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品江山 下章
第三四七章 态度(上)
 -

 不出所料,上朝‮候时的‬,便有御史出班询问,昨夜是否宫门大开。

 众目睽睽之下,赵祯只好点下头。

 “所为何事?”

 “这个么…”赵祯面为难之道:“此乃寡人家事…”

 “天家无私事!”

 以宋朝言官的行,无理尚要争三分,别说还被他们牢牢抓住话柄了。

 在众臣追问之下,赵祯只好将衮国公主中夜叩阍,监门使臣通奏之后,自己下旨开门纳之的事情,说了出来。

 “敢问公主有何要紧之事,竟要陛下破此非常之例?”言官们追问道。

 “这…”赵祯眉头紧锁,转个话题道:“诸位皆有儿女,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的女儿,深夜在外面敲门要见自己的父亲,你们会忍心拒之门外么?”

 “陛下身系社稷,”言官们可不吃他这套,大摇其头道:“岂能与臣子一概而论?!”遂于朝堂之上,大谈严格宫、杜绝非常的重要,以及历朝历代的血泪教训。

 赵祯自知理亏,耐着子听他们聒噪半天,待其够了口水,方软语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诸位爱卿,咱们议正事儿吧?”

 见皇帝又要和稀泥,大臣们哪里肯让,不依不饶道:“宫不严、社稷不安,此乃天下头等大事。公主中夜叩阍,监门宦官如何辨明真伪?如此轻易通禀,略无提防,若有匪类趁机作,岂不可以直驱内,危害陛下?”

 “故而奏请陛下,将公主所经皇城、宫殿内外监门使臣,有司查办。”言官们义正言辞道:“详究其责,严惩不贷!”

 好待赵祯这些年为人不错,大臣们手下留情,没有朝他和他闺女开刀,只能拿几个看门的宫人开刀。但所谓打狗欺主,处罚了他们,也就等于给了天家父女一次警告!

 然而赵祯没有拿身边人做替罪羊的习惯,摇摇头,明确作答道:“他们是奉皇命行事,寡人的错误,应该由寡人自己承担。”

 “陛下如此袒护内宦,定会助涨其轻慢之心,将来定要酿成大患!”

 “至少,也是个失察草率之罪!”

 言官们的执着,令赵祯大为头痛。只好祭出了看家本领——渊默以对!管你说得天花坠,我自一声不吭。

 陈恪可见识了所谓的名臣之世,宝贵的早朝时间,竟然用来争执这种事。但官家也是有练过的,顽强的顶住了台谏们的攻势。终于撑到了相公们看不下去,出言把话题引开。

 朝会的下半场,讨论的是开年头等大事——河工。

 其实河工的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烈的争论。黄河随心所淌了三年,修是一定要修的。但是怎么修?是顺着自然形成的二股河修,还是阻,全力修筑东,百官对此争执不休。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再不动工的话,就要等到下一年了,所以开年就议上了。宋朝的本事人太多…至少都自以为学富五车、无所不能,自然要各逞擅场、痛快争论一番。

 这场景让陈恪想到后世的一个西方笑话,说两位律师在饭点时走进餐馆,结果打烊了还没点上菜,因为他们对着菜谱,为要点什么菜吃,展开了持久的争论。

 宋朝没有律师,但官员各个都是吵架王,有这么多张嘴,你一言我一语,就吵开了锅。

 不过这里没有陈恪说话的份儿,他木桩子似的站在那儿,只留了三分心神在朝堂,其余七分,皆用来寻思起,到底是何人的意识如此超前,居然会用戏曲宣传来抹黑他。

 而这本该是他最擅长的…陈恪建‘杜清霜大剧院’,当然不只是为解决一干歌的生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打造自己的喉舌。再加上未来对报纸、书籍发行的垄断,他相信这个世界会多多少少,听从一些自己的意志。

 谁知道未来的传媒帝国还在襁褓之中,便有人先用这样的方法,对他下手了。

 对于这样的对手,陈恪是很感兴趣的。但对头狡猾的很,事后追查,那戏本也是别人交给那癞头阿三的,而那厮是个只认钱不认人的泼才,根本‮道知不‬东家是何人。

 这条线断了,追查也就没了头绪。

 至于这出戏造成的影响,因为发现的早,危害微乎其微。但对手的挑衅,却起了陈恪的好胜心,他命大戏院的班子,以自己的婚姻经过,编写出一部戏曲,等到搬上舞台,效果自然比草台班子好上百倍。

 ~~~~~~~~~~

 正在胡思想之际,突然听到官家‮音声的‬:“陈恪,你算是半个河工专家,怎么装起了扎嘴葫芦?”

 “哦…”陈恪赶紧收起小差,捧着笏板出班道:“回禀陛下,臣其实不懂河工,只是知道一些显的道理。到底是两股河好,还是东好,微臣不好妄下结论。不过为臣知道,黄河之所以常修常决,盖因其泥沙太甚。”

 “现在已经知道,泥沙是从甘陕一代的黄土原上冲下来的,然而在甘陕一带,黄河并不决堤,盖因其落差太大,黄河呈奔涌之势,自然裹挟滚滚泥沙而下。然而到了开封,进入平原地带,水势放缓,泥沙便沉积下来,导致河高度与俱增,所以才会出现地上悬河的恐怖景象。”陈恪接着道:“可见,河水速实乃黄河是否为患的重要因素,水快,不但新沙不至沉落,旧沙也能卷带人海。河必然越来越深,河道也一定愈来愈低,就不会有决堤之患…”

 他这番道理表述的浅显易懂,令不少大臣出深思之,却也有纯粹看他不顺眼,比如已经弹劾了他七八本的左司谏周步道,出声打断道:“陛下问你,哪个方案好,却不是要听你长篇大论的。”

 “下官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要想治黄河之患,一是减少上游的泥沙,二是保持中下游的水势强大。二股河将河水一分为二,从短期看,使河水有了两条河道,自然利于洪。然而这也意味着,水势也被一分为二,速自然大大降低,泥沙的沉积量必然暴增…所以分减水之法,似乎遗患无穷。”

 “你的意思是,支持东了?”周步道追问道。

 陈恪摇头道:“据下官所知,其实这条东本身,并非另辟蹊径。实际上走的是西汉黄河改道时的一条旧道。朝代更迭,早就荒废。如果以此为河道,它定比原来的故道更加为害。”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说说,到底怎样才信?”

 “下官一开始就说过,我不懂河工,只是知道些浅的道理。”陈恪淡淡道:“用来挑挑毛病尚可,但只怕出不了正主意。”

 “你这样有何用处?”

 “至少可以避免错误!”陈恪冷冷一笑,沉声道:“何况这治理黄河,首先就是不能急功近利。从当年三皇五帝时,这条河就泛滥为祸,肆了几千年时间,不可能到了我们这里,便能一蹴而就。”说着转向皇帝道:“微臣奏请陛下下旨,就此诏告天下吏民,凡有知水利者,皆可到都水监投名。经考察合格后,授予其低品级官职,命其沿河岸考察,得出意见稿,由尚书省与沿河各路讨论,这样决策,相信应该更可靠些。”

 赵祯寻思‮儿会一‬,点点头道:“有道理。”便让陈恪退下。

 诸位相公的脸上,也从满怀期望,变成了失望。这主意固然稳妥,但谁有这份耐心?

 陈恪无声无息退回原位,他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

 下朝时,赵宗绩在宫门处等着陈恪,以两人的关系,共乘一车完全不需要避嫌。

 在车厢里坐定,赵宗绩笑道:“你这回,可是把人都得罪了。”

 “我得罪总比你得罪强。”陈恪却笑道。

 “‮道知我‬,多谢你代我受过。”有了陈恪发言在先,赵宗绩再持同样态度,就不会招人恨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陈恪淡淡道:“只是这样也于事无补,不过是把咱们自己,给摘出来了。”

 “还是要尽量补救的。”赵宗绩望着陈恪道:“那水泥和混凝土的方子,我准备献给陛下。”

 “哦…”陈恪微微吃惊,那是他为赵宗绩准备的秘密武器,这时候拿出来,岂不给别人做了嫁衣?

 “我仔细想过了,无论最后采取哪个方案,都要劳师动众,竭尽民力。”赵宗绩轻声道:“我们怎么能敝帚自珍,为了一己之私利,而罔顾国民呢?”

 听了赵宗绩的话,陈恪笑了。

 “怎么,你笑话我?”

 “不是。”陈恪摇摇头道:“我是庆幸,自己选对了人…”

 -------------分割------------

 继续写,但明早发…(。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m.iSJxS.cOm
上章 一品江山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