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风暴 下章
七八、振民以育德
 “国振贤弟,你做得好大事!”

 能这般劈头盖脑说俞国振的,唯有方以智了。

 “密之兄长这又是从哪儿得到了什么消息?”俞国振笑地道:“看密之兄长意气风发的模样,莫非要纳妾?”

 “胡说,你这是倒打一耙。”方以智哼了一声:“休要顾左右而言他,我还在苏州‮候时的‬,便听说你卖种珠之法,虎丘之会后才回桐城,就听说你在卖种珠之法时杀了两个晋商,我匆匆赶到这边,路上又听说你杀了无为州判…你说你还不做得好大的事情!”

 他口中嘲笑着俞国振,话语里却透着一股殷切的关注,俞国振心生感激,方以智急匆匆赶来,是怕他出事来帮忙啊。

 不过可惜的是,他与方以智终究是道不相同,除非大变故,否则方以智是朱家皇朝的忠臣,当他与朱家皇朝出现矛盾‮候时的‬,必然要做自古以来某些人总喜欢大义凛然说的事情: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并无错处,错的是义,如今人认为的大义,未必就是真正的大义。

 至少,为一家一姓复仇而将外虏引入中原,就绝对不是什么大义!

 “此时之人,虽然已经家国观念,但这种观念尚不成,特别是在普通民众身上,他们将外族入侵也只当成普通的改朝换代。”

 心中想着这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俞国振向方以智拱手:“密之兄长高义,小弟愧受了。”

 “我只是听得传闻,事情因果还不清楚,国振,能不能说与我听听?”

 俞国振将事情经过约摸说过之后,方以智看着他的目光里满是复杂。方以智觉得,自己结识的这位友人,每见一次,都会给自己完全不同的感觉。

 初见时是博学与深刻,天文地理飞禽走兽机械物理,似乎只要杂学,他没有‮道知不‬的,便是儒家经义,他虽然并不熟悉,却也常有一针见血的妙语。再见时是多谋与胆略,击捕王好贤一役俞国振狡计层出,以身为饵和将王好贤转送出去,都是他谋略的展

 可这一次,方以智觉得‮道知不‬该如何评价俞国振了,胆大妄为?年少轻狂?无法无天?

 虽然俞国振没有明说,方以智还是判断出,无为州的捕头麻夜叔、州判闻全维,都是被俞国振一步步引入陷阱之中,最后丧了性命。

 “国振…你…”良久之后,方以智长叹了一声。

 他确实有意将族妹方子仪许与俞国振,但现在他又有些犹豫了,俞国振展示出的这一面,实在让他有些后怕。

 孙临是个不省心的,可现在看来,俞国振有‮候时的‬比孙临更不省心。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伤之人,自有取死之道。”俞国振道。

 “若你不杀那范、王二家的代表,就不会惹来后边的麻烦了。”

 “哈哈,密之兄口是心非了,只要我卖出种珠之术得了那些银钱,那么后来的事情就难以避免了。”俞国振不以为然:“那位州判在无为的绰号是闻钱味,可想而知,即使无范王之事,他也会另寻借口。”

 “国振,这事终究是你错了。”方以智眉头一凝:“国有国法,若是你能倚仗自己足智多谋,玩法…”

 “密之兄长,据我所知,你也有带领豪奴在长街之上纵马狂奔,视路人如草芥之时。”俞国振打断了他的话语:“若我有错,密之兄长便也错了。”

 此话一出,哽得方以智瞠目结舌,好‮儿会一‬才不悦地道:“国振,你这样说是何意?”

 俞国振这个时候也自觉有些失言,方以智毕竟是一番好意前来,他这样说太过失礼。因此他拱手向方以智赔罪:“密之兄长,我年轻气盛,出言不逊,还请兄长莫怪。”

 “若是你所言有理,就是出言不逊我也不会怪你。”方以智面色仍是不豫:“便是我有错,你指出就是,何必在我劝你时拿出来,这非君子待友之道!”…,

 俞国振哑然,他终究是后世来的人,讲究的是隐而不发一发致命,和方以智比起来,他习惯了使用辩论之术,远没有方以智厚道啊。

 “是小弟的错。”‮这到想‬,他拱手道:“小弟将权谋舌辩之术,用在了密之兄长身上。”

 他既然认错,方以智也不再追究,只是苦笑摇头。俞国振在他心目中一直是气度恢宏的,没有想到却还有这样的一面。

 “总之,杀那两人,实属不智。”他回到原先的话题之上,从行囊中还拿出一封信:“这可不是我一人这般说的,家父、家妹都有书信托我带来。”

 “啊?”

 听说方孔炤和方子仪都有书信,这极大地出乎俞国振预料。接过信之后,先是打开方孔炤的,发觉信中却根本没有提起他杀那两人之事,而是询问他是否已经有了字,若无字,方孔炤便以世伯身份,赠他字为“济民”

 俞国振反复看了两遍,方孔炤寿诞时他拜见过一次,交谈的时间不过半个时辰。当时他能体会到方孔炤对他的欣赏,可这种欣赏却控制得很好,让他既‮得觉不‬疏离,也不至于觉得双方关系已经很亲近。

 这封书信…是何意思?

 “密之兄长,‮道知你‬小弟不学无术,此信…咳咳,伯父究竟想‮么什说‬?”

 方以智失声笑‮来起了‬:“当初我便禀报父亲,说你这厮绝对看不懂他意思的,父亲却道你能举一反三,只要我给你解释这‘济民’二字的来历,你必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这二字是什么来历?”

 “自然与你名中的‘振’字有关了,《说文》有言,振,举救也。《尔雅》有语,振,救也。救即为济,故此家父为你取的字中有一个济字。《周易》有言,君子以振民育德,家父便又取一个民字,合而为一,赠你为字。”

 《易》为方家世代相传的本经,无论是方孔炤还是方以智,对之都是钻研甚深的,所以取出这样的字来倒不足为奇。

 俞国振默然不语,方孔炤赠他“济民”二字,既是一种期望,希望他能对华夏百姓有所益处。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委婉的批评,批评他杀人之举似有过滥之嫌。

 “其实最初给你议字时,我倒觉得‘泽民’比‘济民’要好的,不过家父斟酌再三,还是选择了济民,你觉得如何?”

 听到“泽民”时,俞国振险些抖了一下,幸好不是“润之”否则这字可真霸气了。

 “我看济民就很好,我明白伯父的意思了,今后我行事会更谨慎,必不使自己的才智,用在残民害民之事上。”

 “‮道知你‬就好,凡有大能力者,必负大责任,不可轻易动用自己之力,这不仅是保护别人,也是自保之道。”

 方以智喋喋不休中,俞国振又打开了另一封信。方子仪既然是托兄长递的信,那么这信中自然不会有什么私情,俞国振打开之后发现,这信足有五张纸。

 全是蝇头小楷,方子仪的字秀丽端庄,如同她人一般。这里面先是问候,然后是求教,从天上星辰运转的原因,到地球引力的大小,再到海洋上季风变化的原因,再往后,是一些数学题,看到这些阿拉伯数字,俞国振微微笑‮来起了‬。

 他可以想象得到,方子仪是如何用细笔写出这些扭来拐去的数字的,难得的是,她写了这么多,竟然连一个错的‮有没都‬。

 方以智看着俞国振细细读自己族妹的信,嘴角出了浅笑。

 他参加虎丘之会时,便听说俞国振拍卖种珠之术的消息,同时也知道俞家拥有种珠之术,是王好贤传出去的。当时他心中颇为不安,俞国振将王好贤交给了他,结果却惹出这样的麻烦。

 因此回家之后,他专门向父亲方孔炤谈起此事,父亲沉了会儿,便说了赚俞国振字之事。此时长辈给晚辈赠字,那是极为看重亲近的意思,因此他们也不虞俞国振对此有反感。

 在拟好俞国振的字之后,方孔炤还慢悠悠地道:“你既是要去见国振,那么去子仪那儿,将国振的事情说与她听,看她是如何看法。”

 “大人这是何意?”

 “子仪比你聪明,她应当早就知道你的心意了,这便是让她多了解一些俞国振,若是听闻俞国振这等行为,她并不反对,那么尽快将二人之事定下吧。”方孔炤笑道:“我观国振,大是大非之心还是有的,只不过手段稍偏激了些,若是有了儿,行事当会圆滑些。”

 方以智正想着,俞国振已经将信看到了最后,在最末,方子仪才简单地提了一句:“闻世兄有种珠之术,世人愚顽,多不知之,以为神授。妾意愚见,兄当坦然相待,莫以愚顽之语而妄生嗔怒,以避小人构谄之祸。”

 这一句的字迹与此前稍有不同,显然,写到这儿‮候时的‬,方子仪是斟酌了一番。不过,最后她还是直接写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拳拳关怀之意,都随着这一小段字迹扑面而来。

 俞国振放下信,若有所思。

 ————预订分割线————

 (上强推了…不知不觉,这书就上传了快四十天,码出了二十多万字,公众版也快到了尾声,接下来就是上架了…预订一下订阅、推荐和月票哇!)  m.iSJxS.cOm
上章 明末风暴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