥呢?”她说:“就算作为是老唐买的房子,我‮人个一‬住在杭州,别人问起来,我怎么回复人家?而且你要来了,总归有人晓得的;跟你的人不说,自然会有人到螺蛳太太面前去说,总有一天带了人打上门来。那时候我除了投河跳井,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话说得驳不倒,胡雪岩楞了好半晌说:“月如,你晓得的,廿三家管总调动的事在前;我们今天会睡在一,是我连昨天‮有没都‬想到的事。本来是两桩不搭界的事情,现在倒好象扯在一起了。你倒说说看,有啥好办法?”

 月如故意沉了一会,方始说道:“办法是有。先要问你,你是只想今天捡捡便宜呢,还是仍旧要我?”

 “仍旧要你。”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原样不动。”

 “怎么叫原样不动?”

 “别家的管总,你尽管支调动,老唐仍旧管公济,”月如又说:“老唐是帮你管典当的头脑,跟别家不同,他不动是说得过去的。”

 “那怎么说得过去?一有了例外,大家不服。”“那就大家不动。”月如又说:“我是不懂做生意,不过照我想,做生意全靠人头,忽然之间到了陌生地方,两只眼睛墨黑;等到你看清楚,生意已经让别家抢走了。”胡雪岩心里七上八下,盘算来盘算去,苦无兼顾的善策,最后叹口气说:“只好大家不动。”

 唐子韶“美人计”元宝街的下人很快地都知道了;不过胡老太太治家极严,将“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句俗语,奉为金科玉律,所以没有人敢到十二楼去说这个秘密。

 但近处未传,远处却传到了;古应以抑郁的语气,将这件事告诉了七姑,而七姑不信。

 “小爷叔不是这种人。如果为了女人会把生意上商量好的事,推翻不算;小爷叔哪里会有今天这种场面,老早败下来了。”

 “我懒得跟你争。好在他就要来接左大人了,你不妨当面问问他。”

 “我当然要当面问他。”七姑继续为胡雪岩辩护“廿三家典当管总仍然照旧,一定有他的道理。小爷叔的打算不会错的。”

 第二天,胡雪岩就到了,仍旧住在古家;应酬到半夜十一点多钟才跟古应一起回家,七姑照例预备了宵夜在等他们。

 把杯闲谈之际,七姑闲闲问道:“小爷叔,你廿三家典当管总调动的计划,听说打消了,是为啥?”“,七姐,请你不要问了。”

 一听这话,七姑然变,立即问说:“为啥不要问?”“七姐,有趣的事,大家谈谈;没趣的事谈起来,连带你也不高兴,何苦?”

 “这样说,是真的了。真的姓唐的做了圈套,请你胡大先生去钻。小爷叔,你怎么会做这种糊涂事?”

 说到“糊涂”二字,嘴已经歪了,眼睛也斜了,脸红如火;古应叫声:“不好!”赶紧上前去扶,七姑已在凳子上坐不住,一头栽在地上,幸好地上铺了极厚的波斯羊地毯,头没有摔破。

 “是中风!”胡雪岩跳起身来喊道:“来人!”

 于是一面叫进人来,扶起七姑,一面打发人去延医——胡雪岩关照去请在咸丰年间曾入宫“请脉”、号称太医的曹郎中,但古应相信西医,且有一个识的医主,名叫艾礼,所以另外派人去请。

 时已夜半,叩门将医生从上叫起来,自然得费些工夫。古应倒还沉得住气,反是胡雪岩异样地焦争不安,望着躺在软榻上,闭着眼“呼噜、呼噜”只在喉间作痰响的七姑着手蹀躞不停。‮道知他‬七姑是听到他做了没出息的事,气恼过度,致生此变。倘或不治,则“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会一辈子疚歉在心,日子还过得下去?

 好不容易将医生等到了,先来的是艾礼,一看七姑躺在那里,用英语跟古应说中风的病人,不宜横卧。古应随即叫两名仆妇,把七姑扶‮来起了‬,靠在安乐椅上,左右扶持。西医看病,没有“男女授受不亲”那一套,艾礼打开皮包,取出听诊器挂在耳朵上,关照古应解开七姑的衣钮,拿听筒按在她前听心跳。诊断完了,撬开牙关,用温开水设法将他带来的药丸,让她了下去。然后告诉古应,六小时以后,如能苏醒,性命可保,他天亮后再来复诊。正在谈着,曹郎中到了;艾礼脸色不大好看,抗议式地对古应说,看西医就不能看中医。这一下,让古应为难了,跟胡雪岩商量,应该怎么办?

 “你相信西医,自然是你作主。曹郎中,病情他照看,方子由他照开,不吃他的药就是了。”

 “不错,不错!这法子好。”古应照他的话办。

 艾礼的本领不错,到了天亮,七姑居然张开眼睛了,但胡雪岩却倦得睁不开眼睛。

 “小爷叔,你赶紧去睡一觉,下午还要去接左大人。”古应说:“尽管放心去睡,‮候时到‬我会叫你。”“能放心睡得着倒好了。”

 “小爷叔,死生有命;而且看样子也好转了,你不必担心。”话虽如此,胡雪岩如何放心得下?双眼虽涩重得睁不开,睡却睡不好,时时惊醒,不到中午就起身了。

 “艾礼又来看病,说大致不要紧了,不过风瘫恐怕不免,带病延年,活上十几年的也多的是。”古应说道:“小爷叔办正事去吧,可惜我不能陪你;见了左大人,代我说一声。”“好,好!我会说。”

 左宗棠等过了慈禧太后的万寿,方始出京,奉准回籍扫墓,十一月甘五到湖南省城长沙,第一件事是去拜访郭嵩焘。

 郭嵩焘与左宗棠有一段重重纠结的恩怨。当咸丰八年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中时,一切独断独行;一天骆秉章在签押房里看书,忽然听见辕门放铳,看辰光不是每天正午的“午时炮”便问是怎么回事?听差告诉他:“左师爷拜折。”连上奏折他都‮道知不‬,湖南巡抚等于左宗棠在做;因而得了个外号,叫做“左都御史”巡抚照例挂“右副都御史”衔,叫左宗棠为左都御史,意思是说他比“右副都御史”巡抚的权还要重。

 其时有个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湖北恩施人,声名不佳,有一次去见左宗棠,谈到永州的防务情形,樊燮一问三不知,而且礼貌上不大周到,左宗棠大为光火,当时甩了他一个大嘴巴,而且立即办了个奏稿,痛劾樊燮“贪纵不法,声名恶劣”其中有“目不识丁”的考语,也不告诉骆秉章就发出去了。樊燮是否“贪纵不法”犹待查明,但“目不识丁”何能当总兵官?当下先革职、后查办。这“目不识丁”四字,在樊燮心里,比烙铁烫出来的还要深刻“解甲归田”以后,好在克扣下来的军饷很不少,当下延聘名师教他的独子读书,书房里“天地君亲师”的木牌旁边,贴一张梅红笺,写的就是“目不识丁”四字。他告诉他的儿子说:“左宗棠不过是个举人,就这么样的神气;你将来不中进士,不是我的儿子。”他这个儿子倒也很争气,后来不但中了进士,而且点了翰林,早年就是名士,此人就是樊增祥。

 一方面教子,一方面还要报仇”樊燮走门路,告到骆秉章的上司,两广总督官文那里,又派人进京,在都察院递呈鸣冤。官文为此案出奏,有一句很厉害的话,叫做“一官两印”意思是说有‮人个两‬在做湖南巡抚。名器不可假人,而况是封疆大吏;这件事便很严重了。

 其时郭嵩焘是南书房翰林,他跟左宗棠的胞兄左宗棠植是儿女亲家,与左宗棠当然很,深知他才气过人,便跟同为南书房的翰林潘祖说:“左季高如果不在湖南,一定保不住;东南大局,不复可问。我跟他同乡,又是姻亲,不便进言,老兄何妨上个折子。”

 潘祖荫听他的话,果然上了上折子,铺叙他的功绩以后,作了个结论:“国家不可一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无左宗棠”咸丰一看,为之动容,当即传旨问曾国藩,左宗棠是仍旧在湖南好呢?还是调到曾国藩大营中,以便尽其所长。曾国藩回奏,左宗棠“刚明耐苦,晓畅兵机,”于是奉旨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

 左宗棠因祸得福,多亏得潘祖荫、郭嵩焘,但他对潘、郭的态度,大不相同。左宗棠除了“三节两寿”必送一份极厚的礼金以外,知道潘祖荫好收藏金石碑版,当陕甘总督时,凡是关中有新出土的碑,初拓本一定专差赍送潘祖荫,有时甚至连原碑都送到潘家。

 郭嵩焘是在洪杨平后,奉旨出任广东巡抚,两广总督名瑞麟,与巡抚同驻广州;“督抚同城”常不和睦,瑞麟贪而无能,但为内务府出身,有事可直接诉诸两宫太后,靠山很硬,所以郭嵩焘深受其掣肘之苦而无可如何。

 哪知处境本已很难的郭嵩焘,万想不到多年好友,且曾加以援手的左宗棠会跟他为难,为了协饷,除致函指责以外,且四次上奏折,指摘郭嵩焘,措施如何不然。郭、左失和的原因,有种种传说,传最盛的一个说法是,当郭嵩焘放广东巡抚时,湘文庙忽产灵芝;郭嵩焘的胞弟郭焘写给老兄,以为是他开府的吉兆。左宗棠得知其事,大为不悦,说“文庙产灵芝,如果是吉兆,亦当应在我封爵一事上面,与郭家何干?”由此生了意见。

 其实,湘文庙产灵芝,是常有之事,左宗棠亦不致小气到连这种事都要争。真正的原因是,洪杨军兴以后,带兵大员,就地筹饷,真所谓“有土斯有财”李鸿章最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始终霸住江苏,‮是其尤‬上海这个地盘不放;左宗棠却只得浙江一省,每苦不足,看出广东是大有生发之地,所以狠狠心不顾盛谊友情,一再攻讦郭嵩焘。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由他的大将蒋益澧接了郭嵩焘的手。不过蒋益澧的广东巡抚,干不多久就被调走了。

 郭嵩焘因此郁郁不得志。光绪建元,起用在籍大员,他跟曾国荃同被征召至京,曾国荃放了陕西巡抚,因为不愿与陕甘总督左宗棠共事,改任河东河道总督;郭嵩焘则奉派为福建按察史;这在当过巡抚的人来说,是很委屈的,不过他还是接了事。不久,诏命开缺,以侍郎候补,充任出使英国钦差大臣。

 其时云南发生英国公使翻译马嘉理,赴滇缅边境接来自印度的探险家,不意为官兵所戕,因而引起很严重的涉。英国公使威妥玛表示,郭嵩焘出使英国,如果在国书上表明中国认错字样,可即赴任,否则应候云南案结后再赴英国。总署诸大臣都认为中国不能认错,郭嵩焘亦就不能出国;奉旨署理兵部侍郎,并在总署行走。

 郭嵩焘对办洋务,一面主张公平合理,认为非此不足以折服洋人。他认为马嘉理被戕一案,云南巡抚岑毓英不能说没有责任,当案发以后,意存掩护,又不查明杀害情由,据实奏报,一味诿罪于深山中的野人。而中朝士大夫又因为官兵所杀的是洋人,群起袒护岑毓英,以至于英国更觉不平,态度亦趋强硬。这件纠纷固结不解,全由不讲公平、不讲事理之故,因而奉命入总署之,便单衔上奏,请旨“将岑毓英先后酿成事端之外,部严加议处,以为恃虚骄之气,而不务沉心观理、考察详情,以贻累国家者戒。”郭嵩焘平时讲洋务,本已为守旧的“卫道君子”所不满;如居今然参劾杀洋的岑毓英,在他们看,显然是私通外国,因而引起了公愤,连他平素往来密切的朋友、门生,对他亦很不谅解,湖南则有许多人不认他是同乡。此外京师有人做了一副对联骂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到得第二年七月底,中英订立烟台条约“滇案”解决;郭嵩焘可以启程赴英国了,当时称为“放洋”;而“放洋”以前又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

 有个广东人叫刘锡鸿,原任刑部员外郎;此人是郭嵩焘在广东的旧识,谈起洋务来,颇为投机。此时希望跟郭嵩焘一起放洋。但谈洋务是一回事,办洋务又是一回事,郭嵩焘认为刘锡鸿脾气太刚、好意气用事,而办洋务是“水磨工夫”颇不相宜。哪知刘锡鸿不死心,托出郭嵩焘的一个好友朱孙诒来关说。朱孙诒向郭嵩焘说:“你批评他不宜办洋务的话,我都跟他说了,他亦很有自知之明,表示一切不问,你只当带一个可以谈谈,以解异国寂寞的朋友好了。”

 听得这样说,郭嵩焘可怜刘锡鸿穷困不得意,便上奏保他充任参赞。刘锡鸿是个司员,而且只是六品的员外郎,论资格只能当参赞。

 不过上谕下来,竟是“刑部员外郎刘锡鸿着即开缺。以五品京堂候补,并加三品衔,充出使英国副使。”这种例子,殊为少见;其中有个内幕,军机大臣李鸿藻对郭嵩焘的态度,有些怀疑,怕他出使后,处处帮英国人讲话,因而提拔刘锡鸿,以副使的身分去钳制正使。

 这刘锡鸿是个不明事理的人,以为李鸿藻派他去当“打手”所以谢恩以后,便去看郭嵩焘,责问他为何不保他当副使而当参赞?说他不够朋友,另外还有很难听的话,等于是骂了郭嵩焘一顿。

 郭嵩寿气得半死,总是遇到这种恩将仇报的人,只好自怨命中注定。后来刘锡鸿果然处处跟他为难,而且大吵大闹,不顾体统,郭嵩焘写信给李鸿章,形容共事为“鬼嗥于室,狐啸于梁”公使馆的上下不安,可想而知。

 其时刘锡鸿已调充驻德公使,可以单衔上奏,彼此互劾,而由于刘锡鸿有李鸿藻撑,占了上风。李鸿藻的门下,赫赫有名的“翰林四谏”之一张佩纶,上奏“请撤回驻英使臣。”郭嵩焘大为气,一再求去,终于在光绪五年七月改派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接替郭嵩焘,不过刘锡鸿亦同时垮台,改派郭嵩焘所欣赏的李凤苞使德。这时李鸿章办争的结果。

 郭嵩焘在英国博得极好的声望,所以于郭之去,多表惋惜。郭嵩焘原配早死,继室下堂,只带了个姓梁的姨太太赵贡,照她的身分是不能觐见维多利亚女王的,竟亦破例特许。但在英国如此,回国后郭嵩焘自知李鸿藻这班人不会放过他,而且已六十二岁,因而决意引退,一到上海即称病,不回京复命,而请开缺,终得如愿以偿,回湖南后住在长沙。身虽在野,并不消极,关于时政,特别是洋务方面,常跟李鸿章,曾国荃书信往来,细作讨论。日子过得也还闲适。

 这一年——光绪七年,郭嵩焘年初年尾有两件比较快意之事,一件是二月间,调回国充任通政使司参议的刘锡鸿,因为李鸿章敲掉了他的“洋饭碗”记恨在心,奏劾李鸿章跋扈不臣,俨然帝制。李鸿章正在红‮候时的‬,刘锡鸿自不量力,出以此举,自然是自讨没趣,上谕斥责其“信口诬蔑,部议处。”结果竟落得个革职的处分。

 再一件就是左宗棠来拜访。排扬阔极,顶马、跟马、高脚牌,前呼后拥一顶绿呢大轿,内中坐的是头戴宝石顶、双眼花翎,身穿四开禊袍黄马褂,鼻架一副大墨晶镜的东阁大学士恪靖侯。首府长沙知府及首县长沙县,早就在郭嵩焘家附近,清道等候;湖南省的藩、两司、修补道等等,亦来站班。可是郭家双扉紧闭,拒而不纳,左宗棠只好在大门口下桥,由戴红顶子的“材官”上门投帖。

 “不敢当,不敢当!”郭家门上到左宗棠面前,打千说道:“请大人回驾。”

 左宗棠早已料到有此一着,一点都不生气,和颜悦地答说:“你跟你家老爷去回,说我是来看五十年的故人;便衣不恭敬,所以穿了官服来的。”

 门上一进去,久无消息;首县看“爵相”下不了台,硬闯进去跟郭嵩焘打躬作揖,说是如果不见,全城文武亦都僵在那里了。请他体恤下情。总算说动了郭嵩焘,开正门接,不过他自己只是站在大厅上等候。

 “老哥!”左宗棠见面便说:“宗棠无状,特来请罪。”接着,拂一拂马蹄袖,捞起四开禊袍下摆,跪了下去。“不敢,不敢!”郭嵩焘也只好下跪答礼。

 随从官员,将主客二人都搀扶‮来起了‬,左宗棠便自责当年的不是;也不解释是为了军饷“有土斯有财”的缘故,只连声:“是我该死,是我荒唐。”

 左宗棠一向健谈,谈西征、谈边防、谈京里的新闻;又从曾国藩谈起往事,一直到中午‮有没都‬告辞的意思,郭嵩焘也不便象督抚会客那样“端茶碗送客”便只好留饭。

 随从倒是有首县办差,从长沙第一家大馆子玉楼东去叫了酒席来,在附近的关帝庙接待;左宗棠却必须是郭嵩焘的家庖,才是待客之道。好在湘军出身的达官,除了胡林翼以外,都不甚讲究饮食;左宗棠喜欢吃狗,称之为“地羊”有此一味,加上腊味,再炒一盘去骨的东安,在他便是盛馔了。

 一顿饭吃到未末申初,左宗棠方始兴尽告辞。临行时做个手势,材官递上一个红封套:左宗棠双手奉上,口中说道:“不腆之仪,聊助卒岁,务请赏收。”

 郭嵩焘不肯收,左宗棠非送不可。当着好此湖南的文武官儿,郭嵩焘觉得起了争执。有失体统,便收了下来,不过,心里已经打算好了;拆开封套一看,是康钱庄所出的一万两银票,当即提起笔来批上“注销”二字,拿个信封装了,送到左宗棠的行辕。照道理是要回拜的,郭嵩焘也免了这套俗礼。左宗棠到头来,还是讨了个没趣。

 十二月初二到湘,当天晚上,就收到一道由湖南巡抚衙门专派差送来的军机处的“廷寄”

 廷寄中说,有人参劾湖广总督李瀚章“任用私人,纵容劣员,该省防缺军额,虚糜帑金,贻害地方;李瀚章本人黩货无套,民怨深”原奏胪列了李瀚章许多劣迹,其中情节重大者四款:

 一、湖北全省厘金,岁收三、四百万,报部则仅四万。

 二、竹木税年收百万,报部仅三万。湖广总督衙门每用银七百五十两,即在此中开支,年耗帑银二十七万余两。三、以公家轮船,载运私货,公然贩卖。

 四、要李瀚章在扬州、芜湖均设有当铺。

 清朝的规制,凡是督抚被参,视情节轻重作不同的处置。情节较重者,常由京里特派大员,至少是尚书,且须资格较被参督抚为深的,前往查办。为了防备被参督抚事先湮灭证据,所以明发上谕中只说派某人往某地出差;所谓“某地”决非被参督抚所管的省分,譬如说派到四川出差,湖北是必经之地;一到武昌,立即传旨,随带司员马上动手,封库的封库,查帐的查帐,来他一个措手不及。

 情节轻微,或者有意把案情看得不重,便就近派官阶资格较高者查办或查复。左宗棠奉到的上谕是:“将所奏各节,确切查明,据实具奏。”这是查复,不是查办,可是左宗棠不理这一套。

 十二月十三到武昌时,李瀚章已经接到李鸿章的通知,知道左宗棠是来查案。须先示意布政使衔候补道杨宗濂告假回籍。此人在咸丰末年,以户部员外郎在原籍江苏金坛办团练。同治元年,江苏士绅凑集了十八万银子,雇用英国轮船到安庆,接淮军到上海打长时,杨宗濂就是往来奔走接头的人;以此渊源,与李鸿章的关系很深,李鸿章剿捻匪那两年,杨宗濂替他管过营务处。以后一直在湖北当道员,李氏兄弟相继督鄂,杨宗濂由“李大先生”的部属变为“李在先生”的部属,管理汉口“新关。”

 “关差”一向是好差使,汉口是长江的第一个大码头,收入以竹木税为大宗。西南深山中的木材,以湘西辰州为集散地,扎成“木排”由沅江入庭湖,经岳入长江,在汉口易。左宗棠早就听湘西的“排客”谈过,汉口“新关”收竹木税的种种弊端,所以一到武昌,就要找杨宗濂。由于是奉旨查案,所以左宗棠跟李瀚章不作私人的交往,在行辕以一角公文咨湖广总督衙门“请饬杨宗濂到案备询”而复文是“该员业已告假回籍,无从传饬”

 这一下左宗棠大为光火,用“札子”下给汉黄德道及武昌府“催令杨宗濂迅赴江宁问话”一面出奏:“臣前次回湘,路过新关,杨宗濂避而未见;此次又先期告假回籍,是否有意规避,虽未可知,而查询杨宗濂素声名平常、情浮动,则众论相同,无代其剖白者。”至于经收竹木税有无弊端“应俟查取票底簿,传杨宗濂到案质询,方照核实。”接着声明:因为须赴两江接任,所以传杨宗濂到江宁备询,同时以“贪鄙狡诈”的考语,请旨将杨宗濂“先行革职,听候查办”

 此外汉黄德道何维键、候补知府李谦,都是李瀚章的私人,左宗棠亦毫‮气客不‬,对何维键以“庸软无能”四字考语,奏请“开缺送部引见”意思是请慈禧太后亲自考查,对李谦则谓之“善圆通、难期振作”请旨湖北巡抚彭祖贤“察看。”

 奏折中还将李瀚章训了一顿,他说:李瀚章一门,遭逢圣时,功名大显,亲游,能自立的亦颇不乏人。不过依附者亦很多,当时随从立功,身致富贵者,又各有其亲友,辗转依附,久而久之恃势妄为,官府处置为难,不能不作姑息;乡里受其欺凌,亦惟有敢怒而不敢言,由于“贤者不肯规之这以正,懦者畏其忌嫉,谣诼纷兴、事端叠起,洵非家门之福。宜以身作则,毋与乡邦人士争势竟利,遇事敛抑,免为怨府,其李鸿章、李瀚章所难尽言者,臣等忝仕疆圻,亦当尽心化诲,俾知以义为利、如思保世承家,为报国之本,则李氏亲友之福,亦李鸿章、李瀚章一门之福也。”话说得很‮气客不‬,但左宗棠自以为对李瀚章多所开,帮了他很大的忙。十二月十九拜发奏折以后,随即坐长江轮船,鼓棹东下,到江宁拜印接任。

 因为如此,使得胡雪岩扑了个空。原来左宗棠原先的计划是:回湖南原籍祭祖扫墓以后,南下由广东至福建,自厦门坐特派的南洋兵舰到上海,再转江宁接任。这是为了一履旧百战立功之地,同时还有“南洋大臣”巡海之意。不想一到湘,有奉旨查复李瀚章纵容劣员一案,前后耽误了十一天,不能不走捷径,在年前赶到江宁接任。

 “既然如此,小爷叔你回杭州过年吧。”古应说:“过了年,我陪小爷叔专程到南京去一趟。”

 也只好这样子。不过,七姐的病,我实在不放心。”“不要紧的。人是醒过来了,只要慢慢调养,逐渐会好的。医生说:中风这种病,全靠调理。将来总归带病延年了。”

 胡雪岩跟七姑情如兄妹,看她人虽醒了,却还不能说话;不过人是认得的,一见双泪交流,嘴翕动,不知多少有苦难言,胡雪岩‮住不忍‬也掉眼泪。

 “小爷叔,小爷叔,千万不要如此。”古应劝道:“这样子反让病人心里难过。”

 胡雪岩点点头,抹掉眼泪,强作颜,坐在病榻前向七姑说道:“七姐,年底下事情太多,我不能不走。你慢慢调养,我记得你的八字上,说你四十四岁有一关,来势虽凶,凶而不险,过了这一关,寿至七十八。今年年内,算壬午年,你正好四十四;你这一关应过了,明年秋天,老太太等你来吃寿酒。”

 七姑口不能言,却听得懂,只在枕上摆头,表示会意。

 “还有句,七姐,那种荒唐事情,偶尔一回,以后决不会再做了。”

 七姑致疾之由,便是由于气恼胡雪岩的荒唐,所以这句对她是最好的安慰,居然含着泪笑了。

 离了病榻,打点回乡;当天晚上,古应为胡雪岩饯行,只为七姑在病中,所以在家由厨娘备了几味精致的肴馔,也不邀陪客,只是两人对酌。

 在餐桌上,采运局的司事送来了一封信,是左宗棠自湘所发,告诉胡雪岩因为奉旨赴武昌办案,原来的行程取消;武昌事毕,经赴江宁,约胡雪岩灯节以后,在江宁相会。

 此外又托胡雪岩查一件事,说是“江苏司关厘局,及鄂湘皖西为督销局,每月均有专拨之饷,其细数如何,乞为密访见示。”

 胡雪岩看完信,沉了好一会说:“我看,左大人对李合肥要动手了。

 “喔,小爷叔看出苗头来了?”古应问道:“‮样么怎‬动手法?”

 “这还言之过早。而且动手也要看机会,不过左大人现在已经有这个意思了。”

 原来李鸿章的淮军有好些部队,驻扎在江苏,湘淮军都是子弟兵,先命使将,后招募;募兵成营,即以统率将官之名命名,吴长庆所部名“庆字营”有一营在江苏;“刘六麻子”刘铭传虽已挟其宦囊,在合肥原籍构筑“大潜山房”饮酒赋诗,大过儒将的,但“铭字营”的番号依旧,不过由李鸿拿他们一分为二,一部分由记名提督刘盛休统带,驻山东张秋一带,防守运河要口;一部分福建提督唐定奎率领,驻防江苏、靖江两县,另有铭字先锋马队之营,驻扎江苏宿迁,主要的任务,亦是防运河沿岸一带有警,可以迅速赴援。

 李鸿章的淮军中,亦有原为湘军的将领,此人名叫郭松林,他的旧部名为“武毅军”有十营为江防军,亦驻江、靖江境内,有五营为海防军,驻扎上海、宝山两县境内。这些部队,都由江苏发饷。所谓“司关厘局”司指藩司,关指海关,厘指厘金,局指捐局、税局以及淮盐督销局。

 两淮出盐,盐课收入为两江一大财源。但上江安徽、下江江苏两省的人吃不完两淮的盐,所以淮盐有指定的销售地区,称为“引局”;分布在鄂、湘、西、皖四个省分,西非山西而是江西。这四省都有淮盐督销局,收入亦归两江。“也不回杭州查,也不叫采运局去办,我有个极方便的法子。叫老宓写信到各处问一问,就差不多了。”胡雪岩口中的“老宓”名叫宓本常,宁波人。他是丰雪记沪庄的档手;沪庄是丰总号,由他分函各地丰联号一查“司关厘局”近几个月汇款到淮军后路粮台的数目,每个月的负担,大致就可以算出来了,确是个很方便的办法。“不过”古应说:“既然左大人是要攻李合肥,这件事就要稳秘,这样子做法,会不会有风声传出去?”“有啥风声传出去?”胡雪岩说:“譬如,你是南昌丰的档手,我问你江西淮盐督销局每个月汇到江宁淮军后路粮台的款子有多少?你怎么会‮这到想‬是左大人要查了有作用的?”“不错,不错。我是知道了有这么件事,才会顾虑,‮道知不‬,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不过,小爷叔,既然各处都是汇到江宁,那又何必费事,只要江宁丰查一查,总帐不就出来了?”

 “啊!啊!”胡雪岩在自己额头上拍了一下“脑筋不灵了!‘子放’,真是多余的。”

 于是第二天在上船之前,胡雪岩就办好了这件事,只不过写两封信,一封是写给左宗棠,说江苏各处解淮军后路粮台的款项,似乎除了委托丰以外,别无更简易的通汇之法,所以已发函江宁丰开单径呈辕门,如有缺漏,另再没法查报。此外叙明,准明年灯节以后,到江宁叩。一封是写给江宁谒丰的档手,照办其事。

 “小爷叔,”古应问:“开年什么时候来?”“总在上灯前后。”

 “好!‮候时到‬我陪小爷叔一起到南京。”

 “我当然巴不得你陪了我去,不过,也要看七姐的情形。”“那时候一定不要紧了。”古应又说:“阿七得病,小爷叔回去了不必提,过年了,何必让老太太记挂。”胡雪岩不答,沉了好一会,叹口气说:“我实在没有想到,七姐为了我,会这样子在意。”

 古应言又止,考虑了一会,终于说了出来“小爷叔,既然你‮来出看‬了,我就索说吧!阿七为小爷叔担心,‮是不也‬一天两天的事了。她常说:树大招风。小爷叔无心结下的怨家,大概不少。这倒还在其次,这几年小爷叔用的人,大不如前,有的本事有限,有的品不好。她说,她还真‮道知不‬小爷叔的眼光,为啥不大灵了?是事情太多太杂,还是精神不济,照顾不到,或者是有别的缘故?”  m.iSJxS.cOm
上章 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