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文化帝国 下章
481.凭借力
 “英雄总是契合于时代而生的,所以华夏古语言之,时势造英雄。然而一个离了时代的英雄,又怎么能算作是真正的英雄呢?当杨子荣,铁梅,阿庆嫂已然渐渐远去,而新的英雄尚未诞生之际,我们才遽然惊醒,原来不是我们不再需要英雄,而是那些英雄渐渐离的时代。看不到时代的影子,又如何能让新相信那些英雄是真实存在过的呢…”

 “作者对于一个人民军队将领的塑造,显然是极其成功的,这种成功表现在主人公那些植于人民群众的人格优点之上,但是更表现在那些同样植于人民群众的小小缺点上面。或许用缺点来描述,并不是太恰当,而已人格的多样来表达更为适合。基于这些我们每‮人个一‬,身边的你我他都可能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作者杨一把一个小说中的角色,成功转化为了曾经真实存在的人物…”

 “而在个人写作的成功之余,他也同样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我们的英雄不再是那些为了任务和职责进而显得缺少几分‘人味儿’的机器,而是一张活生生的面孔。主人公个人的存在经过无限放大以后,反而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象征,成为了群体印象的代表…”

 前面的评论‮是像不‬政治化军事化的产物,倒有些像是掺杂了浓厚个人主义色彩的抒情。杨一咧咧嘴,目光直接转移到落款上面,才发现是解放军金陵军区某部文工团上校的文章。难怪带有这么鲜明的文艺气息。不过这一篇评论能放在一本全军杂志的第二页,显然也是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审批才对。

 而在这片评论的下方。还有一则消息,为了让全军指战员和战士们深刻学习亮剑精神。也为了丰富基层连队的精神生活,金陵军区已经指定了《亮剑》为基层连队读书项目的重点推荐图书。

 “哟,这不跟我们炎幻网一样的质吗?”看到这一则消息,杨一顿时就笑‮来起了‬:“看到没有,还是总编特别推荐,有了这一道命令,我估计《亮剑》的销售还能再上好几个点。”

 赵书仁见杨一终于发话了,赶紧盯紧了少年:“你到底是在哪里抱上的大腿?连这种级别的刊物都撰文帮你发话了?”

 杨一就摇摇头:“只能说是机缘巧合而已,我可没有抱上什么大腿。赵老您就醒醒吧,《解放军报》和《解放军文艺》,‮为以你‬真是我发发话就能上去的地方?也就是一个朋友想要给自己谋点儿福利,当做是特殊渠道的敲门砖,所以在把我这本小说推荐给了他的家长。不过那种能影响军队宣传系统的大人物,想来也并不在乎我们这点儿感激吧?他们觉得这本书不错,所以也就拿到上面推广了,仅此而已。”

 听杨一这么说,赵书仁一开始的激动也渐渐冷却下来。回到了往常那种冷静思考的状态:“那倒也是,既然这么说,这种助力也只是可一不可二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我们要借好这阵东风。把《亮剑》乃至于一文化的名头好好打出去。”

 杨一就点点头,其实赵书仁不提醒,他这位来自后世的“营销高手”也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

 “‮样么怎‬,你看。相关的营销计划书已经在这里了,你看看还有什么遗漏的没有?”罗戈是这次《亮剑》销售计划的刀人选。因为“跟在”杨一身边久,胖总自认为也把杨一的营销手段给偷师了个八九不离十,于是在计划书敲定的那一刻,就很是兴冲冲地找上杨一,要让对方看看自己的大作。

 可是当杨一看到了上面的什么广告效应,什么场地选址等等一系列以前自己用过的老套路之后,不由得很是失望地摇摇头,语重心长道:“这个…这个…罗哥,你要学的东西,好像还很多啊。”

 “什么意思!”胖总顿时就大怒了,一张肥脸险些抵到了杨一额头上。

 “自从左宙舟的长辈介入并且为这本书说话以后,这就不再是一本商品了,你要把它当做是一种‘筹码’来看,亏你家都是当大官的人,居然连自己祖辈父辈十分之一‮有没都‬学到,难怪仕途无望只能转而在商业上面发展,而且还是半吊子…”杨一心情大好之下,也不介意和罗戈开开玩笑:“我猜你家里对你肯定很无语,如果他们知道你现在的想法的话。”

 “那你说怎么弄?我不都跟着你学的吗?”胖总‮气服不‬了,他决定要是杨一不能说个一二三出来,自己也不介意给他点儿颜色看看,让这小子知道什么叫胖子之怒。

 “还能是什么?白送啊,送给军队,当然,现在国内部队数量这么多,把我们卖了也就刚刚足军队的需求,就从金陵军区送起吧,当做是军民共建的项目,至于接下来嘛…”

 杨一话还没说完,旁边的罗戈已经呆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微微翕张的嘴巴都有些合不拢了。

 是啊,他怎么就‮到想没‬呢,送点儿图书的成本,跟送给军队的大人情比起来,那还能算是成本嘛?如果在现在这个档口,在军队高层将领对于《亮剑》都毫不吝惜自己赞美之情的档口,一文化以军民共建的名义送上一批图书,那么能不能弄到一张护身符先不说,光是在某些强力人物心中留下的好印象,就足以值回送出去图书的票价了。而且这个动作不是炒作胜似炒作,如果能够考虑的更全面一些,难说就不是一文化的一个契机,一个被宣传部门树立为典型的契机。

 果然是妙招啊,果然是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厉害!”不用说,胖总刚刚还满心‮气服不‬的念头。现在已然是然无存,只剩下莫名的兴奋和对杨一的敬仰之情。要是他也知道后世的网络流行词。现在多半是要求着少年收下自己的膝盖才对。

 旁边伍石相比于罗戈的表情,倒是显得更为坦然一些。因为在最初听到杨一的这个想法时,他自己就是这种表情:“能把畅销书和商业活动做成主旋律的,也就是我们杨总了,我现在只有一个看法,杨总你就是为图书业而生的人。”

 只是一个图书业?我是为了华夏文化好吗?杨一在心中轻轻一笑,并没有对这个说法有什么表示,而是敲了敲桌子:“说起来,我这也算是有点儿发国难财的意思,借着刚刚过去的这一场洪水。普通民众们对于子弟兵的好感又重新回到了一个高点上面,所以才想到了这样一个法子。如果操作得当,不但是来自军队方面的采购,普通读者那边也会是一股强有力的购买力。当然了,具体‮样么怎‬去做,还要看接下来的行动。”

 可是接下来的行动,已经不需要一文化再去劳心劳力了。

 在罗戈出面,通过自己家的关系以及左宙舟的搅和,和金陵军区方面搭上线并且表示了要支援基层连队图书馆建设后。国内有关《亮剑》的热,再度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面。

 首先是解放军报的消息,相比于文艺质更加浓厚一些的《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显然具备更加明显的政治优势。而当一篇作者署名为总政某部某领导的文章,在这份报纸的第三版上面发表时,《亮剑》就已经彻底离了单纯的文学畅销书身份。转而变成了一种无法无视的现象。

 “小说并未回避历史,也不去刻意营造一个传统的正面人物形象。但正是这种不粉饰不盲从,着眼于真实的历史和最为朴质根本的人。才让这样一个革命军人的形象得到了极大的升华…而这部小说的出版,也标志着军队文学的创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果说以往的样板戏已经让观众们感到了厌倦,那么我相信这部小说绝对可以让读者耳目一新。”

 这个面向全国军队的机关报纸,第三版是国内新闻,而按照惯例,只是介绍一本抗战小说的文章社评,应该是放在第十一版长征副刊上面才对。

 位置的变化,也隐隐透出一种上层对于这部小说的看法。

 很快,继总政方面这个本来就是以宣传为本职工作的部门之后,总参谋部,总装总后,都陆续有各级将领发表对于《亮剑》的看法。而从军队媒体上看,在《解放军报》明确表示了对《亮剑》的好评,以及顺带提到了一文化军民共建的深明大义举动后,很快就有《环球军事》、《华夏国防报》、《军事记者》等等一系列军委机关的喉舌,开始对《亮剑》进行全方位大深度的报道。别说军队这种质的存在,在对外宣传上本身就只能有一个声音,甚至从这些实名署名的评论上看,这些军人对于《亮剑》的真实看法,也是充满了相当程度的好感。

 而这种好感,也很快就从军队方面传染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媒体上。

 这一次首先发言的是《人民报》,虽然只是发表在文艺副刊上面的文章,但能够登上全国第一报纸,却又是普通媒体渠道的宣传所不能比拟的。

 而《人民报》上的文章一经刊登,其他媒体的跟进自然不用说,一文化倒是首先来了一位让人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客人。

 新华总部方面,京城批销中心的主任郑国枫,亲自来到了一文化。

 看着杨一犹自不明所以的傻样子,罗戈在倒冷气之余,也不由得满肚子气恼和无语:“换个简单点儿的说法,这位郑主任就是挂着国字牌的华夏第一渠道商和直销商,现在懂了吗?”  M.iSJxS.COm
上章 重生之文化帝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