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玲(民国NP) 下章
第1章 态度和蔼起来
 一九二八年六月,奉天街头卖报的小童叫喊着。“号外,火车被炸,东北军大帅张作霖身亡,其子张学良继任元帅。”群众你一眼我一语,随意唠着嗑。“准是小日本干的,猜都不用猜。”“这东北要。”“赶紧往关内跑吧。”

 “跑?跑去哪里?北平都不定有奉天好。”“去上海,上海肯定好。”

 奉天北顺街有家陈记糕点铺子,不卖萨其马,茯苓饼,江米条,麻花,却卖来自上海的定胜糕,条头糕,绿豆糕,橘红糕。物以稀为贵,寒冷的北方能买到南方松软清香的糕点,生意倒也不赖。

 陈晚玲今年满十七,在奉天女子中学读书。这陈记糕点铺就是她父母在经营,赚的是起早贪黑的辛苦钱。

 她还有个弟弟叫陈晚风,年十五,也在读书。陈家就住在这北顺街糕点铺子的楼上,底层卖货,二楼住人。六月夏之,晚玲眼看要从这女子中学毕业了。

 “妈,我想去读女子师范大学。”晚饭时她和母亲随口一提。“你去读师范大学?毕业做先生?”陈晚风哈哈打笑自己的姐姐“不怕教坏天真懵懂的学生?”

 晚玲不高兴瞥他一眼,拿筷子头打他的手“没大没小,吃饭也堵不住你的嘴。”“姐,我不是小孩子了。知道可多,日本人把咱东北军的元帅都炸死了。”

 “莫言国事,懂不?”晚玲又敲了他的头“还是小孩子。”吃罢饭“晚玲,你去刷碗。”陈太太吩咐她。“妈,怎么又叫我刷,该轮到晚风了。”

 “让你去就快去,女孩子得学着做家务。”陈太太唠唠叨叨“妈这都是为你好。”“切。”晚玲懒得和母亲计较这些,端着盘子碗去水池子。

 都说女孩子早成家,她是懂的,父母年纪大了。起早贪黑做糕点,不容易。自己是长女,多承担些家务应该的。“妈,我洗完了。”她随意把手往间抹干,就要回房间去。“帮我把这箱糕点搬到楼下先。”

 “嗯。”晚玲和母亲一人抬了一边,顺着楼梯往下走。“妈正好有话要和你说。”

 “啥?”晚玲以为又是什么唠叨,比如和弟弟之间要和睦相处的话。“我不和晚风一般见识的,他还小,我肯定爱护他,保护他。”“还记得姨妈吗?”“姨妈?”晚玲想了想“你是说住在上海的姨妈家?”

 “对。”“怎么了?”“来信了。说是在法租界置办了新宅子,叫我们有空过去住一住。”晚玲嘴巴撇得很难看“不去,打死我都不去,她家,那可是大资本家,我们小门小户的,高攀不起。”

 “这孩子。那毕竟是你姨妈家,连着亲带着血的。”“得了吧。上次去,我不小心打破了个什么破瓷碗,姨妈那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她家那么有钱,还和我计较这么个碗,后来我听她偷偷和家里的佣人讲,说是一套法国产的,叫什么来的?想起来了。利摩瓷器。妈,我‮你诉告‬,这中华英文叫什么,叫China。

 那是瓷器的意思,自己国家的瓷器不宝贝,去宝贝法国做的,他们家是不是有病!”晚玲一股脑说了个畅快。“你就少说些吧。”陈太太把糕点摆放好位置,拿箱盖盖好,是准备第二天一早卖的。

 “你不愿去,我不你,但咱家就这么个铺子,供你们俩读完中学已经很吃力了。你若是要读大学,我也管不了了。”

 晚玲听到母亲这么说,咬起嘴,想和母亲争辩又不能。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她能怎么办,只恨自己投胎没投好。“知道了。”她耷拉着头,转身要上楼回房睡觉。

 背后传来母亲‮音声的‬“晚玲,‮道知我‬你要强,你去姨妈家,说些个好话,学费他们会帮你出的。”“知道了。知道了。”

 晚玲听得有点不耐烦,穿着破布鞋踢踏踢踏踩得楼梯要垮掉。所谓人穷志短,晚玲靠在头,眼看要毕业,女孩子毕业意味着什么,她懂。“烦死了。”她把被子蒙住头,上海,去就去,怕什么呢。

 上海法租界淮海路上的麦信西药店,门口墙上贴着告示“今上市布洛德补血药,富含铁质,补血良品。”门口排长龙的百姓等店伙计一开门。

 就涌了进去,抢购一空。思南路上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庇着步行的路人,一扇扇铁门背后是座座精致的欧式花园洋房。

 “明玄,能不能听妈妈的话?”洋房的客厅传出个中年女人的苦口婆心。“六月的生日,二十五了。挑个喜欢的?”席太太摊开手上的照片“名媛淑女有,小家碧玉也有。”

 “妈,你这是在害人,知‮道知不‬?”席明玄把一打美女的照片打落在地。席太太不吭了声,蹲下身把照片一张张再捡起来,重重叹气“明玄,身体会好的,你不要自暴自弃。”

 明玄听了厌倦,手放在轮椅的扶手上,突然冲着席太太吼“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我不行,不行就是不行,治不好的。”席太太瘫坐在沙发上,拿手帕抹眼泪“小周,送少爷回房。”

 “是的,太太。”“我不娶,不娶就是不娶。”明玄‮音声的‬字字刺进席太太的脑壳里,搅得生疼,她的儿子,她唯一的儿子,若不是十年前的那次意外,不,不是意外,怎么会是意外,她恨别的人,也恨自己。

 晚玲独自一人提着泛黄的手提箱,穿着过时的土里土气低档的蓝色丹士林布的学生装,齐耳短发,走在思南路左看右看,对着纸条找176号。透过铁门的栅栏。

 看到里面是栋灰白色的砖石洋房,哥特式的尖顶,墙面和台方柱有巴洛克风格的雕饰,影影绰绰似乎看到后院的一角有中式的小桥凉亭。

 她对着纸条再次确定了地址,没错,176号。晚玲按响了门铃。来开门的是位上了岁数的女佣人“这位小姐,您是?”

 “李妈,还记得我伐?我是晚玲啊…来看姨妈。”晚玲特意用了上海方言的语气。李妈对晚玲上下打量了一番,看到了皮箱,记起了席太太的确是有个住在东北的外甥女,态度和蔼起来“是晚玲小姐啊…快进来。”  M.iSJxs.COm
上章 晚玲(民国NP)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