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在雨中飘文集 下章
剖析字形,挖掘字理,升华阅读
   “剖文析字”是汉语教学所特有的“特色专利”,是强化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途径。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强化阅读与写作素质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诚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听、说、读、写的训练,虽各有要求和渠道,但一个共有的载体便是阅读教学。《全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小学阅读教学不是“阅读”袁微子老先生曾经说:“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入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训练的凭借。”我在教学中密切联系语言文字的训练,双向结合,注意剖析字形,挖掘字理,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探索阅读方法,积累语言,掌握表达规则,把文章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我注意引用原中央教科所张田若教授倡导的“三为主”观念进行这一问题的实验:

 一、“以学生为主”--从字趣入手

 阅读是人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在字理阅读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毕竟是阅读行为的发动者和操作者,而且自始至终决定着阅读目标的认定、阅读方法的选择和阅读效果的达成。因此,学生是字理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方能落实学生在字理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讲读课文《吃墨水》时,我刚写完课题,便让学生分析“墨”的字型,了解了字意,同学们再看课题便产生了疑问。他们纷纷提出“墨水怎么能吃呢?”“谁吃了墨水?”“他‮么什为‬要吃墨水?”对于课题中一个字字理的分析,便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望,这可是我在教学中始料未及的。看着疑惑不解的学生,我告诉他们;“敬爱的陈毅爷爷小时候就吃过墨水,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吃‘墨水’呢!”此时,被悬念吸引住的学生,怀着破疑解谜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了。我深切体会到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用字理析解词语,就能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如教学《趵突泉》这一课,在学生初读了生字之后,我就让他们自由发言,说说学习这一课,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这时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望。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想研究解决的问题,有的说:“这泉‮么什为‬叫‘趵突泉’?这个名字有些奇怪。”有的说;“我想研究这个问题:‮么什为‬说济南没有趵突泉,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有的说:“我想研究大泉眼是怎样冒的。”有的说:“我想研究小泉眼是怎样冒泡的,它和大泉眼有什么不同。”在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之后,我首先从课题入手,通过字理帮助学生理解课题。我先让学生根据“趵”的字型猜猜字义。“趵”是个形声字,同学们根据足字旁知道它与脚有关,猜出“趵”是跳跃的意思。我再让他们复习“突”的字理,“突”是说犬飞快地冲出,引申为快速奔跑的意思。最后,我让学生联系字理,说说趵突泉是怎样的泉。同学们恍然大悟,知道了趵突泉就是奔跑的泉,跳跃的泉。我紧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深入学习课文,看看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是怎样写趵突泉的‘趵’与‘突’的。”要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整学生的认知策略,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使他们主动地探求知识,自求其得。

 二、“以自学为主”--从词义入手

 张田若老师说过:“学习是学生的一项脑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任何人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自学…阅读教学要以学生自学为主。”那么,学生如何自学?自学什么呢?

 1、自我预习。

 方法:①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②运用所掌握的字理知识或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词语意思。③看课文前的预习。④标出课文的重点语、句、段,然后运用字理再联系上下文理解。

 2、自我质疑。

 我引导同学们总结出提出问题的方法:①依据课题提出问题;②依据人物的言行提出问题;③依据重点段、重点句以及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如《古井》一课,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⑴作者‮么什为‬要写古井?⑵‮么什为‬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汁哺育着乡亲们?⑶“报酬”指什么?人们帮助两位老人,‮么什为‬不要报酬?⑷“陶冶”是什么意思?‮么什为‬说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源泉,还陶冶乡亲们的品德?

 又如《瀑布》一课,同学们在预习时也提出很多问题:诗人在哪里看瀑布?‮么什为‬说瀑布‮音声的‬像叠叠的涌上岸滩‮音声的‬,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音声的‬?“叠叠”是什么意思?‮么什为‬说瀑布像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屏”是什么?‮么什为‬又说瀑布像珍珠的屏呢?“如烟,如雾,如尘”是怎样的景象?

 3、自我释疑。

 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读书解决,通过反复准确、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结合所掌握的字理知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古井》一课,同学们通过字理分析,知道了“哺育”的意思。哺:口形甫声,本义指咀嚼食物喂养幼子喂。育,养育,“哺育”即喂养的意思。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把甘甜的井水比喻成母亲的汁,古井就像一位母亲一样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甜美的汁。“报酬”的“酬”是酉是古代盛酒的器具。本义是主人向客人敬酒,有酬谢报答之意。再由敬酒演变在现代的付给劳动工资。“陶冶”本义指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引申为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同学们通过运用字理自学课文,了解到古井不仅像一位母亲一样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甜美的汁,而且还用它无私奉献的精神,陶冶了乡亲们的助人为乐的品格。给人们以“应该怎样做人”的教育和启迪,所以作者忘不了家乡的古井。

 4、自我检测。

 学生在完成前三步的基础上对照提问单,检测自己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

 ①这一课的字词我理解掌握了吗?②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都能解决?③我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了吗?④对于精彩语段我能背诵了吗?

 三、“以读为主”--从品味入手

 阅读课训练的主要方式是以读书为主,学生在读书时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多动脑思考问题,对课文要求读懂,而不是听懂。

 1、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⑴品词品句,感悟知情。

 阅读时,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如《趵突泉》一课,在让学生体会大泉美时,我重点指导他们理解这些句子:“泉池中央偏西…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了半米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体会“涌”“冒”的意思。能将两个词调换吗?‮么什为‬?学生通过字理分析知道:“涌”是个形声字,从水,勇声,水由下往上冒。冒:小篆很像一顶风帽,把整个脑袋都给戴上了,中间只出眼睛。帽子总是戴在头上的,所以引申为往上顶。涌出的力量大,因为泉水涌得多,才产生“冒”出水面半米来高。“沸”也是形声字,三点水旁,弗声。水烧开了,在翻滚。而趵突泉就象煮开的水一样,在不停地翻滚“三个水珠都有井口那么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象永远不知疲倦。”“昼”:太阳升上地平线,指白天。学生通过字理分析了解到趵突泉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在不停地冒。莹,指泉水象玉一样光洁、透明。倦,人形卷声,形容人非常疲劳、困倦。而趵突泉像一个不知疲劳的人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永远不停地往上冒。同学们通过抓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才能深刻地立理解课文,体会趵突泉的美丽和壮观。

 (2)注意标点,领会内涵。

 一篇课文,标点符号在生动地表达内容和情感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瀑布》一课中的这一句“啊!忘见了瀑布的全身,瀑布是那么气势雄伟,他一时间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于是用了两个什么标点来表达他此刻的心情?学生通过读感悟,读出惊醒、激动的感情。知道了这是作者初次看到瀑布时发自内心的直接赞叹。

 2、为学生创设读书的氛围。

 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情绪、语言、体态来感染学生,同时也可以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氛围。以《趵突泉》一课为例,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趵突泉大泉眼不停涌以及小泉眼摇曳上升的画面,再配上活泼、轻快的《森林狂想曲》,那么学生的情绪就会受到感染,很容易产生共鸣,同时注入自己的情感,主动学习。  M.IsjXs.CoM
上章 爱,在雨中飘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