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要善于表扬,巧用批评
人人都是在表扬与批评声中成长起来的,小学教师更是将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作为教育学生的有力“武器”然而,老师们会发现,表扬与奖励并不一定使学习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增强,批评与惩罚也不一定收到抑制不良行为的结果。表扬与批评学生同样得讲究一些技巧,不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善于表扬与奖励
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差生时,有些教师习惯于将眼光在学生的缺点与短处上,在教师的训斥与指责中,小学生会慢慢地学会自我否定、撒谎与反抗。如果在师生间的交流过程中,教师以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去审视学生,结果又会如何呢?该如何来表扬和奖励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呢?我认为——
1、表扬学生必须有根据。只有在学生做出值得表扬的事情,老师才予以表扬,这样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了表扬的效果。也就是说,表扬要针对具体的事而不是人格特点。有些教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不断夸奖,说他们聪明、机灵、听话等等。其结果是这些学生一直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听不得半句批评的话,在戴惯了高帽子后,容易养成做了一点好事就期待着别人的赞扬,若不就萎靡不振、行为消极、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惯。
2、表扬要具体。教师应特别强调学生所做的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的越具体,学生对那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例如:学生在整齐的站完队伍后,老师不妨说:“同学们在站队过程中做到了快、静、齐,真不错!”如果你只是对他们讲:“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表扬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的。
3、表扬要及时。对应该予以表扬的行为,教师要及时表扬与奖励而不能时过境迁才表扬他。否则小学生会弄不清楚么什为受到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留下什么印象,更无法来强化更好的行为模式。
4、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优异的学习成绩是由许多细小的行为与环节组成的,要求学生一下子学会是不现实的。只要能有助于学生确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增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们请慷慨地赋予学生表扬吧。
5、寻求适当的表扬方式与强化物。不同年龄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的,即使是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也要因人因时采用不同的表扬和奖励方式,不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心理学上都将其称为正强化,用于正强化的强化物有多种,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运用。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的口头赞扬、点头、微笑、抚拍、拥抱,或者让他拥有一朵小红花、一颗小金星、一个聪明点…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应多采用精神鼓励为主的方法,如在作业本上画五角星、竖大拇指、拍拍他的肩膀、答应学生一个许诺等,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巧用批评
英国的麦克劳德在小时候,有特强的好奇心,他为了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把校长的狗杀死了。校长决定惩罚他,但校长的惩罚手段别出心裁,罚他画出狗的骨骼和内脏,多高明的校长呀!他即达到惩罚孩子的目的,又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更开拓了孩子的创造力,麦克劳德后来也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
教师该牢记在心的是,批评与惩罚的目的并不在予让学生“吃点苦头”,让学生知道你的厉害,而是得让学生从批评和惩罚中获得教益,使他们认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教师看到学生顽皮捣蛋、不守纪律、成绩不佳,往往会怒火中烧,让批评和训斥成了自己发
怒气的方式!这样的批评与惩罚,目的又在哪里,效果又能如何呢?让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批评的技巧吧:
1、批评与惩罚都必须针对孩子的行为或表现,而不能集中于学生的生理缺陷和人格特点,有些教师不注意这一点,常常容易“以点带面”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学生的一点过错而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
2、要避免当众批评与惩罚学生。古人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人个每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下受到表扬而不是批评。当众受罚不但使学生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感,也会使他感到失去同伴的信任,从而产生孤独感,长此以往,学生会难以忍受或心不在焉、持无所谓的态度,破罐子破摔,由此可见,批评的效果甚微。
3、批评与惩罚应该及明。这与表扬及时是一样的道理。
4、批评与惩罚应该适度。批评的频度太低或程度太轻或许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但过于频繁或过于强烈,也可能产生副作用。如:师生关系方面,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疏离感和抵触情绪;在个性方面产生退缩
的行为(如胆怯、孤僻等)。
5、取消奖励。当学生犯了错误以后,取消一个他盼望以久的奖励(如:文明守纪星)。这种间接惩罚方式对学生而言,必定心痛无比,从而使他真正有所触动。
总之,小学教师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巧用批评,让学生的行为发育沿着良好的轨道得到正常发展。
M.IsjXs.CoM