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闲凄镇后宅 下章
第一章
 【第一章

 大黎朝,京城。

 谷雨刚过,立夏未至,正是出游的好日子。

 三年一次的拔萃科考即将在年底举办,虽然还有半年时间,已经陆续有考生入住京城,一来是想早习惯京城水土,二来也是走个文雅,友论书,将自己的名声往外传。

 拔萃科考得看主审喜好,才学固然重要,但也得有几分运气,满腹经纶却名落孙山者,年年皆有,下次再来就是三年后,可是啊,若能在科考前把名声传出去,即使榜上无名,也可能会被赏识者延揽,无论跟着文官办事,或者跟着大学士修书,都是一条官路。

 故此,每三年的春天,京城就开始举办各式各样的茶会,花会,字会,学子们想尽办法写诗,斗诗,直到秋末。

 采香湖上,船只摇诵声夹杂着摇桨声,是三年一次才有的特殊景象。

 京城民风开放,加上这几难得放晴,湖上,湖边,都有不少女子在家人或者嬷嬷的陪伴下出游,在渔舟上弹琴烹茶,解解雨带来的烦闷。

 “这位大娘。”一个穿着杏黄衣衫,绑着双髻,‮来起看‬不过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对着一个衫渔妇喊着“你船出不出呢?”

 渔妇姓张,原本在整理网子,见有客上门,立刻笑脸泛开“出,出。”

 她的渔船小,又旧,多半是捕鱼用,鲜少有客上门,现在看看,大抵是附近的大渔船出光了,这家姑娘又想出来玩,所以才轮到他们这艘小破船。

 夫俩赶紧把前头收拾出来,放好桌子椅子,又搭了个木板,就把对方三人接过来,渔夫长竿一推,随着深绿水纹漾开,船只滑进湖中。

 主人家小姐‮来起看‬约十八九岁,脂粉未施,却更显貌美,眉眼之间十分风,系着藕荷的薄披风,披风随着光线隐隐出现山水花纹,脚下一双宝坠香鞋,小铜片在少女的脚步移动中,发出轻响,煞是好听。

 张大娘看多了。年纪轻,眼神媚,有丫头却没嬷嬷,这姑娘大抵是花姐儿,但相貌这样拔尖,态度又大方,十之八九是给青楼供起来的头牌。

 京城声人,共有八条花街,上百家大花坊,至于小凤居更是没人搞得清楚有多少。

 大花坊就得有头牌,头牌就是名声,得有花容月貌,得懂琴棋书画,为了显示地位不凡,只陪酒,不陪夜,即使陪酒也选客人,二十四岁讲亲,二十五岁敲锣打鼓送出门。

 虽然在青楼待过,但一来知书达礼,二来容貌出色,三来也没破了身子,因此求娶的人仍多着是,即使进了青楼就是连年绝子汤,几乎没有当娘的命,但只要挑夫婿的眼光好些,还是能过上安定的好日子。

 要说眼光好,要数四十几年前雪香楼的头牌赵喜娘了,嫁了个比自己小四岁的落榜书生苏光宗,夜悉心照顾,温柔相伴,苏光宗在赵喜娘的鼓励之下,又苦读三年,一举过了拔萃科,又过了书隽科,短短四个寒暑,赵喜娘从花姐儿成了官夫人,苏光宗感谢赵喜娘的扶持,没纳妾室,只收了两个通房传宗接代,子女都归在赵喜娘名下,由她亲自扶养。

 赵喜娘当年陪伴出一个书隽科士,十几年后由她带大的长子又中了拔萃科士,年纪轻轻且文采出众,让南国公看上,给自己的嫡孙女说为夫婿,有南国公这派人脉,苏科士官运自然亨通,到正八品时,第一次上书请封,请封的对象不是亲生母亲,而是照顾他长大的赵喜娘。

 苏科士官运顺遂,家中也不用说,南国公府的小姐虽然娇贵,却是真心喜欢自己夫婿,故对公婆十分尽孝,对小泵也颇为照顾,自己生了两儿一女,提拔上来的姨娘也都顺利开枝散叶。

 城西的万云街底,有座门口双石狮的大宅,红漆门,黄铜环,前庭有一尺的青砖地,两侧种有数十棵合抱大树,白色外墙延伸得很长,那里,就是苏家的宅子,赵喜娘已经六十几岁了,她一生没怀过孩子,但却子女孝顺,儿孙满堂,丈夫从不嫌她年华老去,再漂亮的丫头,他‮有没都‬多看一眼,初一十五,一定陪着赵喜娘到昭然寺上香。

 让说书先生来讲,都不能讲出这样峰回路转的故事,但却真的发生了。

 当然,这后来也多少影响了来京的科考书生,每个书生都希望能像苏光宗一样有佳人在侧,照顾寝居衣食,好让自己专心读书,每个花姐儿,都希望自己能有运气碰上个苏光宗,能争气,争气后不负心,故科考季节除了是书生间的诗论文大会,也成了书生与姐儿互相探测意愿的时节,花坊的头牌,几乎都是在这夏秋季节嫁人,而十之八九,嫁的都是书生。

 张大娘看着那穿着藕荷披风的貌美少女,只要是载着书生的船只经过,便会定睛细看,再跟旁边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妇人低声说话,似是在询问名字,心里‮住不忍‬叹息——游湖为假,相人为真,这姑娘只怕是想来找良人的。

 真是傻丫头,苏光宗与赵喜娘之所以被传颂,不就是因为希罕吗,好姻缘太难找了,这几年,倒有几个花姐儿聪明,不嫁人了,拿着攒下的金银,自己过清闲的日子,省得无良夫还要拿她的银子去养姨娘的孩儿,多呕心。

 张大娘虽有心提点,但想想,自己什么身分,讲出来只怕人家也‮意愿不‬听,便没作声。

 姑娘傻归傻,但也不能说她错了,人各有志,喜欢痛快过是对的,希望有人承膝下也是对的——只是,哪这么容易呢?

 大黎朝上下百年,出了无数书生,无数花姐,可是,这无数书生中只有一个苏光宗,无数花姐里也只有一个赵喜娘。

 多的是花姐不耐久候,另随他人而去。

 多的是书生高中后,觉得佳人配不上自己,休另娶。

 船上那三十余岁的大娘姓柳,十几年来都在替想从良的花姐儿找人家,从不掩短道长,总把丑话说在前头,找她讲亲的姑娘刚开始可能都不高兴,什么“董家老三的那方面不太行,要不介意这个,倒是能美满,董家公婆和善,董老三田庄也是年年丰收,不会动到姑娘的私房”“张家儿子长得可俊,又能放下身段讨子开心,但酒后爱打女人,姑娘若是喜欢好皮相,又得起打,张家不介意姑娘出身”

 难听归难听,但却是实话不过,好坏都清楚,婚后自然不会抱怨,是故这柳大娘即使不怎么说好话,但托她的人却是没少过。

 只不过找她的,通常是一般姑娘,夜度资普通,年近三十,但求老了有人互相照应,其余都好谈,像今天这种事情,还真是第一次——因为,找她的人叫做霍小玉。

 京城,只怕没几个人‮道知不‬这个少女。

 霍小玉虽然陪酒卖笑,但并不在青楼,而是自己在京城有小屋子,由“母亲”替她张罗,这种一屋一姑娘的,通称小凤居。

 京城的小凤居走两种极端,一种是在陋巷,价钱便宜,专门接娶不到媳妇的单身汉,姑娘长得不‮样么怎‬不说,年纪还都大,一切随便又马虎。

 另一种,即是霍小玉这种,十金才能见一面,还得看她爱见不见。

 因为她是大户衰落后的昔日千金,谁‮道知不‬她是霍大人的小女儿,谁又‮道知不‬霍大人的爱妾郑氏容姿拔尖,女儿即使落魄,但身分还是在,会挑客人也不意外。

 当年郑氏‮会机有‬进入亲王府,却舍弃亲王的门第,跟了名满天下的才子霍大人,两人年纪差了二十余岁,但却十分恩爱,过门一年多后,郑氏替霍大人生下一个女儿,由于霍大人希望小女儿能承袭母亲的花容玉貌,于是取名叫做小玉。

 她出生时,父亲是正一品文官,家境十分富裕,几位姊姊早就出嫁,她在霍府过得俨然是嫡女生活,郑氏的院子大,仆妇多,已经成家立业的哥哥,自然不可能去管父亲的妾室问题,就算嫂子跟侄女嫉妒郑氏与霍小玉的月银与待遇,但连霍太太都没开口了,谁又敢去跟霍大人‮么什说‬。  M.iSJxs.COm
上章 闲凄镇后宅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