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卷二十(起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十有二年,
,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伐而言围者,取邑之辞也。伐而不言围者,非取邑之辞也。(外取邑有嘉恶当书,不直言取邑者,深
中国之无信也。前九年伐得郑,同盟于戏。楚伐郑不救,卒为郑所背,中国以弱,蛮荆以强,兵革亟作。萧鱼之会,服郑最难,不务长和亲,复相贪犯,故讳而言围以起之。月者,加责之。○台,他来反,又音台。背,音佩。亟,去冀反。难,乃旦反。长,丁丈反。)
[疏]“邑不言围”○解云:隐五年冬“宋人伐郑,围长葛”传云“邑不言围”注云“据伐于馀丘不言围”也。今此不注者,从彼可知矣。○注“外取”至“责之”○解云:凡外取鲁邑,有所嘉,有所恶,皆当书见。昭二十五年冬“齐侯取运”传云“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为公之也”彼注云“为公取运以居公,善其忧内故书”者,是其有嘉而书也。宣元年“六月,齐人取济西田”传云“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曷为赂齐?为弑子赤之赂也”注云“子赤,齐外孙。宣公篡弑之,恐为齐所诛,为是赂之,故讳使若齐自取之者”“月者,恶内甚于邾娄子益”者,是其有恶书也,故言外取邑有嘉恶当书也。然则外取鲁邑,有所嘉,有所恶,当书取。今亦有所恶,所以不直言取邑而言围者,深
中国之无信故也。云前九年伐得郑,知九年伐得郑者,以上言“公会晋侯”以下,即言“同盟于戏”是其伐得之也。言楚伐郑不救者,即下文“楚子伐郑”经无救郑之文是也。言卒为郑所背者,即十年夏“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是其背诸夏之文。云兵革亟作者,即前年注云“三年之中五起兵”是也。云萧鱼之会,服郑最难者,正以三年之中五起兵,然后得之,直会于萧鱼。萧鱼郑人与会而已,经无同盟之文,故知服郑最难矣。云故讳而言围以起之者,不直言取而讳之言围,作无所嘉恶之文者,
以起祸深,不可言故也。知此“莒人伐我东鄙,围台”之经为文者,正以此传作常文释之云“伐而言围者,取邑之辞也。伐而不言围者,非取邑之辞也”下十五年“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十七年“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洮。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之属,皆从此文而不释,故知常文明矣。若此是义之经,至齐高厚之下传当解之。云月者,加责之者,
道下十七年“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洮”及高厚“围防”之属,皆不书月,故知此特月,加而责之故也。而十五年“围成”之下,注云“俱犯萧鱼,此不月,十二年月者,疾始可知”者,正以去此势近,故令从此义。十七年者差远,故不复解之。
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运。(入运者,讨叛也。封内兵书者,为遂举。讨叛恶遂者,得而不取,与不讨同,故言入起其事。)
[疏]注“入运讨叛也”○解云:昭元年“三月,取运。运者何?内之邑也。其言取之何?不听也”何氏云“不听者,叛也。不言叛者,为内讳,故书取以起之”然则运者是内邑,而季孙入之,故知讨叛也。○注“封内兵书者,为遂举”○解云:《
秋》之义,封内之兵,例所不书,即定八年传云“公敛处父帅师而至”经不书之是也。今书“救台”与“入运”者,为恶季孙之遂,是以举之。○注“讨叛”至“其事”○解云:《
秋》之义,大夫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专之可也。然则讨叛之事,可以容其专之,而恶其遂者,正以得而不取,与不讨莫异。知得而不取者,正以经书入故也,是以隐二年夏“莒人入向”之下,传云“入者何?得而不居也”案下注云“季孙宿遂取郓以自益其邑”然则此言“得而不取”者,谓虽得运,不取以入国家,非谓全不取也。言故书入起其事者,以起其不取运以入国家之事也。
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时公微弱,政教不行,故季孙宿遂取郓而自益其邑。)
[疏]“大夫无遂事云”云。○解云:庄公十九年“公子结”之下已发此传,今此复言之者,嫌讨叛不恶遂,故明之。○注“季孙宿”至“其邑”○解云:遂者,专事之辞。言季孙自专取郓,故言遂取郓也。知以自益其邑者,正以讨叛邑而不入国家,故知以自益其邑也。
夏,晋侯使士彭来聘。
秋,九月,吴子乘卒。(至此卒者,与中国会同,本在楚后,贤季子,因始卒其父,是后亦
见其迭为君。卒皆不
,吴远于楚。○迭,大结反。)
[疏]“夏晋侯使士彭来聘”○解云:考诸正本,皆作“士鲂”字。若作“士彭”者,误矣。○注“至此”至“其父”○解云:案宣十八年秋“楚子旅卒”而吴至是乃书卒者,正以其与中国会同本在楚后,是以《
秋》略之,不书卒,但因季子之贤,乃始卒其父矣。僖十九年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二十一年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秋,宋公、楚子、陈侯”以下“会于霍”;成十五年冬“叔孙侨如会晋士燮”以下“会吴于锺离”然则于传闻之世,楚人数与中国会同”至“所闻之世吴人乃会故云“与中国会同本在楚后也。知贤季子乃始卒其父者,正以吴子乘不慕诸夏,会大晚,理宜略之。今得书卒,问其有因,是以二十九年夏“吴子使札来聘”之下,传云“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国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
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彼注云“缘臣子尊荣,莫不
与君父共之”“故不足乎季子,所以隆父子之亲也”以此言之,则知由贤季子卒其父也。○注“是后”至“为君”○解云:今书其父卒,亦
见其四子迭为君之义故也。襄二十九年传云“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
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是其迭为君之事。○注“卒皆不
吴远于楚”○解云:言皆不
者,即此文书九月,下二十五年冬十二月“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昭十五年“
,王正月,吴子夷昧卒”之属,故云卒皆不
也。言吴远于楚者,正以宣十八年秋七月“甲戌,楚子旅卒”;下十三年“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之属皆书
,故决之也。凡为人宜道接而生恩,楚迩于诸夏,数会同,亲而迩近之,故书其
;吴侧海隅,而与诸夏罕接,故皆不
,以见其远也。
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
公如晋。
十有三年,
,公至自晋。
夏,取诗。诗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讳背萧鱼之会亟。取诗,二传作“寺阝”亟,去冀反,注同。背,音佩。)
[疏]“夏取诗”者。○解云:正本皆作“寺阝”字。有作“诗”字者,误。○“诗者何”○解云:
言其国,曾来未有;
言其邑,又不系国,故执不知问。○注“讳背”至“会亟”○解云:正以上十一年萧鱼之会,邾娄在其间,如此解。
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冬,城防。
十有四年,
,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モ、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会吴于向。(月者,危刺诸侯委任大夫
会︹夷,臣
以强,三年之后,君若赘旒然。○虿,敕迈反,二传作“虿”向,舒亮反。缀
,知锐反,又作丁反,一本作“赘旒”)
[疏]注“三年之后,君若赘旒然”○解云:即下十六年
“三月,公会晋侯”以下“于溴梁。戊寅,大夫盟”传云“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信在大夫也。何言乎信在大夫也。曷为遍剌天下之大夫?君若赘旒然”彼注云“旒,旒。赘,系属之辞”“以旒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者也。
二月,乙未,朔,
有食之。(是后卫侯为︹臣所逐出奔。溴梁之盟,信在大夫。)
[疏]注“是后卫”至“大夫”○解云:︹臣,谓孙甯矣。云溴梁之盟,信在大夫者,在下十六年
,乡巳引之讫。
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结、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伐秦。
已未,卫侯ぅ出奔齐。(
者,为孙氏、甯氏所逐,后甯氏复纳之,出纳之者同,当相起,故独
也。不书孙甯逐君者,举君绝为重,见逐说在二十七年。○复,扶又反。)
[疏]“叔孙豹会晋荀者”○解云:旧本作“荀偃”若作“荀”者,误。○注“
者”至“
也”○解云:凡诸侯出奔之例,大国书月,重乖离之祸;小国书时,即桓十五年“五月,郑伯罕出奔蔡”;昭三年冬“北燕伯款出奔齐”之属是也。今此书
,故须解之。为孙氏、甯氏所逐者,下二十七年传云“卫甯殖与孙林父逐卫侯而立公孙剽”是也。知后甯氏复纳者,亦彼传文,甯殖已死,其子甯喜纳之也。云出纳之者同,当相起,故独
也者,
见其出纳之者同,故出入皆书,见其一家之事。其入书
之经,即下二十六年二月“甲午,卫侯ぅ复归于卫”是也。云举君绝为重者,谓书ぅ之名,见其当绝,不合为诸侯。云见逐说在二十七年者,谓下二十七年夏“卫侯之弟专出奔晋”之下,传具道见逐之由也。
莒人侵我东鄙。
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冬,季孙宿会晋士モ、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娄人于戚。(○阅,音悦。)
十有五年,
,宋公使向戍来聘。(○戊,音恤。)二月,已亥,及向戍盟于刘。
刘夏逆王后于齐。刘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刘者何?邑也。其称刘何?(据宰渠伯纠系官。○刘夏,户雅反。)
[疏]“刘夏者何”○解云:
言王臣,文不言爵;
言诸侯臣,而逆王后,故执不知问。○“刘者何”○解云:
言官名,经典未有;
言非官,与宰亘文相值,故执不知问。○注“据宰渠伯纠系官”者。即桓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是也。
以邑氏也。(诸侯入为天子大夫,不得氏国称本爵,故以所受采邑氏,称子。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尔。《礼记·王制》曰:天子三公之田视公侯,卿视伯,视夫视子男,元士视附庸。称子者,参见义。顾为天子大夫,亦可以见诸侯不生名,亦可以见爵,亦可以见大夫称,传曰“天子大夫”是也。不称刘子而名者,礼,逆王后当使三公,故贬去大夫,明非礼也。○采邑,七代反,下“谓采”同。租税,子奴反;下舒锐反。见义,贤遍反,下同。大夫称,尺证反。去,起吕反。)
[疏]注“诸侯”至“称子”○解云:知刘夏是诸侯,入为天子大夫者,正以卒葬并书,即定四秋七月“刘卷卒”“葬刘文公”是也。若直为大夫者,假令书卒,不录其葬,即文三年“夏,五月,王子虎卒”经无葬文是也。言不得氏国称本爵者,谓不得氏本国,不得称本爵也。其本国本爵,今史文无记,不可以指知也。言故以所受采邑氏,称子者,即刘子、尹子、单子之属是也。言其常文然,不谓此经得称子矣。○注“礼记”至“附庸”○解云:《公羊》之义,天子圻内不封诸侯,故如此解,即引《王制》以证之,与《左氏》、《梁》之义异。若然,案《王制》下文云:“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分,其馀以禄士,以为间田。”郑氏云:“大国九者,三公之田三,为有致仕者副之为六也;其馀三,待封王之子弟。次国二十一者,卿之田六,亦为有致仕者副之为十二;又三为三孤之田,其馀六,亦待封王之子弟。小国六十三,大夫之田二十七,亦为有致仕者副之为五十四;其馀九,亦以待封王之子弟。三孤之田不副者,以其无职,佐公论道耳,虽其致仕,犹可即而谋焉。”以此言之,天子圻内九十三国。言天子圻内不封诸侯者,谓采地以为国,比圻外诸侯田,自采取其税租而已,不得取即有其人民,身没之后,子孙不世,不得以诸侯难之。○注“称子”至“是也”○解云:参读为二三之三也。言凡诸侯入为天子大夫所以称子者,三种见义,何者?正
顾其为天子大夫。其称子所以得三见义者:一则可以见诸侯不生名,故曰子;一则可以见其本爵,何者?是圻外诸侯,容其称爵,虽不得正称其本爵,亦得称子以见之;一则可以见大夫称,故曰参见义也。言传曰天子大夫是也者,即上传云“刘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是也。○注“不称”至“非礼也”○解云:桓八年冬十月“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传云“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何氏云“婚礼成于伍:先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然后亲
。时王者遣祭公来,使鲁为媒,可则因用鲁往
之。不复成礼,疾王者不重妃匹,逆天下之母,若逆婢妾,将谓海内何哉?故讥之”其注并引亲
言之,则知何氏以为天子亲
,是以《异义》“《公羊》说”云“天子至庶人皆亲
,所以重婚礼也”者是。何此注云“礼,逆王后当使三公”者,盖谓有故之时,或者何氏此注云“礼,逆王后当使三公”即知何氏之意,以为不亲
,与桓八年注云“婚礼成于五”云云“然后亲
”者,
道士婚礼亲
之前,仍有此五礼,于时王者不行,不谓解天子亲
也。又言疾王者不重妃匹云云者,正谓疾时王不行五礼,不谓责亲
。而《异义》“《公羊》说”云“天子亲
”者,彼是章句家说,非何氏之意也。云故贬去大夫,明非礼也者,谓子是大夫之称。今贬而去之,故曰贬去大夫也。去其大夫正称,非礼明矣,故云贬去大夫,明非礼也。
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明鲁当共送
之礼。○过,古禾反。共,音恭。)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俱犯萧鱼。此不月,十二年月者,疾始可知。)
[疏]注“俱犯”至“可知”○解云:即十二年“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传云“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伐而言围者,取邑之辞也”彼注云“不直言取邑者,深
中国之无信也。前九年伐得郑,同盟于戏。楚伐郑不救,卒为郑所背,中国以弱,蛮荆以强,兵革亟作。萧鱼之会,服郑最难,不务长和亲,复相贪犯,故讳而言围以起之。月者,加责之”然则今“齐侯伐我北鄙,围成”者,亦是取邑之辞,但深
诸夏之无信,故言围以起之。然则齐侯不务长和亲,复相贪犯,背萧鱼约,而特不月者,疾始可知也。
公救成,至遇。其言至遇何?(据季孙宿救台不言所至。)
[疏]注“据季”至“所至”○解云:即上十二年
“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运”是也。
不敢进也。(兵不敌,不敢进也。不言止次,如公次于郎以剌之者,量力不责重民也,故与至携同文。封内兵书者,为不进张本。○携,户圭反,又囚兖反。为,于伪反。)
[疏]注“不言”至“民也”云云。○解云:庄三年“公次于郎”传云“其言次于郎何?剌
救纪而后不能也”彼注云“恶公既救人,辟难道还,故书其止次以起之”是也。正以此量力不责之,则知庄公三年者,力能救之而不敢救,故剌之。云故与至同文者,僖二十六年
“公追齐师至,弗及”是也。然则彼言至,此言至遇,故言与至同文。彼下注云“国内兵不书,而举地者,善公齐师去则止,不远劳百姓,过复取胜,得用兵之节,故详录之”即襄公知力不能敌,不忍战杀其民,至遇则止,亦得用兵之宜,故与之同文。○注“封内”云云。○解云:定八年传云“公敛处父帅师而至”经不书之,则知封内之兵例不书也。今此公救成,亦是封内之兵,书之者,正为至遇张本也。至遇者,是不进之文,故言此也。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郛,芳夫反。)
秋,八月,丁巳,
有食之。(是后溴梁之盟,信在大夫,齐、蔡、莒、吴、卫之祸,遍满天下。)
[疏]注“是后”至“大夫”○解云:在下十六年
。○注“齐蔡”至“天下”○解云:下二十五年“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冬十二月“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二十六年
“二月,辛卯,卫甯喜弑其君剽”;二十九年夏五月“阍弑吴子馀祭”;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三十一年“冬,十有一月,莒人弑其君密州”事不次者,意及则言,不必见义也。
邾娄人伐我南鄙。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周,一本作“雕”)
十有六年,
,王正月,葬晋悼公。
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氵梁。(○氵,本又作“”古阒反。)戊寅,大夫盟。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据葵丘之盟诸侯皆在,有大夫,不言大夫盟。)
[疏]“公会晋侯”以下“于溴梁”者。○解云:《尔雅·释地》云“梁莫大于溴梁”孙氏曰:“梁,水桥也”《音义》云“氵水出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是也。○注“据葵丘之盟”者。○解云:在僖九年。其经云“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以下“于葵丘””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案彼经传云,不见有大夫之盟文,唯有僖十五年“三月,公会齐侯、宋公”以下“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率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然则牡丘之盟,即有大夫可知。此注云“葵丘之盟”者,误也,宜为“牡丘”字矣。信在大夫也者,言其信任在于大夫。
信在大夫也。(故书大夫盟,不言诸侯之大夫者,起信在大夫。)
[疏]注“不言诸侯之大夫者,起信在大夫”○解云:
决上三年
泽之会,经云及诸侯之大夫也。
何言乎信在大夫?(据上三年戊寅不起)
[疏]注“据上”至“不起”○解云:即上三年
泽之会,经云“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连言诸侯,是其不起之文。而言上戊寅不起者,
道今此戊寅起之,二经皆言戊寅,故得相对为上下也。
彳扁剌天下之大夫也。曷为彳扁剌天下之大夫?(据戊寅不剌之。○彳扁剌者,音遍,下及下注同。)
[疏]注“据戊寅不剌之”○解云:不复言上戊寅者,上已言之,从可知省文。
君若赘旒然。(旒,旒。赘,系属之辞,若今俗名就婿为赘婿矣。以旒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旒者,其数名。《礼记·玉藻》曰:“天子十有二旒,诸侯九,卿大夫七,士五。”不言诸侯之大夫者,明所剌者非但会上大夫,并偏剌天下之大夫。不殊内大夫者,
一其文,见恶同也。至此所以彳扁剌之者,萧鱼之会,服郑最难,诸侯劳倦,莫肯复出,而大夫常行,三委于臣而君遂失权,大夫故得信任,在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重出地者,与三年
泽大夫盟同义。○赘,章锐反,本又作“缀”丁卫反,又丁劣反,系属也。旒,音留,本又作“
”旌旗之旒。属,音烛。见恶,贤遍反。难,乃旦反。复,扶又反。重,直用反。)
[疏]注“若今俗名就婿为赘婿矣”○解云:亦是
所持挈,故名之云尔。○注“礼记玉藻”○解云:案今《礼记·玉藻》即无此文,唯《礼说稽命徵》及《含文嘉》皆云“天子旗九刃,十二旒,曳地;诸侯七刃,九旒,齐轸;卿大夫五刃,七旒齐较;士三刃,五旒,齐首”而言《玉藻》,误也。云“不言”至“大夫”者。注己云“不言诸侯之大夫者”起信在大夫。今又言此者,谓不言诸侯之大夫有两种之义,非但起信在大夫,明彳扁剌天下之大夫也。云不殊内大夫者,
一其文,见恶同也者,
道上三年
泽之会,殊叔孙豹不一其文者,非唯彼大夫之过,豹恶亦可见故也。云诸侯劳倦,莫肯复出,而大夫常行,三委于臣而君遂失实权,大夫故得信在者,谓上十一年萧鱼之会以来,十四年
“季孙宿、叔老会晋士モ”以下“于向”夏“叔孙豹会晋荀偃”以下“伐秦”“冬,季孙宿会晋士モ”以下“于戚”之属,是诸侯不出,大夫常行也。云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者,《家语》文。成二年《左传》亦有此言。云不重出地者,与三年
泽大夫盟同义者,即上注云“不重出地,有诸侯在,臣系君,故因上地”是也。
晋人执莒子、邾娄子以归。(录以归者,甚恶晋。有罪无罪,皆当归京师,不得自治之。○恶,乌路反。)
[疏]注“录以”至“治之”○解云:称人以执非伯讨,己是晋之恶也。复言以归,不决于天子,又是其恶,故其录以归者,甚恶晋矣。
齐侯伐我北鄙。
夏,公至自会。
五月,甲子,地震。(是时氵梁之盟,政在臣下,其后叛臣二,弑君五,楚灭舒鸠,齐侯袭莒,乖离出奔,兵事最甚。)
[疏]注“其后叛臣二者”○解云:即下二十三年夏“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二十六年
“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是也。云弑君五者,即下二十五年夏“齐崔杼弑其君光”;二十六年
“卫甯喜弑其君剽”;二十九年夏“阍弑吴子馀祭”;三十年夏“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三十一年冬“莒人弑其君密州”之属是也。云楚灭舒鸠者,即下二十五年秋“楚屈建帅师灭舒鸠”是也。云齐侯袭莒者,在下二十三年冬。云乖离出奔者,即下十七年“宋华臣出奔陈”;二十年“蔡公子履”、“陈侯之弟光,出奔楚”之属也。
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甯、殖宋人伐许。
[疏]“叔老会郑伯、晋荀偃”○解云:正本作荀偃,若有作“荀”者,误矣。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大雩。(先是伐许,齐侯围成,动民之应。)
冬,叔孙豹如晋。
十有七年,
,王二月,庚午,邾娄子间卒。(○间,音闲,或下
反,《左氏》作“”)。
宋人伐陈。
夏,卫石买帅师伐曹。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洮。(○洮,他刀反,《左氏》作“桃”)。
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
九月,大雩。(比年仍见围,不暇恤民之应。)宋华臣出奔陈。
冬,邾娄人伐我南鄙。
十有八年,
,白狄来。
白狄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朝也。(○言朝,直遥反,下同。)
[疏]“白狄者何”○解云:
言其君,经不书朝;
言其臣,不见名氏,故执不知问。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
秋,齐师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同围齐。曹伯负刍卒于师。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十有九年,
,王正月,诸侯盟于祝阿。(下有执,不
者,善同伐齐,故褒与信辞。○祝阿,二传作“祝柯”)
[疏]“下有”至“信辞”○解云:《公羊》之义,不信者
。今上文同盟,下即执邾娄子,是为不信,而不
者,褒与信辞故也。
晋人执邾娄子,公至自伐齐。此同围齐也,何以致伐?(据诸侯围许致围。)
[疏]注“据诸侯围许致围者”○解云:即僖二十八年冬“诸侯遂围许”;二十九年,公至自围许”是也。
未围齐也。(故致伐起。)未围齐,则其言围齐何?抑齐也。曷为抑齐?(据侵蔡伐楚犹不抑。)
[疏]注“据侵”至“不抑”○解云:即僖四年“
,王正月,公会齐侯”以下“侵蔡,蔡溃”“遂伐楚”是也。言犹不抑者,正以楚为︹夷,数害诸侯,论深浅,甚于齐矣,犹不抑之,故以为难也。
为其亟伐也。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以下葬略,或说是也。亟伐者,并数尔。加围者,明当从灭死二等,夺其爵土。○为其,于伪反,下同。亟,去冀反,注同。骄蹇,纪桥反,本又作“桥”;下纪辇反。并数,必正反;下所主反,下“数年”同。)
[疏]“或曰为其”至“上也”○解云:即上十一年夏“公会晋侯”以下“伐郑”之时,齐世子光在于莒子之上之属是也。○注“以下”至“是也”○解云:下葬略者,即下文“冬,葬齐灵公”注云“不月者,抑其父,嫌子可得无过,故夺臣子恩,明光代父从政,处诸侯之上不孝也”者,是正以葬是生者之事,故略其父葬,得恶其子,则知或说近其义也。云亟伐者,并数尔者,即上“围成”、“围洮”、“围防”之属,故言并数尔。必如此解者,正以宣九年“秋,取
牟”传云“
牟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注云“亟,疾也。属有小君之丧,邾娄子来加礼,未期而取其邑,故讳不系邾娄也”然则彼言亟者,谓上有小君薨,邾娄来加礼于鲁,未期而伐取邑,背信大疾,故云亟。今此直是频击伐鲁,故云亟,故须解云亟伐者并数尔,以别彼文。○注“加围者”至“爵土”○解云:据未围而言围,故谓之加也。庄十年传云“角者曰侵,
者曰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然则用兵之道,灭为最甚,入次之,围次之。今加言围,轻于灭入二等,明不合死,但合黜爵灭土耳。
取邾娄田,自氵郭水。其言自氵郭水何?(据齐人取济西田,不言自济水。○氵郭,火虢反,徐音郭。取济,子礼反,下同。)
[疏]注“据齐人”至“济水”○解云:即宣元年夏“六月,齐人取济西田”是也。
以氵郭为竟也。何言乎以氵郭为竟?(据取邑未尝道竟界。)氵郭移也。(鲁本与邾娄以氵郭为竟,氵郭移入邾娄界,鲁随而有之。诸侯土地,本有度数,不得随水。随水有之,当坐取邑,故云尔。)
[疏]“氵郭移也”○解云:氵郭移而经不书者,外异故也。然则传每言“外异不书”者,亦据此文也。
季孙宿如晋。
葬曹成公。
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秋,七月,辛卯,齐侯瑗卒。(○瑗,于眷反,一音环,二传作“环”)
[疏]“齐侯瑗卒”者。○解云:《左氏》、《梁》作“环”字也。
晋士モ帅师侵齐,至,闻齐侯卒,乃还。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大其不伐丧也。此受命乎君而伐齐,则何大乎其不伐丧?(据公子买戍不卒戍,言戍遂公意。)
[疏]“还者何”○解云:
言其善,而废君命;
言其恶,还是善辞,故执不知问。○注“据公”至“公意”○解云:即僖二十八年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剌之”传云“不卒戍者何?不卒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不可使往,则其言戍卫何?遂公意也”彼注云“使臣子不可使,
深,故讳使若往不卒竟事者,明臣不得壅
君命”是也。然则公子买不可使往,而经书戍卫以遂公意,以明臣子不得壅
君命。今此士モ不行君命,而经大之,故以为难也。
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也。(礼,兵不从中御外,临事制宜,当敌为师,唯义所在。士モ闻齐侯卒,引师而去,恩动孝子之心,服诸侯之君,是后兵寝数年,故起时善之。言乃者,士モ有难重废君命之心,故见之。言至者,未侵齐也。言闻者,在竟外。举侵者,张本。○难,乃旦反;见,贤遍反。)
[疏]注“礼兵”至“张本”○解云:《司马法》云“阃外之事,将军裁之。”故云礼,用兵之道,不得国中制御于外也。凡为将军之法,必须临事制宜,谓专进退也。当其敌之强弱,而为帅以御之,唯不为非义而己,故言唯义所在。而《老子》云“将军有庙胜之策”者,谓未行之时,先谋于庙,授之斧钺,令有胜功也。既授之斧钺之后,明即自专之义,裁其可否,故是其宜也。云恩动孝子之心,义服诸侯之君者,哀痛其丧,是其恩,故曰恩动孝子之心;依礼而行,是其义,故曰义服诸侯之君也。云是后兵寝数年者,谓自此以后兵事寝伏,数年不起,至二十三年“秋,齐侯伐卫,遂伐晋”二十四年“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者,始有兵起也。案明年“仲孙帅师伐邾娄”亦是兵,而言数年者,正以鲁与邾娄竟界相近,数相冒犯,非齐、晋之事,故得然解也。云故起时善之者,正以士モ此事实依古礼,但时莫能然,特以为善,故云起时善之。云言乃者,士モ有难重废君命之心,故见之者,正以宣八年传云“乃者何?难也”今又言乃,故以重难解之。而言重者,正以乃难于而,故彼注云“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故此云重难也。云言至者,未侵齐也者,上十五年夏“公救成,至遇”传云“其言至遇何?不敢进也”然则彼言至者不进之文,今至即闻其丧,明其未行侵,故云言至者,未侵齐也。云言闻者,在竟外者,正以古礼,庶人为君齐衰三月,若其入竟,即举而知之,何道闻乎?故如此解也。云举侵者,张本者,若如上说本未入齐,但在竟外闻丧,而言侵者为下张本耳。
八月,丙辰,仲孙蔑卒。
齐杀其大夫高厚。
郑杀其大夫公子喜。(○喜,二传作“嘉”)
[疏]“郑杀”至“子喜”○解云:《左氏》、《梁》作“公子嘉”也。
冬,葬齐灵公。(不月者,抑其父,嫌子可得无过,故夺臣子恩,明光代父从政,处诸侯之上,不孝也。)
[疏]注“不月”至“不孝也”○解云:正以卒
葬月,终于《
秋》,为大国之例,今葬不书月,故须解之。言抑其父者,即上十九年传云“未围齐,则言其围齐何?抑齐也。曷为抑齐?为其亟伐也。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是也。言嫌子可得无过者,正以明王之制,父子兄弟罪不相兼故也,故夺臣子恩者,正以葬是生者之事,故略其父葬,不书其月,可以夺臣子恩也。言明光代父从政,处诸侯之上,不孝也者,正以孝子之道,见父母不义之事,不合从父之命,处其人君之上,焉得为孝乎?故去其父葬月以见之。
城西郛。(言西郛者,据都城录道东西。)
叔孙豹会晋士モ于柯。(○柯,古河反。)
城武城。
二十年,
,王正月,辛亥,仲孙会莒人盟于向。(○,音逸。)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盟于澶渊。(○澶,市然反。)
秋,公至自会。
仲孙帅师伐邾娄。
蔡杀其大夫公子燮。
蔡公子履出奔楚。
陈侯之弟光出奔楚。(为二庆所谮,还在二十三年。○弟光,《左氏传》作“弟黄”)
[疏]注“为二庆”至“三年”○解云:即下二十三年经云“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陈侯之弟光,自楚归于陈”注云“前为二庆所谮出奔楚,楚人治其罪,陈人诛二庆,反光,故言归。宋大夫山谮华元贬之,而今此不贬者,杀二庆而光归,谮光可知”者,即其义也。
叔老如齐。
冬,十月,丙辰,朔,
有食之。(自溴梁之盟,臣恣
甚,故比年
食。)
[疏]注“自溴”至“
食”○解云:自上十六年溴梁之盟,信在大夫以来,臣之放恣,
甚矣。言比年
食,即下二十一年秋“九月,庚戌,朔,
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
有食之”二十三年“
,王二月,癸酉,朔,
有食之”是也。
季孙宿如宋。
二十有一年,
,王正月,公如晋。(月者,溴梁之盟后,中国方乖离,善公独能与大国。)
[疏]注“月者”至“大国”○解云:正以朝聘例时,故如此解。
邾娄庶其以漆、闾丘来奔。邾娄庶其者何?邾娄大夫也。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据快无氏。○漆,音七。闾,力于反。怏,苦反。)
[疏]“邾娄庶其者何”○解云:
言其君,经不书爵;
言其大夫,邾娄无大夫,故执不知问。○注“据快无氏”○解云:即昭二十七年冬“邾娄快来奔”是其无氏,即不合书见之义。问者,见快不书氏,知邾娄无大夫,既无大夫,何以特书庶其乎?故难之。然案下二十三年“夏,邾娄鼻我来奔”何故不据鼻我,而要以据快者?正以鼻我以二字为称,嫌鼻我为字,若其据之,于义不明,故知此注也。
重地也。(恶受叛臣邑,故重而书之。不言叛者,举地言奔,则鲁坐受与庶其叛两明,故省文也。○恶,乌路反。)
夏,公至自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
九月,庚戌,朔,
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
有食之。
曹伯来朝。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商任。(○任,音壬。)
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时岁在已卯。○庚子孔子生,传文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一本作“十一月庚子”又本无此句。)
[疏]“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解云:《左氏》经无此言,则《公羊》师从后记之。○注“时岁在己卯”者。○解云:何氏自有长历,不得以《左氏》难之。
二十有二年,
,王正月,公至自会。(月者,危公。前︹随氵郭有邾娄地,又受其叛臣邑,而今与会,不于上会月者,与
食同月,不得复见。○与,音预。见,贤遍反。)
[疏]注“月者,危公”者。○解云:正以凡致例时,故如此解。云前︹随氵郭有邾娄地者,即上十九年
“取邾娄田,自氵郭水”是也。云又受其叛臣邑者,即上二十一年
“邾娄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是也。云不于上会云云者,言所以不于上商任会时书月以见危者,正以与上“冬,十月,庚辰,朔,
有食之”同在十月,不得见此义,是以于此危。
夏,四月。
秋,七月,辛酉,叔老卒。
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沙随。公至自会。
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
二十有三年,
,王二月,癸酉,朔,
有食之。
三月,已巳,杞伯モ卒。(○モ,古害反。)
夏,邾娄鼻我来奔。邾娄鼻我者何?邾娄大夫也。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以近书也。(以奔无他义,知以治近升平书也。所传闻世,见治始起,外诸夏,录大略小,大国有大夫,小国略称人;所闻之世,内诸夏,治小如大,廪廪近升平,故小国有大夫,治之渐也。见于邾娄者,自近始也。独举一国者,时
实未有大夫,治
不失其实,故取足张法而已。○鼻我,二传作“畀我”以治,直吏反。下“见治”、“治之渐”同。近升平,附近之近,下“近升”同。传,直专反。见治,贤遍反,下同。)
[疏]“邾娄鼻我者何”○解云:已解于上。○“以近书也”者。○解云:以其治近于升平,故复书之。○注“以奔”至“而已”○解云:庄二十四年冬“曹羁出奔”之下,传云“曹无大夫,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曹羁”“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然则曹羁得谏义,是以书之。上二十一年,邾庶其之奔,传云“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重地也”;昭五年“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传云“此何以书?重地也”然则庶其、牟夷皆以重地故书,悉非常例。今此鼻我无三谏之善,无盗土之恶,直奔而已,更无它义,而得书见,知以治近升平之故也。云见于邾娄者,自近始也者,正以地接于鲁,故先治之也。云治
不失其实,故取足张法而已者,言孔子作《
秋》,
以拨
世,多举小国悉有大夫,则恐文害其理,故曰治
不失其实也。今鼻我更无他义而得书见,明其张三世之法,故曰取足张法而已。
葬杞孝公。
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
陈侯之弟光,自楚归于陈。(前为二庆所谮,出奔楚,楚人治其罪,陈人诛二庆,反光,故言归。宋大夫山谮华元贬,此不贬者,杀二庆而光归,谮光可知。○谮,侧鸠反。)
[疏]注“前为”至“言归”○解云:在上二十年秋。云故言归者,正以归者出入无恶之文故也。云宋大夫山谮华元贬者,即成十五年秋,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何氏云“不氏者,见杀在华元归后,嫌直自见杀者,故贬之明以谮华元故”今此杀二庆之后光乃归,归者出入无恶之文,则知谮光明矣。
晋栾盈复人于晋,入于曲沃。曲沃者何?晋之邑也。其言入于晋入于曲沃何?(据当举重。○复入,扶又反,注同。)
[疏]“曲沃者何”○解云:
言晋邑,理当举重;
言非晋邑,系晋言之,故执不知问。
栾盈将入晋,晋人不纳,由乎曲沃而入也。(栾盈本
入晋大夫位,晋人不纳,更入于曲沃,得其士众以入晋国,曲沃大夫当坐,故复言入。篡大夫位例时。)
[疏]注“栾盈本”至“例时”○解云:复入者,出无恶之文,故知其入
有所篡也。不直言入,又无叛文,故知不篡君位也。其恶之文,不系于篡君,故知止
篡大夫也。云曲沃大夫当坐,故复言入者。正以入者,出入恶之文,而人于曲沃,故知从晋乡曲沃之时,有罪明矣。曲沃大夫受纳有罪之人,故云当坐。《
秋》
见此义,故不举重,复书入于曲沃矣。云篡大夫位例时者,正以经书夏,故知例时,昭二十一年夏“宋华亥、向甯、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畔”;定十一年“秋,宋乐世心自曹入于萧”之属皆是也。
秋,齐侯伐卫,遂伐晋。
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渝。曷为先言救而后言次?(据次于聂北救邢。○渝,羊朱反,《左氏》作“榆”聂,女辄反。)
[疏]注“据次”至“救邢”○解云:即僖元年
“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是也。
先通君命也。(恶其不遂君命而专止次,故先通君命言救。○恶,乌路反)。
已卯,仲孙卒。
冬,十月,乙亥,臧孙纥出奔邾娄。(○纥,恨发反。)
晋人杀栾盈。曷为不言杀其大夫?(据篡得大夫之位。)
[疏]注“据篡”至“之位”○解云:正以夏已入晋,冬乃杀之。传又云“曷为不言杀其大夫”故知篡得大夫之位矣。
非其大夫也。(明非君所置,不得为大夫。无大夫文而杀之称人者,从讨贼辞,大其除
也。)
[疏]注“明非”至“
也”○解云:《公羊》之例,大夫自相杀称人,即文九年“晋人杀其大夫先都”之属是。今无大夫之文称人者,
从“卫人杀州吁”“齐人杀无知”之属,是讨贼之辞故也。实非篡而作讨贼之辞者,大其除
也。
齐侯袭莒。
二十有四年,
,叔孙豹如晋。
仲孙羯帅师侵齐。(○仲孙偈,本又作“褐”亦作“羯”同,居羯反。)
夏,楚子伐吴。
秋,七月,甲子,朔,
有食之。既。(是后楚灭舒鸠,齐崔杼、卫甯喜弑其君。)
[疏]注“是后”至“其君”○解云:二十五年秋“楚屈建帅师灭舒鸠”;二十五年夏“齐崔杼弑其君光”;二十六年
“卫甯喜弑其君剽”是也。
齐崔杼帅师伐莒。○大水。(前此叔孙豹救晋,仲孙羯侵齐,此兴师众,民怨之所生。)
八月,癸巳,朔,
有食之。(与甲子同。)
[疏]注“与甲子同”○解云:在上七月也。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陈仪。(○陈仪,二传作“夷仪”二十五年同。)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公至自会。
陈针宜咎出奔楚(○咸,本又作“针”其廉反。咎,其九反。)
叔孙豹如京师。
大饥。(有死伤曰大饥,无死伤曰饥。)
[疏]“于陈仪”《左氏》与《梁》作“夷仪”○注“有死伤曰大饥”○解云:正以诸经直言饥,此加大故也。
M.Isj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