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下章
第九十五章 大清洗第九十六章 女人
 在这次朝会后的第二天,朝廷正式发布了太子李贤谋逆被抓获,并对其处理的诏令。

 诏令中宣布,除李贤的太子位,废其为庶人,剥夺一些职爵,于宫中;改立英王李显为太子,并大赦天下。

 这份诏令中的意思已经是武则天退让的结果了,最初她是要“杀”李贤的,后来也是准备将李贤放至岭南,但李治不同意。李治原本是想将李贤降为郡王,这意见武则天不同意,最后李治只能屈服。可以说是诏令中的意思是两人各退了几步的结果,这样的处理意见让李治非常的难过,很受打击,再次卧不起了,武则天却是精神满地处理起李贤谋逆的善后事宜来。

 李贤被废,没任何根基的李显当了太子,李治又卧不起,很多大臣们又全都战战兢兢中,生怕李贤的事牵连到自己,武则天做起事来顺手顺脚了。

 从东宫搜出来的数百件武器甲胄被运往人最密集的西市当众焚毁,并将焚毁的原因以布告的形式张贴在长安城内各往,武则天就是要让普天之下的人都看清楚和她作对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李贤身边的近臣非常多,大多都是反对武则天干政的,原本她就对这些人非常看不顺眼,借着李贤谋逆的机会,武则天借机发动清洗,所有曾和她不合的宰相及其他重臣无不波及。

 太子心腹,位列政事堂的左庶子、检校中书令张大安首先被重处。左庶子、检校中书令的位置自然不保。被革了职,并被降了爵位后,张大安再遭放,贬为普州刺史。

 因李贤谋反未成形,对其仆从者的处罚也相对轻一点,像张大安这样的大臣,是不会处以极刑了,要是谋反开始付诸行动了就不一样,就如李承乾时那样,作为主要仆从者侯君集就被杀了。

 尚书右仆兼太子宾客戴至德也被罢相,降职为户部侍郎。戴至德是贞观时候的名相戴胄之后,生怕耿直,为官清廉,在任时候做出了许多让人称道的政绩,这也是他能继续在朝中任高官的重要原因,但不再位列政事堂,在朝中的发言权大大地下降了。

 同情李贤,曾在朝会上为李贤求情、并私下议论过此事的郝处俊罢政事,只任太子少保。

 同样不希望重责李贤的李义琰被迫辞相,并申请致仕,告老还乡。

 侍中张文瓘也被免了宰相位,但因为其名声非常不错,多年以来为官的政绩也不俗,在此次李贤谋逆的事件中并没什么参与进去,罪责不大,改任其为大理寺卿。

 参加审查此案的高知周虽然没有被涉及,但因为内疚,随后就提出了辞呈,告老还乡去了。

 积极参与太子谋逆之事的太子洗马刘讷言被振州,而赵道生等人则被斩首示众。

 太子李贤游广阔,王公大臣中好友众多,这些人也都逃不过武则天的报复清洗。

 曹王李明、蒋王李炜、东公主,乃至一众开国功臣的后人都被牵连进来,全部放出京。

 曹王李明、蒋王李炜都是李治的弟弟,其中曹王李明因与李贤过于亲密,在担心留有后患的武则天近下,自杀身亡。说来曹王李明还是武则天表姐巢剌王妃杨氏唯一的儿子,武则天此举也算是将大义灭亲做到了极致,丝毫不顾及什么“亲戚之情”

 蒋王李炜被降封为零陵王,贬至黔州,就是后来贵州那地方。

 东长公主是李世民的第九女,下嫁高士廉之子高履行,因为长孙无忌之案,东公主已经被处罚过一次,此次因为高家再次被牵到李贤的案中,被剥夺邑封,和两个儿子徙置巫州。

 而武则天对高家的处置,堪称手段达到了极致。

 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舅舅,长孙无忌一案中高家已经受了一次打击,但世家大族毕竟深叶茂,后来李治也有意和解,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担任高官。高士廉生有六子,其中高履行、高审行、高真行在朝中任要职,长孙无忌案时候,高履行被贬,死于永州刺史任上。

 高审行现在任户部侍郎,高真行为左卫将军。高真行之子高政为太子典膳丞,被牵连到李贤案上,武则天顾及李治的“面子”也不多说,把高政交给其父高真行处理。

 早被皇后铁血手段吓怕的高家已经是惊弓之鸟,为了保全自己,保全高家,‮人个每‬都在惩治倒霉亲戚家人方面表现出人姓中最残忍的一面。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他们用最血腥的方式来表示和参与谋逆的至亲划清界限。

 倒霉的高政没受到朝廷的处置后,还以为得到了特赦,但他‮到想没‬的是,得“特赦”后刚一进门,他的父亲高真行就用佩刀刺向他的咽喉,接着伯父高审行一刀砍入他的小腹,高履行的儿子、高政的堂兄高琁挥刀砍下他的头颅,然后残忍的亲人们把高政这具残缺不全的尸体扔到了大街上,弃之不理,表示他们一家对高政这样大逆不道行为的痛恨,并马上上表向李治和武则天表功。

 武则天是‮到想没‬过高家的人会做出此等血腥之事,但高家的事无须她再进一步处理,李治出手了。一向温和的李治被这样冷血、残酷和无的举动彻底怒,马上下旨重处高家一脉,将高政的父亲高真行和伯父高审行及行兄的堂兄高琁统统贬出京。高真行贬为睦州刺史,高审行为渝州刺史,高琁则被发配到安西大都护府任一名郎将,其他高家的子弟及家眷也全被赶出京,东长公主也没能幸免。

 武则天在高家这场残忍的闹剧中收获了她想要的一切,甚至超过了她最初的想象,她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让高家子弟自相残杀,声名扫地,最后还被贬出京,煊赫一时的高家就这么破败下去,再也没‮会机有‬翻身了,高家一脉不仅在实力上,而且在精神上都被她完全击倒,而武则天根本还没有出手,就取得了远超她预期的效果,这样的心机和手段,普天下何人能及!

 有人被清洗,自有很多人在这次宫廷巨变中得到好处,主查此案,合了武则天意的薛元超被提为中书令,裴炎因为在查案可表现非常出色,深得武则天的赞赏,被晋职为守侍中,和裴行俭这位同族亲威共同执掌门下省;而另一名武则天亲自提拔上来的能臣李敬玄,被授以为检校中书令,并被封赵国公!

 贺兰敏之因为在查处李贤案中立下了超过所有人的功劳,自然被武则天重奖,原本武则天想授贺兰敏之亲王爵,并令他领尚书右仆职,但贺兰敏之因为对李贤有点内疚,不想借李贤的事获得晋升,再加上他感觉自己所负的职事太多,身处的位置太高,一再推辞,但武则天不许,只答应不授他亲王爵,最后的授令为:贺兰敏之领守尚书右仆,兼领兵部尚书、太子左卫率如故,并领左羽林军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

 贺兰敏之的一些亲信也被授以新职,狄仁杰以刑部尚书职参知政事,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并加银青光禄大夫,张柬之被授以礼部尚书,并同中书门下三品,骆宾王被授以御史大夫职。

 尚书省六部中,裴行俭兼任吏部尚书,贺兰敏之兼任兵部尚书,狄仁杰任刑部尚书,张柬之任礼部尚书,刘审礼任工部尚书,崔知温任户部尚书,原本反对武则天的人差不多‮有没都‬留任了,唯一一个对武则天不太感冒的刘审礼因为此次跟随裴行俭出征,没有被波及,依然官任原职,而且其兼任的检校左卫大将军中的“检校”两字也被除去。

 原来宰相班列中戴至德、张文瓘、张大安、郝处俊、李义琰因故被除相位,新补李敬玄、裴炎、狄仁杰、张柬之,加上留任的侍中裴行俭,尚书右仆刘仁轨,黄门侍郎来恒,改任中书令的薛元超,户部尚书崔知温也挂了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再加贺兰敏之,人数依然没变,不过其中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除相位的都是反对武则天干政的人,新补的基本都是支持,或者不反对武则天干政的人。

 可以说在这次宫变中,武则天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

 太子李显主要的幕僚有:左庶子、尚书右仆刘仁轨,中书令、左庶子薛元超,右庶子、黄门侍郎来恒,右庶子、侍中裴炎,太子宾客李敬玄、狄仁杰、张柬之等人。可以说太子的属官大多都是武则天的亲信。

 此次过李贤的事件,朝中反对武则天干政的大臣被去了大半,那些不赞成武则天干政的大臣,暂时也收敛了姓子,无论在朝会时候,还是其他时刻,都不敢站出来反对武则天。

 可以说,武则天在这次事件中取得的收获,比她原来预计的要多出好几成。

 而贺兰敏之也在此次事件中收获颇多,不但两位亲自栽培的人狄仁杰、张柬之位列政事堂,骆宾王任御史大夫了,其他不少人也被授以了新职。因他举荐,李多祚任检校右羽林军大将军职,程务任左武卫大将军,李谨行任右卫大将军,刘冕为左千牛卫将军,李敬猷为右千牛卫将军,黑齿常之为右武卫大将军。其他不少的亲信也被安在长安诸卫中,职位从将军到中郎将都有。

 对于武则天来说,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对贺兰敏之来讲,也可以用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形容…

 第九十六章 女人也可以当皇帝

 唐朝的行政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不过因为李世民曾当过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其长官就是左右仆shè,尚书左仆shè管左三司吏部、户部、礼部),右仆shè管右三司兵部、刑部、工部),左仆shè比右仆shè地位高;门下省长官是侍中,曾被称为“左相”从表面看,官职级别和尚书令差不多高,但实际是与尚书省的副长官左右仆shè平级;中书令,龙朔时候曾改称为“右相”表面和门下侍中平级,但是从尊荣来说,是比门下侍中低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官职都可以用“左”比“右”高来形容。

 唐初李世民时候,三省中以尚书省为尊,相比较左、右仆shè,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地位就相差了一点,房玄龄居尚书左仆shè许多年,是公认的百官之首。不过在李治即位后,尚书省的地位慢慢下降,及至到了现在,中书令、侍中在朝中的地位要高于左、右仆shè了,中书令、侍中是当然的宰相,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左右仆shè只有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才能算是宰相。

 不过在贺兰敏之担任了“检校”尚书右仆shè后,这情况又慢慢开始改变。

 因侍中裴行俭在外领军,裴炎这位侍中刚晋职,薛元超的中书令及李敬玄的检校中书令也是新任命。刘仁轨的左仆shè是留任,贺兰敏之是特别得武则天宠信。其爵位也高,职位兼任很多,政事堂议事时候,差不多都是以刘仁轨和贺兰敏之的意见为尊,裴炎、李敬玄、薛元超这三位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一般不会两位尚书省长官特别是贺兰敏之这位右仆shè的意见。

 其他几位,如狄仁杰、张柬之也是新任的,威严和地位还是相‮点一差‬。在政事堂的话语权不是很大,而黄门侍郎来恒因为年岁不小,再又因这次李贤事件的影响。[ 找小说素材就到]基本不会有进的意见表示,户部尚书崔知温也是新被提拔,加其人又小心谨慎。每次议事时候意见也很少。

 而刘仁轨因为李贤的事件想辞官,虽然没被允许,但去意依然留有,再加年岁也不小,许多事懒的来管,可以说,贺兰敏之这位最年轻的宰相,无形中成了政事堂的“领袖”其他宰相级别的人都到了看他脸sè行事的地步。贺兰敏之也在数次政事堂会方后,真正感觉到了他手中所握权力的大小。这有点让他惶恐,但也让他有成就感。

 他现在的地位可以说一‮人个两‬之下万人之了,但许多人官做到这个程度,依然不会足,贺兰敏之也一样。早些年起的那个愿望一直没从他心里消失过,他想达到更高。

 随着他职位的进一步提高,权力越来越大,实现这个愿望的机会越来越大,但机会大并不等于愿望就能轻松实现,很多时候离成功最后的一步是最难跨越的。他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后续手段还很多,这些工作及手段大多都要借助武则天的手才能完成。

 “敏之,今ri姨母传你来,是想和你说一些事”仙居殿内,屏退了所有下人的武则天在贺兰敏之按她的示意走近身边时,轻声说道:“我们到内室去说吧”

 贺兰敏之看着神情略?疲惫的武则天,答应道:“是,姨母”

 武则天微微地笑笑,伸出手示意贺兰敏之扶着她,贺兰敏之没一点犹豫就前扶住武则天的手。

 因这几个月要忙的事实在太多,他和武则天都处于全身心的紧张状态,根本没想过去考虑一些私事,这几个月以来,两人之间除了因为公事的交流及密议外,并没什么因为私事的单处,武则天又要陪病重的李治,每次召贺兰敏之说事也是匆匆忙忙。找小说素材就到 )久未和武则天亲近了,对她的身体都有点陌生的感觉,在扶着这个一点都不显老的女人的手臂,并无意间触碰到她满的部时候,贺兰敏之竟然有点的渴望涌来。

 武则天也似乎有相似的想法,在部触及贺兰敏之的手臂时,身子微微地颤了一下。已经久未尝过男人的滋味了,肌肤相亲之下许多原始的渴望马涌来,即使原本没有任何这方面。

 只不过两人都强制克制,‮有没都‬进一步亲密的举动,走到内室后,武则天也放开贺兰敏之的手,在榻边坐了下来,贺兰敏之关门后,也在武则天身边坐下。

 “不知姨母今ri有什么事要吩咐敏之”贺兰敏之先开口问询。

 “敏之,这段时间朝中发生了太多的风波,幸好一切都过去了,”武则天微微叹了口气后,脸绽出了笑容“现在有你在政事堂主持事儿,姨母放心了不少,只是你资历还浅,年岁又轻,不免有一些人不愿真心服从你,你可以采取一些严厉的手段,提高威望,姨母会给你撑的”

 “敏之明白,不会让姨母失望的”

 “敏之,朝中事刚平,现在的情况不同于平时,很多时候要采取非常手段,该下狠手‮候时的‬千万不能手软,不然是要为自己的心慈手软付出代价的”武则天说着,低声音“敏之,想必你也知道,现在朝中反对姨母的人少了很多,但依然还不少,许多人工事心计,明哲保身,不轻易表出来,但到了更关键‮候时的‬,很可能会跳出来唱反调的,这些人不能不防”

 武则天说着,说了几个人的名,贺兰敏之默记在心。这些人的名他并不陌生,大多的人都是他意料之内的,只有少数几个,是他没有想到过的。不过在默记这些人名时候,贺兰敏之也在奇怪,为何今ri武则天会和他说这些事,按理说朝刚平,许多重要的官员重新任命,武则天应该收敛xing子,让朝中平静一段时间,再行动作,她这是…

 贺兰敏之的疑惑只持续了一会,武则天接下来的话马让他恍然大悟了,只听武则天低声音说道:“敏之,姨母也不瞒你,陛下身体每况愈下,太医都束手无策了,恐怕来ri无多,要是陛下突然驾崩,朝中持不同意见的人肯定会趁机动作,我们不能不为此做准备”

 一听武则天说起要为李治身后事做准备,贺兰敏之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他强驻动,用平静‮音声的‬问道:“姨母,你有任何打算,只要吩咐敏之就是,敏之一定会奉你命去做的”李贤刚被废,李显接任太子,要是在这个时候李治驾崩了,没有任何根基的李显如何能左右局势的发展呢?一切还不是武则天说了算,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机会,绝好的机会,他必须“奉”武则天的令去做很多事,这些事可以说也是顺便为自己做的。

 武则天拉住贺兰敏之的手,小声说道:“敏之,如今宫中军基本都换成你的人了,但长安城内其他诸卫,特别是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外的领军将领并没更换,这如何可以你必须要在近段时间内,选出几名得力的将领,接替原来的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外大将军职,对军中将领的情况你比姨母更熟悉,这事就交给你了,到时告知姨母一声就可了”

 “是,姨母,敏之明白,一定会让姨母满意的”武则天的吩咐让贺兰敏之大喜。

 见贺兰敏之答应的如此爽快,武则天有点满意,微笑着道:“敏之,姨母知道你做事牢靠,这些年也没什么事让姨母失望,你就放手去做吧,余事待姨母好好考虑一番后再和你细说”

 “姨母,敏之以前做事没让你失望,以后也不会的,”贺兰敏之一本正经地答应后,马出了笑容“敏之会每ri都进宫来探望你,向你禀报事儿,有什么事你可以随时吩咐”

 “你如此说,姨母就放心了,姨母也盼着你每ri都能来看望我,有什么事可以随时商量”武则天说着,意味深长地一笑,再又变得严肃,低声问道:“敏之,有一事姨母早就想问你了,今ri你一定要和姨母说说”

 “姨母有什么事尽管问吧,敏之一定知无不言”

 “要是陛下驾崩了,显儿继了位,但他想亲政,不让我这个当母亲的手,你觉得如何办好?”武则天问完,眼睛直盯着贺兰敏之的脸。

 这话让贺兰敏之心内再次剧震,他在深了一口气,想了一会后,才回答道:“姨母,显儿年少不懂事,对如何处理朝事没有一点经验,要是陛下不幸…不幸了,朝事自然需要姨母cāo持,想必陛下也会这般待的,敏之想着陛下一定会有这样的诏命留下来的…大臣们也期望如此的,要是显儿不懂事,那姨母可以撇开他,自行处置朝事”

 听了贺兰敏之这话,武则天心里虽然狂起波澜,但表情很平静,语调如初地说道产:“但是他是继位的皇帝,由他处理是天经地义的事”

 “姨母奉陛下的遗命处理朝事,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朝臣们也肯定认同的”贺兰敏之说着,咬咬牙,将一句非常蛊惑人心的话说了出来:“其实,敏之很想说几句出格的话:姨母已经开创了许多历史,何不再做几件历史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自古皇帝皆男儿,但敏之觉得,也可以由女人来担任,就如姨母这样出sè的女人…  m.iSJxS.cOm
上章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